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含有登革病毒Ⅱ型NS1基因的重组质粒肌内注射小鼠后在其体内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方法 用含有登革病毒NS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NX2 NS1于小鼠胫前肌注射并加强免疫 2次。然后定期处死 ,采集血液标本以及小鼠脾细胞 ,检测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结果 在末次免疫后 4周检测到小鼠抗NS1抗体 ,并且检测到小鼠CD4 、CD8 亚群的变化。结论 含有登革病毒NS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NX2-NS1免疫小鼠后 ,可以诱导小鼠产生针对NS1的稳定特异性体液、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2.
登革2型病毒E蛋白免疫优势表位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登革2型病毒(DEN2)E蛋白的抗原表位,并确定该抗原表位性质。方法 以DEN2型特异的E单克隆抗体作为筛选分子,生物淘洗噬菌体随机12肽库,将筛选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进行ELISA检测、DNA序列测定及展示肽的氨基酸序列推导,通过噬菌体展示肽序列与DEN2E蛋白的氨基酸一级结构的对比,初步确定E蛋白的抗原表位;用模拟该表位线性序列的合成十肽进行抗体结合试验、噬菌体竞争抑制试验及与DEN感染患者的血清学试验,确定其为免疫优势线性表位。结果 肽库淘洗获得的11个ELISA阳性的噬菌体克隆有相似的结构基序WFKKGSS,其展示肽与DEN2E蛋白390~398 AA序列有3~5个氨基酸相同。对应于DEN2E蛋白390~399AA的合成十肽能与淘洗单抗特异反应,并可抑制噬菌体阳性克隆与该单抗结合。该合成肽与DEN2感染患者血清有较高的免疫反应性。结论 本实验通过噬菌体随机肽库的生物淘洗确定的DEN2E蛋白(E390~398AA)线性序列为免疫优势表位,其对应的合成肽E10可望用于DEN2感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
登革病毒2型NS1蛋白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以登革病毒 2型 (denguevirus2 ,DV2 )非结构蛋白 (non structrulprotein 1,NS1)为靶基因 ,构建DV2 NS1的候选DNA疫苗 ;并探讨其在小鼠体内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方法 将登革病毒 2型NS1 NS2a基因片段克隆至含AG强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XN2上 ,构建成重组体pCXN2 NS1 NS2a。在体外将重组质粒转染Cos 7细胞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大量提取空质粒和重组质粒 ,进行动物免疫实验。结果 重组质粒可在真核细胞中有效地表达NS1蛋白。免疫接种小鼠后可诱发机体产生针对NS1蛋白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末次免疫前已有抗体产生 ,4周后达高峰。抗体依赖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 (antibody dependentcomple ment mediatedcytolysis,ADCC)试验结果显示产生的抗体在体外具有特异的杀细胞作用。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 ,实验组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流式细胞计数仪(FACS)检测DNA免疫鼠CD4 + 、CD8+ 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 ,与注射空载体pCXN2的阴性鼠相比 ,CD4 + 、CD8+ 细胞水平有较大升高 (P <0 .0 1)。动物保护性实验结果显示 ,当用致死剂量登革病毒攻击免疫鼠时 ,有 6 6 .6 %的免疫鼠受到保护。结论 NS1 NS2a基因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可以诱  相似文献   
4.
SARS患者血清IL-8、IL-12和TGF-β1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IL 8水平、病程第 2周IL 12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TGF 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IL 8和IL 12在SARS冠状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实用的扩增登革病毒大片段基因的方法。方法:用登革2 型新几内亚 C 株( D V2 , N G C 株)的核酸( R N A) 为模板,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 病毒和其变性液的量以及c D N A 的浓度等)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大片段 N S3 基因,并对扩增的目的基因用巢式 P C R 进行了鉴定。结果:用大量的或小量的登革病毒培养上清中提取 R N A 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扩增出大片段 N S3 基因。结论:小量登革病毒提取 R N A 扩增大片段 N S3 基因法较大量登革病毒提取 R N A 扩增大片段 N S3 基因快速、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套式RT-PCR检测SARS冠状病毒的方法。[方法]从广东地区SARS患者尸解肺组织、咽拭子、嗽口水及本实验室分离的SARS冠状病毒(SAPS—CoV)组织培养上清中提取RNA,利用针对SARS冠状病毒多聚酶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及套式PCR扩增。扩增出的阳性片段连接入pGEM—T载体中,测序后比较其与其他已知SARS冠状病毒的同源性。[结果]从SARS患者尸解肺组织、咽拭子、嗽口水及SARS冠状病毒组织培养上清中均可扩增出阳性片段,经测序后证实是SARS冠状病毒特有序列。[结论]针对SARS冠状病毒多泵酶基因所建立的套式RT—PCR方法适用于临床标本及组织培养标本中SARS冠状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确定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病例尸解肺组织和咽嗽液中病原体种类。方法 用超薄切片电镜技术观察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早期3例死亡病例尸解肺组织标本,用RT-PCR法扩增尸解肺组织和SARS病人咽嗽液中SARS冠状病毒特异核酸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在死亡病人肺组织中观察到衣原体的网状体、中间体以及原体颗粒,并见衣原体包涵体样结构;用RT-PCR法在2例尸解肺组织扩增出预期大小的DNA片段,测序后经相似性(BLAST)比较,其与SARS冠状病毒相应基因片段高度同源;用巢式RT-PCR技术在SARS病人咽漱液中扩增出SARS冠状病毒特异基因片段。结论 在SARS尸解肺组织中发现衣原体样颗粒,在尸解肺组织和咽漱液中扩增出SARS冠状病毒核酸片段,说明SARS患者可合并衣原体等微生物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SARS冠状病毒S2基因原核表达及免疫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2蛋白表达并对其免疫学特性。方法克隆SARS冠状病毒S2基因。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2)融合蛋白。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鉴定表达GST—S2融合蛋白的活性。结果通过原核系统表达的GST-S2融合蛋白可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多克隆抗体结合,并在85千道尔顿(KD)处出现特异性结合条带。GST-S2蛋白能与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反应,而不与正常人血清反应。结论本项研究获得了SARS冠状病毒GST-82融合蛋白,它可与GST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并与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可检测登革病毒1~4型NS1抗原的ELISA检测法,为登革热的早期快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分泌表达登革病毒2型重组非结构蛋白NS1,以此为抗原免疫BABL/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HAT选择培养、间接ELISA筛选和亚克隆,获得能稳定分泌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可检测1~4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从登革病毒2型NS1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NS1)中获得了大量纯化的登革病毒重组NS1蛋白;经免疫小鼠、细胞融合、间接ELISA筛选及3次亚克隆后,最终获得2株能高效分泌抗登革病毒NS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D7B6B4和2D10E2F6,间接ELISA显示抗体效价高达1∶8000~1∶16000;ELISA及免疫荧光检测证实,其所分泌的抗体与1~4型登革病毒及其重组NS1蛋白均有特异性免疫反应,为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两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2a亚类;初步建立了检测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论成功研制出两株能高效分泌抗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初步建立了可检测1~4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  相似文献   
10.
用登革病毒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经PEG融合处理,共获得90株分泌登革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按照单抗质量标准,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了严格的鉴定,筛选出19株具有型特异的细胞株,再从中选出4个血清型的型特异的单抗组成诊断盒,可用于登革病毒的准确的鉴定和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