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HCV HVR1相关基因诱导小鼠免疫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小鼠进行两种基因免疫方法的比较:分别以真核质粒pcDN3.1( )为载体和以伤寒减毒活菌苗为载体,携带丙肝病毒高变区1(HVRI)相关模拟表位的DNA序列,诱导细胞免疫应答,以寻找较好的疫苗免疫途径.方法 根据HCV HVR1模拟表位的肽序列合成DNA序列,并将其连接到pcDN3.1( )(pcDN3.1-SP)真核质粒上,然后用重组质粒转化伤寒减毒活菌苗Ty21a(Ty21a-SP).Ty21a-SP和peDN3.1-SP分别经口服和肌注免疫小鼠后,杀鼠、分离脾细胞,脾细胞经混合肽刺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 IFN-γ 细胞;用非放射性MTS法检测细胞增殖反应;以非放射性LDH法检测CTL反应.结果 对小鼠用pcDN3.1-SP和Tyr21a-SP免疫后,取脾淋巴细胞经混合肽刺激后,明显增殖,CD8 IFN-γ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并诱导较强的CTL反应,但pcDN3.1-SP免疫后的上述反应较Ty21a-SP免疫弱.结论 使用伤寒减毒活菌苗作为载体进行基因免疫有利于产生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HBVDNA载量及HBV前C/C变异与临床病变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 4 6例 ,其中轻度 10 2例、中度 88例、重度 5 6例 ,分别应用ELISA、实时PCR法检测其血清中的HBV免疫学标志及HBVDNA含量。同时对HBeAg阴性而HBVDNA含量高拷贝的 3例轻度、6例中度及 8例重度患者血清 ,应用巢式PCR方法分离前C/C区全长基因 ,纯化后克隆入T载体 ,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10 2例轻度、88例中度及 5 6例重度患者中血清学标志HBsAg ,HBeAg,抗 -HBc阳性模式分别为 5 3例 (5 1.9% )、4 6例(5 2 .3% )、33例 (5 8.9% ) ;HBsAg ,抗 -HBe,抗 -HBc阳性模式分别为 37例 (36 .3% )、32例 (37.5 % )、2 1例 (37.5 % ) ;单独HBsAg阳性为 8例 (7.8% )、5例 (5 .6 % )、1例 (1.7% ) ;其他模式分别为 4例、5例、1例。HBVDNA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10E 5 .5 3拷贝 /ml、10E 6 .0 3拷贝 /ml、10E 6 .5 8拷贝 /ml。HBeAg阴性而HBVDNA含量 >10E 6拷贝 /ml的病例数分别为 3例、6例、8例。统计分析表明 ,轻、中、重慢性乙肝患者间血清学标志及HBVDNA含量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 ,而HBeAg阴性HBVDNA含量高拷贝的患者出现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序列测定结果显示 17例患者血清的HBV分离株的前C/C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肝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作用蛋白AK026018的亚细胞定位,初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HepG2细胞中扩增编码AK026018蛋白的全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AK,转染HepG2、293T细胞系,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与转染空载体pEGFP-N1的细胞比较观察。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鉴定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正确。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了重组栽体pEGFP-AK的细胞绿色荧光信号较集中分布于胞浆中。而空载体pEGFP-N1转染的细胞绿色荧光信号在整个细胞中均匀分布。结论:成功分离了AK026018全基因序列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该基因表达产物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浆中。  相似文献   
4.
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克隆编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N蛋白的DN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2T/N,并诱导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病毒培养液中获得N基因片段。将N蛋白基因序列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2T中,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用表达产物与抗SARS-CoV抗体阳性血清做Western blot。结果获得N基因片段;GST-N融合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其与抗SARS-CoV抗体阳性血清的反应呈阳性。结论成功地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2T/N,并表达GST-N融合蛋白,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高变区1(HVR1)模拟表位7肽在体外刺激小鼠经脾内直接免疫后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方法:选用经7肽脾内直接注射免疫的小鼠,分离脾细胞后,脾细胞再经7肽刺激,应用单溶液细胞增殖检测方法,体外检测7肽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培养时间点,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7肽刺激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后,实验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HCV高变区1模拟表位7肽在体外对脾内直接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含目的基因人端粒逆转录酶(hTERT)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hTERT,体外感染原代大鼠肝细胞,观察对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hTERT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hTERT,转染包装细胞293T后可获得表达hTERT逆转录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肝细胞,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载体pLNCX2-hTERT经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证实构建正确.转染原代大鼠肝细胞后能明显促进其增殖.结论:体外转染原代大鼠肝细胞后能有效促进其增殖,这为进一步解决人工肝细胞来源问题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单克隆抗体研究人体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的靶细胞.方法利用抗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对一例SARS死亡病例进行组织定位研究.结果在该病例多器官的组织中检测到SARS-CoV.结论 SARS-CoV在体内多种组织中存在得到证实,SARS是以肺脏为主要靶器官的多脏器受染的疾病,这为SARS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能被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肝细胞作用蛋白AK026018反式调节的靶基因,初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HepG2细胞中扩增编码AK026018蛋白的全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母细胞瘤系HepG2,提取总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白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DNA芯片分析并比较.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鉴定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正确.在8464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发现有122个基因有差异表达,其中78种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45种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 成功地应用DNA芯片技术筛选出HBeAg结合蛋白新基因AK026018的反式调节蛋白,证明该基因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IL-1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活性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含人IL-10全基因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及产物活性的鉴定。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总RNA中扩增IL-10的全长编码序列。编码序列经测序验证后,将其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 a( ),构建IL-10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进行鉴定。结果:表达产物主要位于包涵体内。经Western blot分析和ELISA检测显示,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同预期的结果相符,有结合抗体活性。结论:成功地扩增人IL-10全基因序列,并构建了含该基因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活性,为下一步制备抗IL-10的单克隆抗体(mAb)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3种消毒方法对传染病房室内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消毒方法对传染病房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比较了3种空气消毒方法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毒效果。结果:在无人条件下,用含3%过氧化氢(H2O2)消毒液气溶胶喷雾消毒,密封作用30 min,病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1.28%;用紫外线照射60 min,对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4.47%;用空气消毒净化器连续运行60 min,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0.04%。在室内无人条件下,3种空气消毒方法消毒处理60 min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均在卫生标准规定范围内;而随着进入人员活动增多,气溶胶喷雾消毒和紫外线照射都处于停止状态,随时间延长,细菌数不断增加;而空气消毒净化器可继续运行,从而保持细菌总数符合要求。结论:3种空气消毒方法,在无人条件下,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具有很好的消除效果;在有人条件下,只有空气消毒净化器可持续消毒,保持室内空气细菌总数符合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