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届全国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研讨会”2005年9月23~25日在北京卫生部礼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共631人,老中青专家100余人.会议就动态心电图近年来临床应用进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传统的生物学标记物,如NT-pro BNP和血尿酸(SUA)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在航天中心医院接受第一次心脏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7 d)患者39例(63.9%),持续性心房颤动(7 d<持续时间<1年)13例(21.3%),永久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1年)的患者9例(14.8%)。检测各组NT-pro BNP和SUA水平。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分别为13例(21.3%)和48例(78.7%)。与未复发组比,复发组患者年龄、左房前后径、冠心病比例、吸烟史比例及既往心房颤动时间均更高;入院时NT-pro BNP和SUA水平均更高(P<0.01)。NT-pro BNP和SUA水平与消融术后心房颤动的复发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0.32,P<0.05)。结论 NT-pro BNP的升高提示心室张力增加或存在心房限制性疾病,是消融术后复发的可能原因。SUA具有促炎、促氧化作用,提示炎症和氧化应激在消融术后的复发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样颗粒(VLP)具有与真实病毒粒子大小相似的结构,能引起免疫应答但不具有感染性。口蹄疫病毒是无囊膜的RNA病毒,其结构蛋白可组装成VLP,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文对口蹄疫病毒VLP的免疫机制、表达系统及应用、口蹄疫病毒VLP作为抗原在诊断和疫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5.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是起搏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大多为发生在起搏器术后6周内的早期脱位,心房电极和双室同步起搏的冠状窦电极的脱位率较高。诊断电极脱位最简便、有效的检查是心电图和X线片,对疑诊患者,应进行起搏器程控。典型的电极导线脱位表现为起搏阈值升高和/或电极导线阻抗降低,严重脱位尚可引起感知不良。根据起搏器置入的时间、患者临床表现、脱位的电极导线情况以及起搏器功能障碍的程度不同,处理方法亦不同,而积极预防是最好的防治电极导线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静脉泵入三磷酸腺苷(ATP)测得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压力与主动脉根部压力的比值(Pd/Pa或FFR)与泵入腺苷测得血流储备分数(FFR)之间的关系,研究能否用ATP替代腺苷用于测定FFR.方法 23例患者25处病变接受静脉应用腺苷和ATP测定FFR,其中腺苷以140~180 μg·kg-1·min-1速度经肘静脉泵入,ATP以140~180 μg·kg-1·min-1速度经外周静脉泵入.测定注入两种药物时的FFR、主动脉压、心率和心电图.结果 所有病变平均狭窄程度(71±5.97)%(狭窄范围61%~83%),腺苷负荷下平均FFR值0.816±0.040(范围0.75~0.89),ATP负荷下平均FFR值0.814±0.041(范围0.75~0.89).静脉泵入ATP测得FFR值与静脉泵入腺苷测得FFR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R=0.974,Y(腺苷负荷下FFR)=0.967X(ATP负荷下FFR)+0.029,P<0.001].结论 外周静脉泵入ATP与肘静脉泵入腺苷具有相同的作用,可以用于FFR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前后CRP、MMP-9的变化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98例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36)、急性心肌梗死组(n=28)和稳定性心绞痛组(n=34),对比3组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前后CRP和MMP-9水平变化及预后情况;依照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n=28)与预后良好组(n=70),对比2组手术前后CRP和MMP-9水平.结果 3组在手术后CRP和MMP-9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且3组组间CRP和MMP-9水平对比差异显著,急性心肌梗死组最高,稳定心绞痛组次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最低(P<0.05);3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术前CRP和MMP-9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手术后CRP和MMP-9水平明显升高,且预后不良组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指标进行赋值:术后CRP≥5.57为1,<5.57为0;术后MMP-9≥63.04为1,<63.04为0;术前CRP≥2.07为1,<2.07为0;术前MMP-9≥6.54为1,<6.54为0.术后CRP和术后MMP-9表达为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前CRP和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升高,对患者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心纳素(ANP)、内皮素(ET)的浓度变化与不同程度血压水平的。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检测8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正常老年人的cGRP、ANP、ET的浓度,高血压病患者再按舒张压分为3组,结果 血浆cGRP水平随高血压病程的增加而下降,与平均动脉压(MAP)呈负相关(r=-0.6243,P〈0.05),血浆ANP、ET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去自主神经条件下迷走神经刺激对肺静脉不同部位有效不应期(ERP)的影响。方法10只成年健康杂种犬,常规戊巴比妥钠麻醉,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暴露并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干,破坏颈交感神经节。双侧开胸,刺激电极分别与左、右心耳、左房及四支肺静脉缝合,行程序刺激,观察在基础状态、双侧强迷走刺激及阿托品作用时肺静脉不同部位ERP的变化。结果迷走神经刺激明显缩短肺静脉不同部位的ERP,而阿托品则可拮抗这种缩短。结论迷走神经刺激缩短肺静脉的ERP并参与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Formorethan40years,epinephrinehasbeenthevasopressoragentofchoice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andcurrentlyisstillbesuggestedb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ndwidelyuseinclinicCPR.However,recentstudiesquestionthevalueofepinephrineadministrationd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