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测定肝硬化患者及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来分析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的体液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A724、CEA、CA199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43例胃癌患者和78例良性胃病患者的血清CA724、CEA、CA199水平。结果 CA724、CEA、CA199检测的敏感度分别是67.44%、53.49%、41.68%,联合检测CA724、CEA、CA199的敏感度为81.27%。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724、CEA、CA199对胃癌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进一步探讨D-IBS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的D-IBS患者68例,另选30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半年复查无异常表现者为对照组,于内镜下取回盲部及乙状结肠肠黏膜组织各2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回盲部及乙状结肠肠黏膜中IL-10、IL-18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TNF-α在D-IBS患者回盲部及乙状结肠肠黏膜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95±26.03)%vs(50.14±24.52)%,(71.15±26.12)%vs(52.04±25.62)%;P0.01)]。IL-18在D-IBS患者回肠末端及乙状结肠肠黏膜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18±25.41)%vs(55.79±24.61)%,(60.46±24.73)%vs(59.12±24.57)%;P0.05];IL-10的表达低于对照组[(61.63±22.05)%vs(8 7.44±24.27)%,(76.25±23.14)%vs(89.43±25.81)%;P0.05)]。同时发现TNF-α在回盲部的表达高于乙状结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1);而IL-10的黏膜表达比乙状结肠低(t=3.77,P0.01),IL-18在两个部位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感染后IBS患者IL-10表达下降不明显,但IL-18和TNF-α的在回盲部和乙状结肠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8:(70.23±24.37)%vs(51.79±24.61)%,(82.93±25.67)%vs(60.18±26.21)%;P0.01);TNF-α:(95.34±25.56)%vs(62.91±23.78)%;(103.14±22.76)vs(84.42±26.14)%;P0.01)]。结论 D-IBS患者回盲部及乙状结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升高,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存在促炎细胞因子与抑炎细胞因子失衡,并且在回盲部的表现明显,在感染后的D-IBS患者更加突出,细胞因子的平衡紊乱参与了D-IB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5.
<正>肝硬化、肝癌患者常伴有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表现为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本文通过对肝硬化合并肝癌及单纯肝癌患者免疫球蛋白(IgG、lgA、IgM)进行检测来分析两组间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差异,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加口服人参归脾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选取266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142例和对照组124例,对其临床疗效和给药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康复新组为91.55%,对照组为83.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加口服人参归脾丸治疗UC临床疗效较好,以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加口服人参归脾丸治疗UC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与石棉接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我院诊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情况、石棉接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免疫组织化学及肿瘤标记物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22例中多见于女性,占68.18%.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2d~1年,平均83 d.临床症状中局部腹痛者11例(50.00%)、腹部包块者8例(36.36%)、腹胀者6例(27.27%)、腹水者10例(45.45%).患者多具有血小板数量增多、癌抗原(CA) 125升高.腹部CT检查表现为局部肿块,多呈囊实性,12例可见石棉斑(54.55%).腹部超声及腹部CT检查是主要的检查方法,超声引导下腹膜穿刺病理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其次为剖腹探查.病理类型主要多为上皮型共19例(86.36%),其次为肉瘤型和混合型.18例患者(81.82%)有石棉接触史.结论 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在我国少见,但在本地区较为多见,可能与石棉接触有关;临床特征以腹痛和局部肿块表现为主;病理类型以上皮型为主;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腹膜恶性间皮瘤(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lioma,PMM)为原发于腹膜间皮细胞的肿瘤,临床少见,约占间皮瘤的30%[1]。石棉的广泛应用使PMM发病增加,其在间皮瘤中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2]。PMM发病年龄以50~70岁多见,发病率约为(0.1~0.2)/10万,男女比例约为2∶1。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3],多表现为弥漫的腹膜肿瘤浸润,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可伴有腹胀、腹痛、腹水等。PMM少数以腹部肿块为首发表现,女性患者常因CA125升高误诊为卵巢癌而行手术治疗[4-6]。以局部炎症为主要表现者罕见,而以疑似胆囊炎症状为首发表现者更为罕见。Vara-Thorbeck和Toscano-Mendez [7]于2002年曾报道1例与胆囊结石相关的腹膜囊性间皮瘤男性患者。我院自2007至2011年共收治PMM 患者138例,其中3例误诊为胆囊炎,并与石棉相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癌患者联合检测血清CA724、CEA、CA199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A724、CEA、CA199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43例胃癌患者和78例良性胃病患者的血清CA724、CEA、CA199水平。结果 CA724、CEA、CA199检测的敏感度分别是67.44%、53.49%、41.68%,联合检测CA724、CEA、CA199的敏感度为81.27%。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724、CEA、CA199对胃癌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腹膜恶性间皮瘤(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lioma,PMM)是一种原发于腹膜,来源于中胚层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漏诊误诊[1],且进展迅速,预后不良.国外研究发现PMM的发病与石棉密切相关,但国内的报道多数无石棉接触史[2].河北省沧州地区40年前石棉工业较多,本研究旨在探讨该地区PMM的发病与石棉接触的关系、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