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陈氏狸殖吸虫各期形态,并与斯氏狸殖吸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作比较;探讨陈氏狸殖吸虫与猫和大鼠的适宜性·方法从陈氏狸殖吸虫流行区采集溪蟹,分离并观察囊蚴形态,人工感染实验动物猫1只和大鼠20只,猫经口感染,大鼠经口和腹腔注射感染.40 d后检查粪便,观察排出虫卵的时间,90~112 d内剖杀动物,回收虫体,计算获虫率及成虫率,并进行形态观察及比较·结果陈氏狸殖吸虫的囊蚴、后尾蚴、成虫、虫卵的主要形态特征为:囊蚴的囊壁为单层、大小为0·445 mm×0·440mm;后尾蚴的排泄囊为长袋形;成虫大小为(10·12±0·88)×(3·34±0·65)mm、宽长比…  相似文献   
3.
疟疾是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疟原虫尤其是恶性疟原虫对治疗药物产生抗药性是有效治疗疟疾面临的主要问题。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高水平抗性使许多国家把磺胺多辛-乙胺嘧啶作为一线抗疟药。随着该药的使用,恶性疟原虫的抗性迅速发展。各疟区已有使用该复方治疗失败的报道。本文综述该复方抗药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抗药性产生的机制及促使抗药性产生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丰宫并殖吸虫毛蚴感染两种拟钉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宫并殖吸虫(Paragonimus proliferus)(以下筒为P.p)实验室感染适宜的终末宿主是大鼠。P.p.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增殖过程尚未见报道,作者于1986年1月至1987年12月在实验室中用人工孵化的毛蚴感染了格氏拟钉螺(Tricula gre-goriano)和褶拟钉螺(Tricula cristella)得到以下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双语教学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昆明医科大学2008级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采用双语教学为实验班,2008级本科法语、肿瘤班学生采用传统方法教学为对照班.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并进行结果比较.结果两班人体寄生虫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调查问卷显示57.7%~70.5%的学生认为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双语教学很有必要,赞同开展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双语教学,89.5%~91.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益.结论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中开展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双语教学是可行的,双语教学不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能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值得在其他专业进一步推广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昆明医科大学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课程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昆明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等专业1 373名学生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实验组,2015级临床等专业1 318名学生采用传统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为对照组。对2组学生的人体寄生虫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学生的人体寄生虫学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 <0.05)。结论教学实践证明,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课程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间日疟为主要的疟疾类型之一,地理分布广,是现今控制和消除疟疾的重要挑战之一。相关文献显示,无症状和亚显微镜检测密度带虫者比例高,间日疟更易于传播,不同地区间日疟遗传结构有差异、交叉感染和复发趋势明显,且能够引起危及生命的临床症状,间日疟感染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本文综述了东南亚地区间日疟流行情况及其检测、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球虫卵囊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卵囊(oocyst)是球虫[指艾美球虫亚目(Eimeriina)的种类]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通常随粪便排出体外,含有子孢子的卵囊具有感染性.引起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和人体的球虫病。形态学方法是虫种鉴定和病原学诊断的常用方法.但在样本量大、卵囊数量少的情况下其具有检出率低、费时费力等缺点。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诊断学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发展为虫种鉴定和病原学诊断提供了有用的工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通过卵囊对球虫进行虫种鉴定和球虫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学者采用先进的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研究手段在肉孢子虫虫种鉴定和分类方面做了有效而重要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寄生于水牛、黄牛、马以及其他动物身上的重要肉孢子虫虫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的同步化方法加以综述,主要对恶性疟原虫的同步化方法,如传统的浓度分离法、渗透压分离法、Percoll梯度法、温度周期法、阿非迪霉素法,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磁性分离法及流式细胞分析仪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