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秋元  陈杰武  李郁声 《河北医药》2011,33(14):2152-2154
目的探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60例的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同时将此60例病例资料设置为观察组,另根据1:1比例选择60例非上述原因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2组的的一般资料、胃镜表现及治疗方面的情况。结果从2组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年龄看,年龄小于40岁,观察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年龄大于等于60岁,观察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从发病病史来看,观察组伴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消化性溃疡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镜表现:观察组表现为胃溃疡、胃单纯糜烂、胃黏膜萎缩、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十二指肠炎、糜烂性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多发性溃疡、复合性溃疡的比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ylori(+)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明确,治疗效果好,对需要NSAIDs治疗的患者应首先从能显效的最小剂量开始,并应告知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于高危人群应考虑给予溃疡的预防措施,提高此病的认识,对需长期服药治疗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前列腺素E衍生物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时静脉麻醉对高血压肥胖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行胃镜检查术患者。观察组为接受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对高血压肥胖者68例;对照组为同期体重、血压均正常的接受胃镜检查术者68例。比较胃镜检查操作对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血压饱和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检查前与检查时组内比较有不同程度下降,对照组患者血压检查前与检查时组内比较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变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术操作时高血压肥胖组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肥胖患者适合于静脉麻醉下行胃镜术检查,但可引起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操作时需严格生命体征监护,控制麻醉药剂量及给药速度,及时清除咽部分泌物,并予以充分吸氧。  相似文献   
3.
青年人胃癌特点与性别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男、女性青年人胃癌的发病特点、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年龄低于35岁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男性组和女性组在内镜分型、临床表现、病理及c-erbB-2蛋白表达情况等差异。结果女性组(44例)血红蛋白(94.5±21.7)g/L明显低于男性组(24例)的(126.2±12.8)g/L(t=4.502,P〈0.05);女性组病理类型与男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蛋白表达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人胃癌确诊晚,误诊多,恶性度高,预后差,以女性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2例FD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莫沙必利组,奥美拉唑组给予小剂量奥美拉唑口服治疗,莫沙必利组给予莫沙必利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反酸、饱胀、上腹痛/不适积分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反酸、饱胀、上腹痛/不适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奥美拉唑组治疗后的反酸、上腹痛/不适积分明显低于莫沙必利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组有效率高达94.44%,明显高于莫沙必利组的75.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FD能明显改善胃部烧灼感及腹痛感,临床疗效肯定,且具有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临床治疗FD的一种较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中医药底蕴丰富,是前人在实践与认识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效明显,所以是许多科研和医务工作者研究重点及热点之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已证明雷公藤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它对SLE患者的多个免疫环节均起作用,目前在SLE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已经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及GST-π基因在汕头地区胃癌患者中表达情况,分析癌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5例胃癌石蜡包埋的肿瘤蜡块中c-erbB-2基因及GST-π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胃粘膜中两种基因均无表达.胃癌组织中c-erbB-2阳性表达比例为65.3%(173/265),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相关(P<0.01):肿瘤直径≥4cm者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直径小的肿瘤患者;临床分期越晚者肿瘤基因表达率越高(P<0.05);此外基因的表达还与肿瘤的位置相关(P<0.05);GST-π基因表达阳性率为65.3%(173/265),与肿瘤病理学分型相关(P<0.05).结论:c-erbB-2基因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及临床分期相关,也许可以作为肿瘤恶性程度标志物,此外该基因在不同位置发生的肿瘤上表达有差异可以作为一个鉴别手段用于临床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7.
李秋元 《中外医疗》2011,30(2):57-58
目的分析我院药房精神病药使用存在的问题,旨在促进合理用药及提高服务质量。方法通过调查干预前的287名购药者及干预后312名购药者,并查阅药房358张处方单,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管理对策。结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药品数量把握不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药品专业知识不足、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等。所采取的对策是加强了对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药品知识、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沟通效率等。通过采取措施后,极大提高了用药安全和患者满意度,干预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干预能够提高精神病药用药安全,优化病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术前外周血清及胃液中MMP-9蛋白水平。结果:胃癌组、对照组血清中金属蛋白酶平均水平分别为406.03±257.18ng/ml、167.35±54.04ng/ml,(P〈0.01);TNM晚期、淋巴结转移阳性者术前外周血清蛋白含量显著高于TNM早期、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胃癌组术前胃液中MMP-9蛋白平均水平为77.59±191.97ng/ml,对照组胃液中MMP-9蛋白平均水平为0.81±2.39ng/ml,(P〈0.01)。肿瘤侵犯至浆膜层、TNM晚期、淋巴结转移阳性者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肿瘤未侵犯至浆膜层、TNM早期、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结论:检测胃癌患者术前胃液中血清中蛋白酶水平能反映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的C—erbB-2和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1)85例胃癌标本中C—erbB-2及nm23表达率分别为74.1%(63/85),52.9%(45/85);(2)c—erbB-2阳性表达与胃癌部位,肿瘤大小及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3)无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胃癌的nm23的表达率(85.7%及72.7%),显著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病例(42.2%及46.0%)(P〈0.01及P〈0.05);(4)C—erbB-2阳性和nm23低表达者对肿瘤的侵袭和肿瘤发展过程可能有协同作用(P〈0.01及P〈0.05)。结论C—erbB-2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有促进作用,nm23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呈低表达;C—erbB-2和nm23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RNAi技术特异性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株叶酸受体α(folate receptord,αFR)mRNA表达,研究其对EC109细胞株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针对FRα基因3个不同靶点的3条FRαsiRNA(FRαsiRNAl,FRαsiRNA2和FRαsiRNA3),分别转染EC109细胞株,以未转染细胞为正常对照,转染阴性siRNA的细胞为阴性对照。免疫印迹法检测FRα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RNA干扰后24,48,72,96h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RNA干扰后24,48,72,96h细胞凋亡。结果免疫印迹法提示FRαsiRNA1组FRα表达为正常对照组的14.7%;FRαsiRNA2组FRα表达为正常对照组的55.1%;FRαsiRNA3组FRα表达为正常对照组的62.9%;干扰后24,48,72,96h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分别为(81.15&#177;1.97)%,(68.18&#177;3.45)%,(49.82&#177;7.64)%,(32.92&#177;2.61)%。干扰后96h细胞存活率最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干扰后24,48,72,96h干扰组凋亡分别为(3.95&#177;0.45)%,(6.23&#177;1.11)%,(10.00&#177;0.30)%,(3.07&#177;0.40)%,干扰后72h凋亡率最高,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化学转染法成功转染并抑制了FRα在食管癌细胞株EC109中的表达,干扰后细胞增殖受抑制,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