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是腹部外科常见病。既往我院主要以开腹胆囊切除为主要方式。但此术式存在着创伤大,病程长等不足。自2003年6月以来我们成功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它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术式的不足。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PGE2)对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E-cadherin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探讨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COX-2瞬时转染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其E-cadherin表达的变化;PGE2及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测定肝癌细胞内E-cadherin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变化,并观察60 min内Akt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COX-2过表达转染HepG2细胞后,E-cadherin的表达明显降低;5、10、20μmol/L PGE2处理HepG2细胞24 h后,E-cadherin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了 22.31%、36.3%、47.83%(P<0.05);20 μmol/L PGE2处理HepG2细胞24、48、72 h,E-cadhe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均明显降低(P<0.01).PI-3K抑制剂LY294002能部分阻断PGE2对E-cadherin表达的调节作用;经PGE2处理的HepG2细胞Akt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在15 min时达到最高.结论:PGE2可以抑制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并很可能通过激活Akt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氯氰菊酯染毒大鼠亚急性吸入毒性。方法 7周龄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雌雄各5只,分别吸入氟氯氰菊酯0,7.81,9.05,18.98 mg/m3及溶剂二甲亚砜,每天6 h,每周5 d,共28 d。实验结束时取血液做常规生化指标、血细胞指标、血凝学指标检测。取心、肝、脾等8种主要脏器称重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8.98 mg/m3组动物在染毒中呈现反复抓挠口周、烦躁不安、鼻有血性分泌物、颤抖,染毒结束后呈现萎靡、蜂腰、四肢无力的体征。雌性动物的毒性表现较雄性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雄性大鼠体质量及总食饲效率降低、肾质量下降、肾上腺脏器系数升高;生化检查显示,雌雄动物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9.05 mg/m3组雄性动物有同样指标变化。其他剂量组动物未见明显异常表现。病理组织学观察均未见明显异常病变。结论氟氯氰菊酯染毒大鼠亚急性吸入后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为7.81 mg/m3,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4.
下咽癌并颈部脓肿气道梗阻病人的抢救齐峰,张丽,杨洪宝患者男,40岁,因声嘶2M入院,诊断为“下咽癌”。入院后体温逐渐升至39;5℃,并发现颈部肿胀、变硬及呼吸困难,虽经抗炎治疗未见好转。到第10d时,突然发作呼吸极度困难,病人呈端坐呼吸并烦躁,估计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小鼠模型粘连评价方法的优选。方法 采用清洁级昆明小鼠120只制作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小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和4个给药组),术后饲养14d,于术后第15d处死小鼠,各组均用四种腹膜粘连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结果 Nair粘连评分法一及邱氏法评分结果5组之间腹膜粘连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Nair粘连评分法二、Phillips评分结果5组间腹膜粘连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Nair粘连评分法一及邱氏法对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小鼠模型的粘连评价较为适宜,其余两种均不适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火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踝关节c-jun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ease,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火针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火针组、药物(甲氨蝶呤,MTX)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火针组、药物组大鼠分别给予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不造模。火针组点刺腰部夹脊穴和阿是穴,共治疗2次。分别于实验第1、2、4、6、8天检测大鼠右后足足跖肿胀度。实验第9天取血测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取踝关节滑膜组织做关节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及局部滑膜组织蛋白JNK、p38的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测定局部滑膜组织JNK、p38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第2天,模型组、火针组、药物组足跖肿胀度均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1),实验第8天,火针组的足跖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P<0.05)含量高于正常组,滑膜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而火针组、药物组较模型组血清TNF-α和IL-1β(P<0.05)含量有降低,滑膜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局部滑膜组织JNK、p38的表达均有所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药物组JNK水平均表现为明显下降(P<0.05),这种改变在相应的免疫组化镜下图片中均有所体现。结论 火针治疗可以有效地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系统中JNK、p38蛋白活性的表达,降低MAPK活性,这可能是火针治疗RA起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5例 ,其中男 13例 ,女 2例 ,年龄 3 0~ 5 0岁 ,均为L4 ,5椎间盘病变 ,病情反复发作 ,多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小腿水肿等。2 治疗方法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髓核摘除术。患者侧卧位 ,症状明显侧肢体在上 ,切口长约 6~ 12cm ,骨刀完整截下L4 椎板 ,棘突的下半部 ,L5椎板和棘突的上半部 ,确定突出后摘除髓核 ,将所取椎板棘突原位回植 ,冲洗切口 ,放置引流管 ,缝合包扎。3 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思想顾虑 ,使其以良好的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对老年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方法 将100例老年急症全麻手术患者法随机分为丙泊酚组50例(P组)和七氟醚组50例(S组)。S组从手术开始直至结束全程吸入最低肺泡有效浓度七氟醚,P组则靶控泵入3μg/ml的丙泊酚。检测术前、术中0.5h、1h、1.5h、术后2h、4h两组血浆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l)水平变化并同时监测记录HR、MAP、CVP。结果 两组术前、术中0.5h,血浆CK-MB、cTnl、HR、MAP、CVP水平均升高(t=4.54、4.61、4.71、4.84、4.8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1h、1.5h、术后2h、4h,S组优于P组(t=4.66、4.67、4.78、5.56、5.6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较丙泊酚在老年急症全麻下手术心肌保护作用血流动力学稳定均较丙泊酚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经口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进行经口急性及亚慢性毒性实验,试验期间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每周称量体重,试验结束后麻醉大鼠,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观察脏器系数及病理变化。结果二甲戊灵大鼠急性经口LD50雌性为2 710mg/kg.bw/d,雄性为3 160mg/kg.bw/d;亚慢性染毒后:240mg/kg.bw/d剂量组大鼠体重降低,雌雄性大鼠肾重量升高,脑、心、肝、脾、肾上腺脏器系数升高;雌性大鼠BUN,CHOL和CREA均升高,雄性大鼠BUN和CREA升高,但TBIL降低;少数雌性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空泡样变性;多数雄性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萎缩、管型、间质炎细胞浸润等。60mg/kg.bw/d剂量组第3、4周体重降低,雌性大鼠BUN、肾脏器系数、肝脏器系数均升高,雄性大鼠CREA升高,ALB降低。15mg/kg.bw/d剂量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对SD大鼠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5mg/kg.bw/d。二甲戊灵属低毒类农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突触后致密物(PSD)95多肽疫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效应。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制备保留性神经损伤(SNI)模型,7d后选取SNI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 n=6):NP1组、NP2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匙孔虫戚血蓝蛋白(KLH)组及PSD-95组。 PSD-95组沿背部两侧皮下多点注射PSD-95多肽疫苗50μl(含PSD-95100μg)3次,每隔2周注射1次;PBS组和KLH组分别给予PBS 50μl和KLH 100μg,均用弗氏佐剂稀释至100μl。分别于制备SNI前1d、第1次免疫前1d及第3次免疫后14d(T0-2)时测定机械痛阈;于T1时处死NP2组大鼠,于T2时处死其余各组大鼠,取L3~5脊髓背角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脊髓背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各组机械痛阈均降低(P<0.05)。与T1时比较,PSD-95组T2时机械痛阈升高,BDNF表达下调(P<0.05);PBS组和KLH组T2时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P1组比较,PSD-95组T2时机械痛阈升高,BDNF表达下调(P<0.05);PBS组和KLH组T2时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SD-95多肽疫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具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