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发病时间6 h内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发病<6?h ACI患者160例,按照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意愿分组,观察组采取rt-PA+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取rt-PA动脉溶栓,每组80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h、7?d、3个月NIHSS评分、ADL评分,观察患者血管再通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及临床预后。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100%(完全再通76例,部分再通5例),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95%(完全再通62例,部分再通14例,未通4例),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仅2例再发脑梗死,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12例再发脑梗死,且4例因脑梗死伴脑疝死亡,两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发病6?h内采取rt-PA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可提高溶栓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安全性良好。但受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及术前准备耗时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延长溶栓处理时间,抵消早期动脉溶栓的优势,建议视患者病情制订个体化溶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平南县人民医院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120例,将52例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试验组,68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再各分男性组及女性组。检测患者胸腔积液中CEA、LDH含量,比较恶性与良性胸腔积液CEA、LDA含量差异。结果试验组中男性组与女性组间的CEA、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男性组与女性组间的CEA、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男性组与女性组的CEA、LDH均高于对照组中男性组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组胸腔积液中CEA、LD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联合检测有助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1999年7月-2004年6月,我院共施行胆总管手术88例。其中施行一期缝合40例,传统引流48例,均获治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COPD急性加重期出现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意识障碍患者的原因分别为:肺性脑病26例(49.1%),低渗性脑病13例(24.5%),药物不良反应7例(13.2%),脑梗死5例(9.4%),糖尿病低血糖1例(1.9%),消化道出血1例(1.9%)。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由多种因素引起,应注意鉴别,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8-06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并发癫痫、服用丙戊酸钠及氯吡格雷患者124例,选取脑梗死无癫痫、服用氯吡格雷患者116例,对比240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AT、APTT、血小板聚集率、脑梗死复发率/a(癫痫控制期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等。结果 2组血小板计数、A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抗血小板聚集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率呈负相关。结论联合应用丙戊酸钠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影响,可能增加脑梗死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杂性胆囊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10年6月56例复杂性胆囊经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6例病例中,4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例主动中转开腹,2例被动中转。平均手术时间96min。其中出现术后并发症11例,大部分经非手术治疗治愈,二次经腹手术治愈2例。结论熟悉胆囊及胆道解剖变异、血管畸形;全程防范LC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娴熟掌握LC的手术方法、技能;适时果断主动中转。对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的手术是可行的,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Pilon骨折指波及关节软骨面的胫骨干骺端,且多为因高能暴力所致的开放或粉碎性骨折损伤,治疗上既要固定和创面覆盖,又要早期功能锻炼,临床上治疗棘手,效果不佳。1997—2003年我院利用超关节单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13例Pilon骨折,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在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治疗的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加入生理盐水40 mL中,1次/4 h,持续48 h,然后1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 RS)、BI评分、S100β蛋白(S100β)和血凝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9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和m R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m RS和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100β、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降低,抗凝血酶(A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100β和血凝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联合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行为能力,降低脑细胞受损程度,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免疫电镜和免疫组化及免疫金-银双重标记技术,从超微结构方面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1在神经干细胞上进行准确定位,结果证实脑室下区存在神经干细胞,是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发生区,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1的表达比Nestin高,且分布于神经干细胞胞膜、胞浆、以及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中转开腹的原因,探讨减少严重并发症、安全降低LC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5例LC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主动中转开腹24例,被动中转开腹11例.单纯经腹胆囊切除25例(71.4%),无并发症发生;胆-肠RounX-Y吻合3例(8.6%),其中右肝管置内支架管1例;胆总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2例(5.7%);胆囊动脉出血回缩止血成功、止血后再出血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血管、十二指肠内瘘口修补、右膈肌穿孔修补及胆管癌根治各1例(各占2.9%).34例治愈,1例术后20个月因肿瘤腹腔转移死亡.结论 合理选择LC时机、术前常规风险评估、熟练掌握LC技术及全程规范轻柔操作是解决主动与被动中转开腹这对矛盾的有效方法,可安全降低LC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