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大血管TCD与MRA对照检测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与磁共振血管显像(MRA)的比较,探讨经颅多普勒(代D)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评估血管狭窄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行TCD、MRA MRI检查,对照TCD与MRA探查颅内大动脉的血管管腔及血流动力学结果,分析TCD与头部MRA对颅内大动脉的狭窄评估结果的相符性。结果表明,TCD与头部MRA对颅内大动脉的狭窄评估结果的相符性良好。TCD对诊断颅内狭窄血管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做常规和初筛检查。  相似文献   
2.
随着CT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发现小脑出血并不少见。本文总结本院自1994年1月一lpes年12月共收治力例小脑出血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对削,男比例,女12例;年龄11一田岁,平均年龄62.5岁;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20例,糖尿病史2例,脑梗塞病史2例,脑出血史3例,l例为脑血管畸形。1.2临床表现:本组均为急性起病,有15例在活动中发病,2例有饮酒史主要表现:突然昏迷4例,嗜睡3例,入院时神志清逐渐出现昏迷者2例,眩晕伴恶心、呕吐者16例,头痛14例,颈项痛吕例,共济失调10例,眼震9例,瞳孔缩小2例,双眼向病灶侧凝…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TIA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服氯吡格雷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脑缺血发作改善情况、脑梗死发生率、检测出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的TIA发作频率、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60岁以上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60岁以下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60例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老年SAH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主,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发生率较低,而意识障碍多见,出现局灶损害症状亦较为常见,病死率较高。结论 对老年不典型病例应高度重视,及时腰穿检查及颅脑CT检查,以免误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观察比较其诊断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AD和VaD患者MMSE-R评分无显著差异;AD组和VaD组脑电图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脑电图异常率低于VaD组;AD与VaD组患者血浆Hcy、VitB12和Ch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与VaD组认知功能、记忆功能和社会行为能力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改善均好于AD组。结论:通过临床症状和生化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鉴别AD和VaD患者,同时针对二者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一定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危险因素。方法 :对收治的 6 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再发率为 7.2 9% ,再次出血的临床表现较首次重 ,出血量较首次大 ,合并症较首次多 ,病死率明显升高 ;再次出血组与一次出血组的血压中平均收缩压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但舒张压大于 90、95 mm Hg、收缩压大于 2 0 0 mm Hg及舒张压大于 95 mm Hg同时收缩压大于 2 0 0 mm Hg病例中 ,均与一次出血组存在极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抓好血压的管理 ,是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治及预后情况,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1996-2004年收治的低颅压性SAH患者与原发性SAH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9例患者经治疗均治愈,1例好转,无一例复发。结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并继发SAH经正确诊治后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48,自引:10,他引:38  
许南燕  江先娣 《现代康复》2000,4(9):1230-1231
目的 探讨脑卒中抑郁状态与病程、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44例脑卒中患的抑郁状态随访1年(1期,1个月内;Ⅱ期,3 ̄6个月;Ⅲ期,1年以上),并同时测评抑郁心理评分(CES-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FD)、Fugl-Meyer指数(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ADL)。结果 Ⅱ期中抑郁症患病率最高,其CES-D计分明显高于Ⅰ、Ⅲ期,而CNFD、FAM和ADL表现则是Ⅱ、Ⅲ期明显好于Ⅰ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血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条件的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降压组和传统组,传统组按传统指南降压;降压组则对高于标准血压者均予降压治疗,目标血压为140/90mm Hg。分别在发病后24h、7d比较两组血肿增大情况,及3月时比较疾病转归情况(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结果脑出血后24h,两组患者脑血肿大小平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肿增大平均值和增大比例分别为2.30ml、15.73%和7.76ml、39.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后7d,两组患者脑血肿大小平均值、血肿增大平均值和增大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3月时,两组患者在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早期强化降压有利于减少血肿增大,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电动踝关节功能康复仪自 1997年 2月~ 2000年 3月在我院用于昏迷、瘫痪、下肢功能障碍、长期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共 374例,男 209例,女 165例,年龄 8~ 85岁,其中昏迷 56例,瘫痪 244例,下肢功能障碍 74例。 374例中已发生垂足者有 54例,作为矫正治疗组 (B组 ),未发生垂足的 320例患者作为预防组 (A组 )。 1.2 方法 (1)原理:以功率 25W, 使用电源 220V, 50HZ的电机为动力,通过行程开关控制台电机正反转动,使连杆机杆来回移动,改变行程开关位置,可以调解踝关节活动角度。仰卧位背屈 0~ 20°,跖屈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