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年伊始,迎来《黑龙江医药科学》创刊四十周年,前身是1972年创刊的《佳木斯医学院学报》.四十年来,在延安精神、北大荒精神和扎根边疆、服务地方的优良传统感召下,经历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洗礼,一直秉承既定的办刊方针和办刊宗旨,坚持改革创新,如今《黑龙江医药科学》刊载的文章覆盖了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以突出专业特色,反映研究生教育、科研立项为主线,兼顾综合性医药实践.作者群遍布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2.
分析医学论文中计数资料统计学的错误现象。列举实例说明计数资料错误形式其对论文中统计数据对最后研究的问题的结论非常重要。只有正确的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分析出统计资料真正要说明的问题,应引起医学专业的研究人员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体外实验对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应用半固体培养法连续14d观察不同浓度的NGF、BDNF及NGF +BDNF组合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情况.结果: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神经营养因子的组间和组内比较显示,100μg/L BDNF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作用最明显.BDNF+NGF联合组在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方面未见协同效应.结论:NGF、BDNF二者皆有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作用,100μ g/L BDNF组诱导迁移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Zn^2+改性羧甲基纤维素对术后腹腔黏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先行制作肠黏连模型,A组为对照组,B、C组于腹腔内损伤部位分别注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及Zn^2+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术后10d处死动物,观察各组腹腔黏连情况。结果3组黏连分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Zn^2+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明显减轻术后腹腔黏连程度,其作用优于羧甲基纤维素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EL I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含量,并与肝纤维化标志物Ⅲ型前胶原肽(PC III)、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指标比较。结果:乙肝各病例组的TGF-β1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各组之间除慢性乙肝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GF-β1的含量随着肝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升高的程度与病情轻重成正相关,并与PC III、CⅣ、LN、HA也成正相关。肝纤四项水平除正常组与轻度组LN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TGF-β1可作为一项反映病情轻重及肝纤维化程度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整合子与基因盒是细菌基因组中可移动的遗传物质,是细菌的天然克隆与表达,携带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组分,可将许多耐药基因盒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细菌的多重耐药性[1]。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 Kpn)的耐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迎来《黑龙江医药科学》创刊四十周年,前身是1972年创刊的《佳木斯医学院学报》。四十年来,在延安精神、北大荒精神和扎根边疆、服务地方的优良传统感召下,经历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洗礼,一直秉承既定的办刊方针和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8.
取出生在24h内的Wistar大鼠,无菌条件下分离海马组织,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培养。7~8d传代一次。将实验组分两组(缺氧组、缺氧-复氧组),用CoCl2预处理,制备模拟缺氧模型。缺氧4h后去除CoCl2形成复氧,测定两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4种消化方法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 SC s)增殖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N SC s,采用机械消化、0.25%单纯胰酶、0.25%胰酶+0.02%EDTA和0.02%EDTA 4种不同消化方法对N SC s球进行传代培养,经四唑盐比色法(M TT法)法检测不同方法对N SC s活性及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与机械消化相比,0.25%单纯胰酶组,0.25%胰酶+EDTA组消化后的大鼠海马N SC s球长时间不聚集,细胞增殖停顿,而单纯EDTA组则明显提高了N SC s的增殖及活性,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培养时间延长,单纯0.02%EDTA组能够显著提高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N SC s的增殖水平及活力,且对细胞的后续损伤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黄芪甲甙对类胰升血糖素肽 - 1的作用。方法 用三种不同浓度黄芪甲甙溶液给 Wistar大鼠腹腔注射 ,并于 3、4、5 w后取血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芪甲甙的含量。结果 经过统计学处理发现 ,经黄芪甲甙作用 ,大鼠血浆中类胰升血糖素肽 - 1含量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P<0 .0 5) ,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分泌作用增加。结论 黄芪甲甙具有促进类胰升血糖素肽 - 1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