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态血压正常高限者的左室肥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为正常高限者的左室肥厚情况,为该患者群靶器官损害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病人分为3组:N组(正常血压组)、NH组(血压正常高限组)和H组(高血压组)。以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等,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H组(129±41)和NH组(115±32)的LVMI明显高于N组(97±23,P=0.00001和0.005),H组和NH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动态血压正常高限者左室肥厚程度明显重于血压完全正常者。对该人群亦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2.
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目标值应该是多少仍存在争议,部分临床研究显示,强力降低LDL-C不能进一步减少患者临床终点发生率,但包括流行病学和他汀类调脂的大多数研究显示,他汀类使LDL-C下降到现有调脂指南标准以下能使患者进一步受益,降的越低,获益越大.因此,提倡在临床实践中将LDL-C降到现有指南推荐水平以下,对于高危患者降的越低越好.  相似文献   
3.
他汀对血脂正常者的心血管事件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研究显示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血脂指南治疗水平甚至正常者 ,他汀也能明显降低心血管危险性。其原因是 :指南中的“正常”水平并非生物学正常水平 ,仅是某人群的平均值 ;血脂成分是非常复杂的 ;他汀具有调脂外作用。临床上对血脂正常但有危险因素者或患有冠心病者宜提倡使用他汀药物  相似文献   
4.
以血管内超声检测冠状动脉左主干11支、左前降支11支及左旋支3支,随机捕捉具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段图像共30帧。测量血管总面积,管腔面积,管腔最大、最小径,血管环病变范围,记录狭窄呈偏心或同心性,计算斑块面积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血管总面积随斑块面积扩大而增加。狭窄程度<50%者斑块面积每增加1mm2,血管总面积扩大2.09mm2。血管总面积与血管环病变范围呈正相关。偏心性狭窄者血管总面积与斑块面积呈明显正相关,同心性狭窄者两面积无相关。结论:冠状动脉随粥样硬化发生代偿性扩张;早期较轻狭窄、病变侵犯血管环范围大及斑块呈偏心生长则动脉代偿性扩张明显,否则扩张不明显;某些情况下(如早期较轻狭窄)动脉发生过度代偿性扩张。  相似文献   
5.
左室肥厚与单纯收缩,舒张或双期血压增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单纯收缩期(ISH)、单纯舒张期(IDH)或双相高血压(TH)上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将病人分为4组:1.对照组(n=27)平均收缩压<140mmHg,平均舒张压<90mmHg;2.ISH组(n=16)平均收缩压>140mmHg,平均舒张压<90mmHg;3.IDH组(n=31)平均收缩压<140mmHg,平均舒张>90mmHg;4.TH组(n=19)平均收缩压>140mmHg和平均舒张压>90mmHg。超声心动图检测或计算舒张末期左室内径(EDD)、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LVST,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ISH、IDH及TH组LVMI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ISH和IDH间、IDH和TH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LVMI明显大于偶测血压增高者。双期血压均高者左室肥厚最重。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几何重塑与病程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显示高血压可导致左室肥厚 ,左房、室扩大 ,左室舒张功能受损〔1~3〕。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左室几何重塑与病程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病例来自顺序门诊或住院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者 ,按照我国 1 979年郑州会议的诊断标准进行EH诊断 ,根据病史特点和临床常规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将患者按是否患有EH及其病程分为 3组 :①正常血压对照组 (正常组 ) :为健康成人 ,或因心悸、其他系统轻微疾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排除了心脏疾病者。②初发EH组 (初发组 ) :EH患者 ,发现高血压时间 <2年。③长期EH组 (长期…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及年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地对不同类型及年龄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1991年5月~1999年5月间,共有560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或疑诊冠心病者接受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冠脉存在≥50%的有意义狭窄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80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160例,女性20例,年龄28~78(56 ± 10)岁。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及心肌梗死(MI)组。另外,对其中年龄<45岁(年轻组)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Acorvastatin)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77例和较大剂量组7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常规剂量组在基础治疗外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较大剂量组除基础治疗外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共治疗观察90d。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第(30±3)d及(90±3)d进行实验室检查和不良事件评估。观察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HDL-C、hs-CRP、Fg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0±3)d、(90±3)d时上述各项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整个研究过程中无死亡事件,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应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性良好,抗炎、调脂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不同发作频率单形与复杂室性早搏患者心肌复极差异对比(摘要)徐泽昌高阳黄九延田军李鲁光⒇观察单形室性早搏(室早)发作频率增加对心肌复极差异(以QT间期离散度即QTd间期表示)的影响并与复杂室早者对比。1方法及结果方法Holter监测前记录常规12导联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与初发高血压非老年人患者在左室重塑类型方面的差异。方法 高血压男性患者患病时间≤ 1年、年龄小于 60岁者进入非老年初发高血压组 (简称非老年初发组 ) ,年龄≥ 60岁者进入老年高血压组 (简称老年组 )。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舒张末期横径 ,计算左室质量指数 (LVMI)、左室相对室壁厚度 (RWT)、每组中各种左室重塑类型的百分比。结果 LVMI老年组明显大于非老年初发组 (P <0 0 1 ) ,RWT两组间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LVMI和RWT均在正常范围者在老年组占 1 7 32 % ,非老年初发组占 2 6 2 2 % (P <0 0 5)。老年组中向心性重塑百分比明显少于非老年初发组 (P <0 0 1 )。向心性肥厚和非对称性肥厚百分比老年组明显大于非老年初发组 (P分别 <0 0 5和0 0 1 )。结论 非老年、初发高血压患者多数已发生左室重塑 ,其中主要是向心性重塑。老年高血压者比非老年初发者无重塑和向心性重塑比例明显减少 ,两种肥厚性重塑比例明显增加 ,肥厚性重塑占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