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目前尚有较多争议.我院自2001年5月~2004年10月对急性胆囊炎156例行LC手术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往往伴有复杂的基因多步骤遗传突变,因此突变基因测序为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揭示了一个有前景的方向。聚二磷酸腺苷(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是一种抑制DNA损伤修复(DDR),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失活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在BRCA1/2和PALB2种系基因致病性变异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中显示出了优越的临床获益和较低的不良反应。本文基于PARPi抑制DDR的作用机制,以及PARPi单药和联合用药在临床疗效与降低耐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PARPi在胰腺癌临床应用和改善耐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对脂肪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HO-1)是否可减轻大鼠脂肪变性供肝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敢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彤成轻度脂肪变性供肝;随机分为3组,A组(n=25)供肝切取前24 h腹腔注射血晶素125 mg/kg;B组(n=25)供肝切取前24 h腹腔注射血晶素125 mg/kg,移植肝血流开放时静脉注射Znpp 1.5 mg/kg,C组(n=25)供肝切取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受体肝移植后3、6、12、24、48 h分别取移植肝组织检测HO-1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中(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学检查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结果 术后各时段HO-1活性A组均显著强于B组及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A组均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以术后12 h最为明显,A组表现为轻度,而B组及C组表现为中度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 诱导HO-1可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而减轻脂肪供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胆漏是胆道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后果常较严重。尽管开放手术治疗胆漏疗效确切,但其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1]。近年来,随着内镜等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胆漏的处理趋向于以微创治疗为主,内镜下处理可对胆漏部位进行准确诊断并实施引流,减少内漏口胆汁流量,有效促进漏口愈合[2]。现对我院收治的38例胆道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后乙肝病毒(HBV)再活化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68例接受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8例肝癌患者术后共有28例HBV再活化,再活化率为41.18%。TACE术前HBV DNA≥104 copies/ml患者再活化率为66.67%(16/24),HBV DNA〈104 copies/ml患者再活化率为27.27%(12/4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ACE术后再活化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于非活化组(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可出现HBV再活化,TACE术前HBV DNA≥104 copies/ml及治疗后免疫功能抑制是促使HBV再活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清CEA及CA199水平、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脉管癌栓等指标.以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  相似文献   
7.
Ⅰ型Mirizzi综合征的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Ⅰ型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治疗Ⅰ型Mirizzi综合征 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中 4例行胆囊切除术 ,2例行大部胆囊切除术 ,均获成功。结论 :在腹腔镜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和耐心细致的操作可顺利处理Ⅰ型Mirizzi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XGC病例的术前临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资料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 79例均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与大网膜黏连78例(98.7%),与十二指肠球部黏连35例(44.3%),与肝十二指肠韧带黏连13例(16.5%),与结肠肝曲黏连5例(6.3%),胆囊内化脓25例(31.6%),胆囊萎缩16例(20.3%),Mirizzi综合征3例(3.8%),胆囊十二指肠瘘3例(3.8%),胆囊结肠肝曲瘘1例(1.3%)。57例送检快速病理,诊断率57.9%。结论 XGC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影像学与胆囊癌较难鉴别,疑诊时送快速病理是必要的,因与周围组织器官炎症黏连较重,开腹手术是目前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足多汗症患者行胸腔镜T2-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围手术期手足温度变化。方法选择手足多汗症行T2-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患者25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因其他疾病行胸腔镜手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麻醉处理相同;连续监测手足温度,记录术前15min、麻醉诱导后5min、术后15min和术后两周手足温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前手足温度较对照组低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麻醉诱导后、术后手足温度比术前均有明显上升(升高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T2~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明显影响手汗症患者手足温度,对判断手术治疗效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脾切除术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好等优点.本次研究总结31例LS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LS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