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评估C2HEST评分在>75岁人群中预测新发房颤的能力。方法 纳入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与第二医学中心住院的>75岁非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2 560例患者,年龄(86±4)岁。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评分对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C2HEST评分在新发房颤方面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64±43)月的研究过程中,有299例患者出现新发房颤。与非房颤组比较,新发房颤组的男性较多(P<0.01),糖尿病比例较高(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病变均比例较高(均P<0.01)。在基线状态下,房颤组的C2HEST评分、HATCH评分、CHADS2、CHA2DS2-VASc评分均较高(均P<0.01)。随着C2  相似文献   
2.
李延广 《河北医药》2011,33(18):2812-2813
慢性牙周炎因较高的发病率及对身体各系统疾病的影响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治疗方法也由单纯的祛除菌斑及牙石改为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辅助治疗。笔者对就诊于我院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5例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在口腔科领域,人们已对乙型肝炎(HBV)和丁型肝炎病毒给予了足够重视,但对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或丙型肝炎)与口腔科的关系却论述甚少。在西方国家,NANBH可能较乙型肝炎少见,但在某些乙型肝炎高危人群中却较常见;在日本的某些地区,NANBH至少是乙型肝炎的3倍。由于目前多数口腔医务人员均已接种乙肝疫苗,或许也间接获得抗丁肝免疫力,而对NANBH却没有免疫力。因此,NANBH与口腔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过去对非甲非乙型肝炎的诊断,是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肝炎如:药物或甲、乙、丁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5.
李延广 《山东医药》2001,41(9):44-44
1993~ 1998年 ,我们对 2 4例患者于临床先期正畸后行义齿修复 ,结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7例、女 17例 ,年龄 15~ 5 1岁、平均33.2岁。其中 2 2过小牙、牙列分布不均匀散在间隙 3例 ;先采用片断弓技术 ,于 32 112 3粘贴方托槽 ,用直径 0 .0 18英寸圆丝结扎 ,集中间隙平均分配于 2 2近远中 ,2个月后拆除矫治器 ,再行 2 2光敏固化贴面或烤瓷冠修复。牙列缺损、邻牙向缺隙倾斜伴散在间隙 10例 ;先粘贴方托槽 ,采用片断弓技术关闭散在间隙 ,竖直倾斜牙轴 ,后固定义齿修复 ,疗程3个月。多数牙齿缺失、口腔修复无法测出就位道 …  相似文献   
6.
局部固定装置关闭前磨牙间隙山东医科大学口腔系王春玲,王秀印,刘东旭,张本君济南西铁路医院李延广临床经常见到第二双尖牙缺失后,邻牙向缺隙侧倾斜,易出现前磨牙间隙,导致咬合关系紊乱;同时给口腔修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常需要正畸关闭间隙后再行修复,常见的间隙...  相似文献   
7.
李延广  王玉堂 《心脏杂志》2018,30(2):230-235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AF患者面临较高的卒中与系统栓塞风险。AF能通过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机制导致内皮功能障碍(ED)。多种内皮标记物与AF之间关系密切,ED对AF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系统阐述AF与ED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梁玲  李延广  郭全虎  娄本勇 《中草药》2024,55(11):3659-3667
目的 开发新的共晶以提高白藜芦醇的溶解度,进而为改善白藜芦醇生物利用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溶剂悬浮法制备了一种新的白藜芦醇-盐酸巴马汀共晶水合物(resveratrol-palmatine chloride cocrystal hydrate,RES-2PCl·H2O),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动态水蒸汽吸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对共晶水合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及溶出速率等进行考察。结果 所制备的RES-2PCl·H2O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均匀性,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白藜芦醇、盐酸巴马汀及水分子通过O-H···O与O-H···Cl-的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间又通过C-H···O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分子间弱作用力进而形成堆积结构。药物稳定性测试证实共晶水合物在高温、高湿或强光照射等长期储存条件下是物理稳定的。溶解性研究表明不溶性白藜芦醇与可溶性盐酸巴马汀共结晶影响了2种药物的溶解性能,且促进了白藜芦醇的释放同时延缓了盐酸巴马汀的释放。结论 制备并系统表征了一种新的RES-PCl共晶水合物,为利用共结晶技术开发白藜芦醇药物-药物共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风险明显增加。部分AF患者无特异临床症状,首诊表现即为卒中或HF。对无症状AF患者进行筛查,对于AF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改善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筛查手段有:脉搏触诊、手持式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仪、可穿戴设备、植入式电子设备等。多种筛查方式各具特点,亦存在一定局限性。针对AF发病高危人群筛查,合理选择筛查技术能够提高筛查效率、降低筛查成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随访中的C2HEST评分在预测住院人群新发心房颤动风险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数据管理中心建立的临床随访数据库。标记随访过程中包含在C2HEST评分内的新发疾病。计算基线状态及随访中的C2HEST评分。评价随访C2HEST评分在预测新发心房颤动风险中的表现。结果:共计120 133例患者(346,400人-年随访)纳入分析,2 304例研究对象出现心房颤动(发病率0.67/100人/年)。C2HEST评分在随访过程中显著增长,其中发生心房颤动的患者平均C2HEST评分从1.62增长至2.96,高于无心房颤动发生组。相当比例的患者出现新诊断疾病(心房颤动组:61.9%delta-C2HEST≥1;非心房颤动组:14.6%delta-C2HEST≥1)。心房颤动组患者的主要新增合并症为心力衰竭(绝对增长22.4%)与冠心病(绝对增长20.2%)。非心房颤动组患者主要新增合并症为高血压(绝对增长7.5%)。随访中的C2HEST评分在预测新发心房颤动中的表现显著优于基线时的C2HEST评分(曲线下面积:0.874比0.758),净临床改善指数显著(2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