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 2014年9月行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40例的临床诊断资料.结果 40例中37例完成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其中镜检病理诊断胸膜转移性肿瘤1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7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胸腔积液1例,非特异性炎症5例,病理诊断不明5例.可弯曲内科胸腔镜病理诊断阳性率为86.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地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献血员中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从S基因变异角度探讨隐匿性HBV感染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经血站筛查HBsAg阴性的合格献血员血浆594份,ELISA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套式PCR检测血清HBV DNA.对筛查出的隐匿性HBV感染者再次用雅培试剂定量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并对其S区进行测序,发现可能与HBV隐匿性感染有关的变异位点.随机收集11例HBsAg阳性的HBV感染者作为阳性对照,对其S区进行测序,比较其与隐匿性HBV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594例献血员中有15例为隐匿性HBV感染,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为2.5%.未发现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与隐匿性HBV感染有相关性.15例隐匿性HBV感染者中有10例进行了S区测序,结果HBV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3例在“a”决定簇内出现氨基酸突变,分别为1126T(1例)、T140I(2例).与隐匿性HBV感染者相比,阳性对照在“a”决定簇内仅出现了1例T131N变异.结论 常规检测HBsAg阴性的献血员中存在隐匿性HBV感染,且这些病毒可能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3.
4.
隐匿性HBV感染的存在和临床意义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开始关注其发生机制.此文就HBV的S基因变异对隐匿性感染的发生和影响的若干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24分子对百日咳毒素诱导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百日咳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模型,观察anti-CD24中和抗体(200μg/mouse)和百日咳毒素(200 ng/mouse)联合注射组小鼠的生存率,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损伤,血清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的生化指标,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流式细胞仪分析anti-CD24中和抗体对百日咳毒素诱导小鼠kupffer细胞(存在于肝脏中的巨噬细胞,KC)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一定剂量的anti-CD24中和抗体和百日咳毒素联合注射组(实验组)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E染色观察实验组小鼠肝出血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ALT、AST等肝功能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LISA检测实验组小鼠血清中TNFα-明显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anti-CD24中和抗体导致小鼠kupffer细胞坏死百分数增加。结论:CD24分子抑制百日咳毒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6.
液体治疗涉及到最佳输液量、输液速度、液体种类选择等复杂决策,尽管它是医院内最常见的工作之一,许多能够开具静脉输液处方的医务人员并没有接受足够的相关培训。虽然很少有研究报道将对患者的损害归因于不适当的液体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途径院外宣教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将2015年1-6月期间于我院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患者186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照组常规出院宣教,观察1组在对照组口头宣教的基础上,向病人发放复诊卡,观察2组,在观察1组的基础上,增加短信提醒功能,统计三组在依从性和复诊率上的差异。结果 依从性:观察1组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2组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1组与观察2组的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复诊率:观察1组的复诊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的复诊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的复诊率优于观察1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途径院外宣教,有利于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复诊率,有利于术腔的清洁和上皮化,确保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白血病患者HBV和HC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56例白血病患者和377例骨折患者血清HBV标志物和抗-HCV。结果在256例白血病患者中有28例(10.9%)HBsAg阳性,显著高于骨折患者的5.6%(P<0.01);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患者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10.9%和33.3%,显著高于骨折人群(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HBV感染率较普通住院患者高,HBV感染与白血病的发生是否具有相关性,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GF-β1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TLR4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Teal-Time PCR法检测RAW264.7细胞TGF-β1和TLR4受体mRNA表达,ELISA法检测RAW264.7细胞TGF-β1的分泌,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TLR4受体的表达。结果一定剂量的LPS促进RAW264.7分泌TGF-β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一定剂量的TGF-β1单独刺激下调RAW264.7的TLR4受体的表达,TGF-β1能够下调LPS活化的RAW264.7细胞TLR4受体表达。结论 TGF-β1可以通过下调巨噬细胞TLR4受体表达来控制机体炎性反应,这可能是TGF-β1作为免疫抑制剂抑制炎症反应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血清HBsAg阴性,而血清或肝脏组织HBV DNA阳性被定义为隐匿性HBV感染.透析患者其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且长期反复接受动静脉穿刺等原因,致其成为HBV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欧美地区的医疗机构里,透析单元中HBV的传播仍远大于内、外科病房及门诊,其HBsAg阴性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为0.9%~12.4%[1-2].而国内鲜见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