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VEGFsiRNA和bFGFsiRNA对胰腺癌sw1990、Panc-1及PCT-3细胞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VEGFsiRNA和bFGFsiRNA处理胰腺癌sw1990、Panc-1及PCT-3细胞,用RT-PCR法检测bFGF mRNA表达变化,用ELISA法检测bF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E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sw1990细胞bF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0±0.05、0.81 ±0.09、0.46±0.06,bFGFsiRNA处理后分别为0.08±0.01、0.10±0.04、0.15±0.08,对照组分别为0.42±0.02、0.62±0.03、0.22±0.03.VEGFsiRNA处理后Panc-1、sw1990细胞bFGF mRNA表达强于对照组(P均<0.05),VEGFsiRNA处理后PCT-3细胞bFGF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0.05.bF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细胞bFGF mRNA表达弱于对照组(P均<0.05),bFGFsiRNA处理后sw1990细胞bFGF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0.05.VE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sw1990细胞培养液上清液bFGF蛋白浓度为(490.57±125.23) pg/mL、(77.49±10.07) pg/mL、(13.35±1.63) pg/mL,bFGFsiRNA处理后分别为(142.78±13.95) pg/mL、(11.41±8.14) pg/mL、( 2.26±0.65) pg/mL,对照组分别为(316.29±57.39) pg/mL、(36.44±12.29) pg/mL、(3.87±0.42) pg/mL.VEGFsiRNA处理后sw1990、Panc-1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bFGF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PCT-3细胞培养液上清液bFGF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bF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sw1990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bFGF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bFGFsiRNA抑制胰腺癌细胞bFGF mRNA、蛋白表达;VEGFsiRNA上调胰腺癌细胞bFGF mRNA、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VEGF、内皮抑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6例胆囊癌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分析外周血VEGF、内皮抑素水平与胆囊癌可切除性、病理分级、淋巴结、远处转移及肿瘤分期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外周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298.5±80.7)、(142.9±64.3) pg/mL,内皮抑素水平分别为(89.9 ±19.6)、(35.0±9.7) ng/mL,观察组外周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VEGF水平与肿瘤是否可切除、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均有关(P均<0.05);内皮抑素水平与是否可切除、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关.结论 胆囊癌患者外周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升高.检测外周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有助于胆囊癌的病情评估、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FAP-1L2表达下调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分别转染靶向AFAP-1L2的干扰质粒siAFAP-1L2和阴性对照siRNA,以未处理的SW1990细胞为空白对照,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以及肿瘤浸润相关分子的蛋白与mRNA变化;免疫共沉淀法检测AFAP-1L2蛋白与p85α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结果:与空白对照SW1990细胞比较,转染siAFAP-1L2下调AFAP-1L2后,SW1990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85α及α-pAkt表达降低,α-Akt表达升高(均P<0.05),MMP-9与E-cadherin表达无变化(均P>0.05);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SW1990细胞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均P>0.05)。免疫共沉淀显示,胰腺癌SW1990细胞中AFAP-1L2蛋白与p85α蛋白存在相互作用。 结论:AFAP-1L2可能通过与p85α相互作用调控PI3K/Akt通路,从而影响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及浸润,下调AFAP-1L2表达能抑制胰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其主要病理类型。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中晚期HCC常用治疗手段,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于2018年发布了《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临床实践指南》,并于2021年进行了更新。与上版指南相比,本版指南在TACE类型、适应证和禁忌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操作、手术并发症以及综合治疗等多个方面作了补充或更新,现将就本版指南更新的要点进行简要的整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6.
重复肾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12例重复肾患者诊治过程中经验与教训的回顾 ,总结该病的B超、CT、静脉肾盂造影 (intravenousphelography ,IVP)、逆行性肾盂造影及磁共振尿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urography ,MRU)的影像学特点 ,评价各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以便临床医师选择最佳诊断方法 ,降低误诊率。1 资料与方法自 1997年 9月至 2 0 0 0年 10月我院发现重复肾患者 12例 ,其中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2 6~ 2 8岁 (平均 4 2岁 )。 12例均有持续不同时间的腰部酸痛 ,其中 5例伴发热。该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小干扰RNA(siRNA)对胰腺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siRNA技术抑制VEGF及bFGF表达,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胰腺癌细胞株VEGF表达变化.结果 Panc-1及PCT-3细胞VEGF mRNA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anc-1为0.20 ±0.05,PCT-3为0.23±0.02.sw1990及PCT-3分泌VEGF受到显著抑制,sw1990为(1940.67 ±93.84) ng/L,对照组为(2560.67±181.79) ng/L;PCT-3为(174.00±98.73) ng/L,对照组为(779.33 ±317.52) ng/L.结论 bFGFsiRNA能够抑制胰腺癌细胞VEGF核酸及蛋白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的相关指标,提高早期诊断率,最终达到改善预后。方法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治疗的胆囊癌患者80例,以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90例作为对照,对2组进行组间比较及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间在患病年龄、腹胀纳差、胆囊占位、胆囊壁厚、肝门区肿大淋巴结、肝内外胆管扩张间存在差异;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tigen19—9,CAl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tigen125,CAl25)、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tigen50,CAS0)、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mbin,I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GT)、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存在差异。结论原发性胆囊癌的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综合超声、CT、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胆囊癌术前诊断率。控制胆囊癌的高危因素能有效预防胆囊癌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对于胆囊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是胆囊癌临床治疗的关键。胆囊癌的临床分期对胆囊癌的预后影响大。提高胆囊癌早诊率是提高胆囊癌治疗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在肝硬化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2例,记为实验组;另选同期10例正常肝脏组织作为正常组。分别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两组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两组中VEGF,bFGF,Endostatin蛋白表达。结果 ①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镜下肝脏组织中纤维条索明显增多,有明显的假小叶生成,其间广泛分布炎性细胞,汇管区结构明显消失,肝细胞有不同程度地坏死,纤维增生也更加明显;②免疫组织化学:正常组VEGF,bFGF和Endostatin的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06±0.03,0.08±0.05和0.07±0.02;实验组VEGF,bFGF和Endostatin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16±0.02,0.14±0.03和0.14±0.01;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VEGF,bFGF和Endostatin表达明显上调,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ELISA试验:正常组VEGF,bFGF和Endostatin的吸光度(OD值)分别为283.05±14.32,30.03±2.11和4 350.63±636.66;实验组VEGF,bFGF和Endostatin的OD值分别为539.63±160.28,63.99±33.28和8 194.75±1 319.28;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VEGF,bFGF和Endostatin表达均明显上调,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VEGF,bFGF和Endostatin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这些蛋白的表达与肝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