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药学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多项止凝血实验指标和鲎试验对20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发现血浆内毒素水平和ⅧR:Ag均增高.其他凝血因子和ATⅢ减低.纤维蛋白连接素减低.结果提示:(1)止凝血功能障碍与内毒素血症(ETM)并存,并与疾病的进展密切有关;(2)ETM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肝硬化失代偿的程度有关;(3)ETM和止凝血功能异常的动态观察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SAS.RAAS与肾功能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发现肝硬化腹水患者有效肾血浆流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有明显的钠潴留;肝硬化时SAS及RAAS活动增强是肾脏钠潴留的重要因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亦是肝硬化腹水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赵清喜  徐葆元 《四川医学》1991,12(4):214-216
肝硬化代偿组20例,失代偿组24例;正常对照组35例。各组均测血、尿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肾功能指标。结果发现各指标在肝硬化失代偿组和代偿组间有显著差异,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肝硬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失代偿组又显著高于代偿组,提示肝硬化患者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并在患者肾功异常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瓜胃     
西瓜胃(WS)又称胃窦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局限于胃窦部的胃血管病变。WS多见于老年人和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消化道失血和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胃镜与病理学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手术治疗可获根治,经内镜行热凝或光凝疗法亦可收到满意疗效。WS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表明肝硬化腹水患者有明显的钠潴留,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浓度及其从尿中的排出量显著增加,并与有效肾血浆流量、内生肌酐清除率及24小时尿钠量呈密切负相关,提示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活动增强是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和钠潴留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在诊治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病如果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当,每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文献,就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综述。 病理生理 不论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或诱发因素,其病理生理可归纳如图1。胰腺细胞坏死伴胰酶释放与激活,随后造成腹膜炎与后腹膜炎,并发出血与继发感染,同时  相似文献   
7.
徐葆元 《四川医学》1993,14(8):497-499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现在认为肝纤维化还有逆转至正常的可能性,而肝硬化则否。因此及时作出肝纤维化的诊断至关紧要,其诊断主要依靠肝活检和实验检测,因前者具有创伤性和受穿刺部位的限制,所以寻求无创伤性的实验方法备受重视。近年来报道较多的是利用胶原及其代谢物和参与代谢酶的检测,作为肝纤维化的标志物。一、肝纤维化的实验诊断 (一) 胶原与胶原代谢物 1.胶原与前胶原 (1) 肝脏Ⅰ、Ⅲ、前Ⅲ、Ⅳ、Ⅴ、Ⅵ型胶原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已有报道。其中Ⅲ型胶原量在早期肝硬化增高,占总胶原量的8.1±1.8%,进行性肝硬化仅占0.9±0.3%。鼠感染曼氏血吸虫后第8周,是肝虫卵肉芽肿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35例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患者血浆甲状旁腺素与肝功能减损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浆甲状旁腺素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硬化失代偿组又显著高于代偿组。血浆甲状旁腺素与血清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与血胆红素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梅浙川  徐葆元 《四川医学》1993,14(8):472-473
自Marshall和Warren分离出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与慢性胃部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Hp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的致病机理虽仍不十分清楚,但与其发病、预后及复发都有着密切关系,已获普遍重视。本研究通过对346例有上消化道症状者进行胃窦粘膜病理活检及Hp检测,结合性别、年龄等因素,以进一步探讨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一例胃癌浆膜转移,在多次腹腔穿刺放腹水后,引起针道移植转移.患者,女性,60岁,农民,于1983年4月14日住院.主诉为进餐后胸骨下呈间歇性梗阻感已一年,腹胀、厌食、消瘦半年,双下肢水肿2月.患者因近半年来腹部逐渐胀大,明显消瘦,到当地煤矿医院就诊,经钡餐检查提示胃癌;并在该院及大队医疗站多次抽腹水.因病情加重,遂转院求治.入院检查:恶病质,皮肤、巩膜无黄疸,未见蜘蛛痣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