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2008年全国自身抗体检测质量控制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我国自身抗体检测的现状,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自身抗体检测的水平.方法 以自愿报名的方法确定参与单位.质量控制项同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5项,共15份标本.标本发放及结果分析采用双盲操作.结果 共102家医院或科室参加质量控制活动.ANA、抗dsDNA抗体、AMA、ASMA和抗CCP抗体的正确率分别为70%、88%、93%、85%和79%;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和抗Scl-70 正确率分别为88%、77%、92%、93%和87%.结论 我国自身抗体检测情况与前4次质鼍控制相比,参与质量控制的医院和检测的项目逐年增多,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和AMA检测水平降低,而ASMA和抗CCP抗体检测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同型半胱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4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脑梗死发作后第30天Rankin量表评分的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多变量Logistic模型得出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3种指标的优势比和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ALP(1.091;1.058~1.124),Hcy(0.923;0.872~0.978),FFA(0.930,0.889~0.974)。结论碱性磷酸酶、同型半胱氨酸和游离脂肪酸的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魏秋静  李秋霞  李齐光 《新医学》2011,42(3):160-161,169
目的:探讨HIA-B27对腰背痛疑诊或待排除,SpA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试验(CDC)检测4414例以腰背痛就诊的患者及403名健康对照者的HLA-B27,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HLA.B27在不同性别和疾病(SpA和非SpA两组)中的阳性分布情况。结果:4414例腰背痛疑诊或待排除SpA人群HLA-B27的阳性率为49.81%,男女HLA.B27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pA组AS、未分化型SpA(USpA)、幼年SpA(JSpA)、反应性关节炎(ReA)和银屑病关节炎(PsA)HLA—B27阳性率分别为90.07%、28.85%、68.81%、52.94%和67.74%。非SpA组HLA.B27阳性率为19.3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pA患者HLA.B27也可能阳性,HLA-B27检测阳性不能单纯考虑SpA。  相似文献   
4.
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临床分型、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并有利于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检测结果准确的基础上。目前自身抗体的检测过程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1)检测方法的差异;(2)检测试剂盒不规范;(3)检测人员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国自身抗体检测的现状,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自身抗体检测的水平.方法 以自愿报名的方法确定参与单位.质量控制项同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5项,共15份标本.标本发放及结果分析采用双盲操作.结果 共102家医院或科室参加质量控制活动.ANA、抗dsDNA抗体、AMA、ASMA和抗CCP抗体的正确率分别为70%、88%、93%、85%和79%;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和抗Scl-70 正确率分别为88%、77%、92%、93%和87%.结论 我国自身抗体检测情况与前4次质鼍控制相比,参与质量控制的医院和检测的项目逐年增多,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和AMA检测水平降低,而ASMA和抗CCP抗体检测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的荧光核型为阳性;ELISA法按说明书操作,浓度≥18 U/mL为阳性,12 ~ 18U/mL为可疑,≤12 U/mL为阴性.结果: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患者血清138份,IF法阳性50份,阴性88份,阳性率36.23%,ELISA法阳性78份,阴性60份,阳性率56.52%.经卡方检验 P < 0.01.其中IF法样本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检测浓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99.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差异有显著性,ELISA法敏感度明显高于IF法.同时,IF法样本血清抗核抗体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的浓度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甘胆酸(CG)、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91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43例,B级27例,C级21例,另随机选取9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CG水平、RDW、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目和淋巴细胞的绝对数目,计算NLR。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CG、RDW和NL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级别升高均显著升高(P0.05);91例肝硬化患者中CG、RDW与NLR间均互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CG、RDW和NLR升高,检测其对临床辅助诊断肝硬化及不同Child-Pugh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抗核抗体在老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表现特征.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70例老年PBC患者及360例对照者的血清抗核抗体(ANA),并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核点型SP100抗体、抗核膜型gp210抗体.结果 70例老年PBC患者中有66例ANA阳性(94%),其中43例表现为混合荧光模式.AMA-M2检出率为90%.ANA主要荧光模式对老年PBC患者敏感性88%(62/70),特异性为91.6%(330/360),83.3%ANA滴度≥1∶1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PBC患者ANA的荧光模型主要为核膜型、核点型、着丝点型、胞浆颗粒型,常表现为混合荧光模型,对于老年PBC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2019-nCoV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用于一般人群新冠病毒感染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某医院共2322例诊疗患者,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对血清中2019-nCoV特异性抗体IgM和特异性抗体IgG分别进行检测。记录光免疫层析法2019-nCoV抗体检测结果,包括阳性率、疑似阳性率。观察2019-nCov特异性抗体IgG检测结果为阳性和疑似阳性的样本中年龄分布情况。结果在2322例2019-nCoV特异性抗体检测中,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总阳性病例28例,即阳性检测率为1.21%;特异性抗体IgG检测阳性率为0.78%;特异性抗体IgM中,阳性率为1.18%。2019-nCov特异性抗体IgG检测结果为阳性和疑似阳性的样本中年龄>45岁的比例为61.54%(1429/2322);2019-nCov特异性抗体IgM检测结果为阳性和疑似阳性的样本中年龄>45岁的比例为72.00%(1672/2322)。结论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2019-nCoV血清抗体用于一般人群筛查假阳性率低,可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用于疑似人群初筛,节省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