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胰腺癌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评分和Bcl-2、P53蛋白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癌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评分和Bcl-2、P53蛋白表达杨竹林李永国庄赞根钟德王午吕方作者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胰腺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评分和Bcl-2、P53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FAP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31例的诊治经验,对收治的31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根据腹腔内压力、腹腔室隔综合征分型,以及早期(发病后3d内)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31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13例行非手术治疗,其中轻度腹腔室隔综合征者5例(死亡1例),中、重度8例(死亡4例);3d内早期手术治疗18例,其中轻度腹腔室隔综合征者5例(死亡2例),中、重度13例(死亡4例)。当腹腔内压力〉21mmHg时,早期手术治疗组死亡人数明显低于早期非手术治疗组(P〈0.05)。根据ACS分型,Ⅰ型非手术治疗5例(死亡2例),Ⅱ型非手术治疗4例(死亡2例),Ⅲ型非手术治疗4例(死亡2例);Ⅰ型手术治疗9例(死亡2例),Ⅱ型4例(死亡2例),Ⅲ型5例(死亡2例)。Ⅰ型手术治疗组死亡人数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Ⅱ、Ⅲ型两组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比较,死亡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腹腔内压力〉21mmHg,且CT提示为Ⅰ型ACS的FAP患者,宜尽早行有效的腹腔减压引流;而对于腹腔内压力〉21mmHg,CT提示为Ⅱ、Ⅲ型ACS的FAP患者,早期手术减压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肝外胆管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4.
胆囊管壁转移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术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有效的术式,笔者采用切开胆囊管并侧移的方法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8例:其中肝总管狭窄并发重症急性胆管炎1例,肝总管狭窄反复并发梗阻性黄疸2例,LC术中肝总管损伤3例,Mirizzi综合征III型2例。术后4~7个月T管造影显示肝总管通畅无狭窄后拔管。术后1年B超检查,肝总管、胆总管通畅无狭窄。提示胆囊管壁转移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的术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的道路通常是曲折的,由于某些原因许多新观点在被提出后若干年才得以实际应用。腹腔镜的发展就是一例证。腹腔镜虽只有不到一百年的短暂历史,但其前身内窥镜早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记载。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前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象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和透镜系统的出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Hopkins棱柱透镜系统和光导纤维及最近引进的计算机处理电子显像系统,他们中有的已名所四海,有的却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第 35 1号会令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 ,9月 1日就要实施了。《条例》旨在规范医疗行为 ,调整医患关系 ,处理医疗事故。这个备受关注的行政法规 ,加上最高人民法院 [2 0 0 1]33号司法解释中关于医疗事故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 ,使得这些年饱受冲击的医疗卫生界感到压力很大。一次会上 ,一位著名的外科教授说“看来我只有两条路 ,要么改行 ,要么退休”。而个别人士则称“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之日 ,就是中国的患者扬眉吐气之时”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条例》对医疗实践的影响 ,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应有何…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病、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肝组织纳米细菌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组织中纳米细菌(NB)感染,为其发生机制提供新的认识。方法 55例慢性肝病(25例慢性乙肝和30例肝炎后肝硬化)、43例肝癌病人和336例健康人血清采用ELISA、免疫组化和钙染色;53例慢性肝病(28例慢性乙肝和25例肝硬化)、43例肝癌和15例对照肝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部分阳性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慢性肝病、肝癌病人和健康人血清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0.0%、9.3%和8.0%,慢性肝病NB感染率高于健康人(P〈0.05)。免疫组化染色感染率分别为14.5%、4.7%和5.7%(P〈0.05)。钙染色分别为7.3%、4.7%和6.5%(P〉0.05)。(2)慢性肝病、癌及癌旁、对照组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20.8%、16.3%、14.0%和0%(P〉0.05)。部分肝癌和癌旁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纳米细菌样微生物结构(3/5)。结论 部分慢性肝病、肝癌病人血清、组织中存在纳米细菌感染,慢性肝病血清中纳米细菌感染率高于健康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氯喹对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肺损伤(Au)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90只,雌雄不拘,体重300~350g,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全肝缺血再灌注组(B组)、全肝缺血再灌注+氯喹组(C组),每组30只。阻断肝门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20min时开放血流,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于缺血前即刻经股静脉注射氯喹10mg/kg,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缺血20min、再灌注4h时每组分别处死10只大鼠,抽取门静脉血,测定血浆D-乳酸、内毒素(ETX)、肿瘤坏死因子-a(TNF-a)浓度,另外10只用于观察再灌注48h时大鼠生存率,并在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大鼠缺血期和再灌注期门静脉血D-乳酸、ETX、TNF-a浓度升高,大鼠生存率降低,肺组织超微结构严重受损,氯喹可减弱全肝缺血再灌注导致的上述改变。结论 氯喹对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AL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抑制磷脂酶A2激活,降低肠粘膜屏障通透性升高,降低肠黏膜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9.
蒺藜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实验性胆道炎症兔胆系组织以及几种胆道疾患病人胆系组织中6-keto-PGF1α与TXB2的含量。结果显示:动物模型组与病人组的上述两指标均显著增高;AOSC病人的TXB2增高更明显,而胆道梗阻病人胆管组织无此变化。提示前列腺素类及血栓素对胆道炎症的发生可能有关,TXB2的负性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