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当人们不断找寻新型肿瘤治疗手段时,一些从事新型肿瘤靶向治疗研究的科学家们在2006年6月召开的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年会上报道了多项早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去甲基万古霉寨生产菌株东方拟无枝酸菌的菌种选育中。利用核糖体工程育种方法,筛选得到的新菌株在发酵水平以及改善气丝及孢子生长贫瘠方面均有较大提高。首轮采用链霉素抗性筛选,得到突变株3.30,斜面外观丰满程度明显好于原对照株,发酵效价提高11.9%;第二轮组合链霉素和利福平抗性结合高能电子诱变育种,进一步巩固了育种成效,得到一系列代谢特点呈多样性的菌株,其中04-102发酵水平较原出发菌株提高45.8%,代谢速度加快,传代稳定性亦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 ,有无闭袢性肠梗阻及肠缺血、肠绞窄对肠梗阻的治疗有指导意义。肠梗阻通过腹部平片只有 5 0 %~ 6 0 % [1] 可以确诊 ,且常不能确定肠梗阻的部位和程度。近年来 ,文献报道CT对肠梗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 ,而且能显示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 ,并能对闭袢性和绞窄性肠梗阻作出诊断 ,本文将对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综述如下。1 检查方法CT检查时机最好选择在胃肠减压之前进行 ,这有利于正确判断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疑有肠梗阻的病人在CT扫描前 30~ 12 0min口服 2 %的含碘造影…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巩膜瓣下深层纵形小梁切除术后的房角情况并探讨其术式的降眼压机制。方法采用巩膜瓣下深层纵形小梁切除术对患各种不同类型青光眼的85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后检查以及其后的随访期间使用加拿大OTI Scan1000型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其术眼并监测眼压,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7.9±6.2)个月。结果UBM观察术后均形成明显弥散性滤过泡,平均眼压(14.22±3.62)mmHg。随访过程中,54眼有功能性滤泡;16眼术后2~3个月功能性滤过泡消失。结论UBM检查能直观地了解巩膜瓣下深层纵形小梁切除术后的眼前段状态,并能对该手术的降眼压效果及术后远期疗效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5.
肺癌脑转移患者常常是先出现脑部症状而后出现肺部体征,有人称之为"脑先行肺癌",且极易与脑血管病混淆,给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我们通过15例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的诊治,探讨了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段及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从制药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方法 通过富集培养,BTB平板培养基快速筛选,纯化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在好氧条件下,对筛选株进行脱氮性能研究以及pH、碳源及含量和基础氨氮耐受进行考察。结果 获取PWAS17,PWAS21和PWAS34 3株异氧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初步鉴定PWAS17为水生产碱杆菌(Alcaligenes aquatilis)、PWAS21为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PWAS34为斯惠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ihuiensis)。其中Alcaligenes aquatilis和Pseudomonas sihuiensis少有报道。针对3株菌脱氮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株菌均能在去除氨氮同时降解COD,并且在去除氨氮过程中几乎无硝基氮和亚硝基氮的积累,均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通过对菌株脱氮条件优化,得出当pH为9.0,以0.8%柠檬酸钠为碳源,摇床转速220 r/min,接种量5%,温度30℃时最高氨氮去除率,PWAS17最高达92.1%,PWAS21最高达88.7%,PWAS34最高达92.1%。且基础氨氮浓度在50~500 mg/L范围内对3株菌的去除氨氮能力没有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7.
肝癌经皮局部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术切除是目前肝癌治疗的最佳手段,但仅有9%-27%的患者适合手术.手术后的局部复发也十分常见,再手术的机会也不多.目前的化疗及放疗均不能达到较理想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许多微创性的局部消融方法,本文就肝癌经皮局部消融治疗(percutaneous localablative therapy,PLAT)的方法和疗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载体Ad-PD-L1转染供体C57BL/6(H-2b)小鼠树突状细胞(DC)对受体DBA/2(H-2d)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激活的影响.方法:构建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GFPCMV(-)-PD-L1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Adxsi-GFP-CMV-PD-L1,重组腺病毒Ad-PD-L1进行包装、扩增和纯化.分离培养供体C57BL/6小鼠的DC,分为3组:腺病毒载体Ad-PD-L1转染组(A组),空载体转染组(B组)和对照组(C组).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PD-L1的表达.分离受体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将供体C57BL/6小鼠的DC和受体DBA/2小鼠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流式细胞仪观察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含PD-L1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PD-L1构建成功.转染供体C57BL/6小鼠的DC后其PD-L1的表达升高37% (P<0.05),将转染了PD-L1的DC与受体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与对照组相比,PD-L1表达升高后,明显地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受体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降低41% (P<0.01).结论:转染供体C57BL/6小鼠DC后通过共刺激通路PD-1/PD-L1抑制了受体DBA/2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暴发性胰腺炎(FAP)早期器官功能保护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37例FAP患者的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采用以传统治疗方法为主(简称传统治疗组,n=21),2004年6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早期实施器官功能保护策略(简称加强治疗组,n=16),比较2组间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器官功能不全评分(Marshall)、胰腺感染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和Marshall评分加强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加强治疗组较传统治疗组有降低趋势〔APACHEⅡ评分:(15.71±2.95)分比(17.72±3.77)分,P=0.137;Marshall评分:(6.93±2.73)分比(8.06±2.36)分,P=0.206〕;同样入院7 d内病死率和住院病死率加强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加强治疗组较传统治疗组也有降低趋势(分别为:18.75%比33.33%,P=0.461;43.75%比57.14%,P=0.515)。胰腺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2种不同液体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SAP患者,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采用传统液体治疗方法(简称传统治疗组,n=34),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采取早期目标指导的液体治疗策略(简称早期目标治疗组,n=46),比较2组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器官功能不全评分(Marshall)、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胰腺感染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与传统治疗组相比,早期目标治疗组患者液体治疗第3天的APACHEⅡ和Marshall评分有显著降低(分别为APACHEⅡ:8.22±3.89 vs 11.35±4.27,P=0.017;Marshall:4.48±2.21 vs 6.82±3.15,P=0.021)。另外,早期目标治疗组患者入院1周内MODS发生率、胰腺感染率和住院病死率也较传统治疗组有所降低(分别为MODS:52%vs 62%,P=0.393;胰腺感染率:37%vs 44%,P=0.653;病死率:17%vs 24%,P=0.576),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有限的病例结果提示,早期目标指导的液体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SAP病情,但能否改善SAP患者预后有待临床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