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持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 肝)患者外泌体miRNAs的表达情况,试图找出更好反映肝组织炎症的外泌体miRNAs。方法:收集持续ALT正常并行 肝活检的慢乙肝患者,选取肝组织炎症分级≥A2和相似文献   
2.
伤寒并发症148例临床分析厦门市中医院传染病科朱秀平,汤钰菁,杨东岩伤寒的预后主要决定于有无并发症及其程度,近年来由于伤寒治疗方面的进展,常见并发症与传统认为的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有所变化,现将我科于1983~1993年收治257例伤寒病例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65例HBeAg阴性、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8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纳入标准 65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均为2001年6月以前就诊的厦门市中医院住院或门诊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时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2种给药途径的疗效和对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102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CHB患者,给予IFN-α2b每次5mU,每周3次,依患者意愿或皮下注射(61例)或肌肉注射(41例)。以AbbottEIA试剂检测HBeAg,以荧光定量PCR测定HBVDNA。联合应答定义为兼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HBVDNA<103拷贝/ml、HBeAg阴转伴或不伴抗-HBe阳转。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意向治疗分析。结果2组性别、年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HBVDNA水平以及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IFN-α疗程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皮下注射组、肌肉注射组治疗结束时联合应答率分别为39.3%和34.1%(χ2=1.552,P=0.213),随访6月时分别为41.0%和34.1%(χ2=0.283,P=0.594);皮下注射组疗程中白细胞减少(<4.0×109/L)发生率14.8%、中性粒细胞减少(<2.0×109/L)发生率18.0%、血小板减少(<100×109/L)发生率18.0%,肌肉注射组分别为34.1%(χ2=5.280,P=0.022)、39.0%(χ2=5.551,P=0.018)和43.9%(χ2=8.064,P=0.005)。结论与皮下注射相比,肌肉注射不提高IFN-α对CHB疗效,而骨髓抑制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干扰素无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2例经干扰素治疗20~26周后无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每日口服100mg,共52周.治疗前患者肝功能异常,HBsAg、HBeAg、抗-HBc和HBV DNA均阳性.治疗后3、6、9及12月均对上述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拉米夫定治疗一年后ALT复常率85%,无一例HBsAg阴转,HBeAg和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0.9%(9/22)和81.8%(18/22),抗-HBe阳转率18.2%(4/22).结论经干扰素治疗无效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仍有效.  相似文献   
6.
胸腺肽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剂量国产胸腺肽对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胸腺肽治疗慢性乙肝的机制。方法 选择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34例,分成两组:胸腺肽组19例,一般护肝组15例。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FN-α、sIL-2r、TNF和β2-MG为指标的变化。结果 胸腺肽治疗后,患者PBMC IFN-α诱生能力较治疗前上升119.99%,血清sIL-2r和TNF含量分别下降了35.56%和41.8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血清生化学指标的改变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分级(G)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CHB肝活检时、肝活检前3个月最高值和平均值的3次生化指标(ALT、AST)进行分析,并观察与其肝组织炎症程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在所观察病例中,当血清生化学指标异常时,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G),但3次的ALT、AST并不随着G的增加而平行增加(P>0.05).结论3个月内的血清生化指标能提示CHB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但ALT和AST的异常程度与肝组织炎症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男,27岁。发热5天,皮疹2天、于1992年6月17日入院。患者6月12日发热、剧烈头痛、四肢酸痛、咽痛、咳嗽。曾在本市某医院按感冒治疗无效。15日又见全身皮疹、纳差、乏力及高热持续不退。17日以羌虫病转本科。以往体健,无慢性咳嗽及肝炎病史;10天前曾在疫区草地坐卧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时,加用益血生胶囊对防治IFN-α相关性骨髓抑制的作用。方法:105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CHB患者,给予IFN-α2b,5MU/次,每周3次,依患者意愿,其中62例加用益血生胶囊口服(试验组),43例未加用(对照组)。以Abbott EIA试剂检测HBeAg,以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意向治疗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分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V DNA水平以及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IFN-α疗程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试验组加用益血生胶囊2.0(1.0~3.2)个月。治疗结束时,试验组、对照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42.9%(27/62)和33.3%(14/42)(Х^2=0.960,P=0.327),随访6个月时分别为44.40%(28/62)和33.3%(14/43)(Х^2=1.296,P=0.255);试验组疗程中白细胞减少(〈4.0×10^9/L)发生率14.5%(9/62)、中性粒细胞减少(〈2.0×10^9/L)发生率19.4%(12/62)、血小板减少(〈100×10^9/L)发生率17.7%(11/62),对照组分别为34.9%(15/43)(Х^2=5.974,P=0.015)、37.2%(16/43)(Х^2=4.139,P=0.042)和41.9%(18/43)(Х^2=7.388,P=0.007)。结论:以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加用益血生胶囊可减少和减轻IFN-α相关性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0.
我们观察了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145例患者2年的疗效,分析了病毒学反弹(VB)与患者基线肝组织炎性活动度分级(G)、纤维化分期(S)、ALT水平、HBV DNA载量及疗程12,24周时病毒学应答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