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甘肃省风疹病毒流行情况,进行风疹野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方法2009—2013年从甘肃省风疹暴发和散发病例中采集具有风疹典型症状患者咽拭子标本255份,经用非洲绿猴肾细胞/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to/SLAM)从风疹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风疹野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风疹病毒株进行基因型别检测分析。结果2009—2012年甘肃省共报告疑似风疹7964例,临床诊断7334例,实验室诊断630例,对送检的255份风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35株风疹野病毒,分离率为13.73%;分离鉴定出的35株风疹野病毒病例中,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共30株,占阳性毒株总数的85.71%,15岁以上的5株,占阳性毒株的14.29%;35株风疹野病毒流行株主要分布在甘肃省9个市、州的17个县、区。结论甘肃省2009~2013年风疹野病毒流行优势株为IE基因型,是甘肃省风疹病毒优势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2011—2012年甘肃省麻疹实验室运转状况,为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甘肃省麻疹实验室网络(MLN)血清IgM检测、病原学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麻疹监测系统(MSS)报告甘肃省疑似麻疹1275例,采集血清标本1242份,采集率97.41%;麻疹IgM抗体阳性710份,阳性率57.16%;检测风疹血清标本1198份,阳性率20.36%;2011—2012年共收到疑似麻疹、风疹咽拭子标本1019份,分离出58株麻疹病毒,鉴定为Hla基因亚型;分离出风疹病毒20株,为1E基因型;2011—2012年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麻疹实验室组织的现场认证,血清盲样考核和血清复核符合率均为100.00%;全省14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网络实验室,连续两年通过了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职能考核和现场认证,血清盲样考核符合率96.67%,血清抽样复核符合率98.41%。结论2011—2012年甘肃省MLN运转良好,为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诊断和麻疹流行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173例非妊娠糖尿病组及33例妊娠糖尿病组进行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筛选测定(GCT)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结果两组FPG、GCT及Hb A1c测定结果比较,妊娠糖尿病组均明显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GCT和Hb A1c在诊断妊娠糖尿病中的效果评价,Hb A1c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最高,分别是87.9%、96.6%、93.5%、97.7%,较FPG和GCT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Hb A1c在筛查妊娠糖尿病的检查中效果最好。Hb A1c在妊娠糖尿病的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妊娠糖尿病重要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讨论Cys-C(血清胱抑素C)联合β2-MG(β2-微球蛋白)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例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志愿者65例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Cys-C、β2-MG含量及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Cys-C(2.14±1.10)和β2-MG(3.37±1.13)mg/L的含量与对照组(0.51±0.42)mg/L、(0.72±0.29)mg/L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1=10.8739,t 2=18.0990,P<0.05);研究组患者的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1.1%,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的阳性率(73.3%,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649、10.4969,P<0.05)。结论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Cys-C和β2-MG的含量明显升高,且Cys-C联合β2-MG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长期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表型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临床检验的结果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50例乙肝病毒标记物模式不同的血清作为研究标本,测定乙肝病毒DNA与前SI抗原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各种模式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相关性.结果 除HBsAg+、HBcAb+外,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各种模式中,乙肝病毒DNA在前SI抗原阳性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其在前SI抗原阴性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DNA与前SI抗原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各种模式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前SI抗原的阳性表达情况可以准确地提示HBV-DNA在乙肝患者中的复制情况,值得临床检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心绞痛组(23例)与心肌梗死组(27例),并选取25例普通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RP与尿酸水平,然后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尿酸含量高于心绞痛组(P〈0.01);心绞痛组患者尿酸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组患者CRP含量高于心绞痛组(P〈0.01);心绞痛组患者CR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RP、尿酸与冠心病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病情加重,CRP和尿酸含量逐渐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晚期C57BL/6小鼠体内Th1、Th2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技术,采用表面分子、胞内因子同时染色的三色标记和间接标记的方法,对日本血吸虫感染13周的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结中的Th1、Th2细胞的凋亡水平进行观察。结果日本血吸虫感染晚期C57BL/6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Th1、Th2细胞凋亡均显著增加,但Th1细胞凋亡较多而Th2细胞凋亡较少。此阶段Th1细胞凋亡比Th2细胞更加易感。结论Th1、Th2细胞凋亡易感性的不同可能是导致血吸虫感染晚期Th2极化的原因之一,此为血吸虫感染过程中Th极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辅助性T细胞(CD4~+)通常分为Th1型和Th2型,Th1细胞产生IFN-γ和IL-2,通过活化巨噬细胞清除胞内病原微生物并介导迟发型变态反应;Th2细胞产生IL-4、IL-5和IL-_13,清除细胞外病原微生物并参与变态反应。近年来,在类风湿关节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等自身免疫病研究中发现一种特殊产生白介素17(IL-17)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该型CD4~+T细胞同传统Th1和Th2细胞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此亚群细胞产生IL-17、IL-6和TNF-α而不产生IFN-γ和IL-_4,被称为Th17细胞亚群~([1])。该细胞是由天然T细胞前体分化而来,具有独立的分化和发育调节机制,并特异性地产生IL-17效应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