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药加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神经萎缩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疑难眼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病人,住院21例,门诊9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7岁;双眼13例,单眼17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4个月。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治疗 根据病因、病程、症状、体征进行辨证论治。共分四型。 肝肾阴虚型:视力渐降,甚至失明,兼见双眼干涩、头晕耳鸣、腰酸遗精,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治宜滋补肝肾、开窍明目,方用明目地黄汤加减。 气血两虚型:视力渐降,日久失明,兼…  相似文献   
2.
三种驱蠕虫药治疗藐小棘隙吸虫病的对比观察肖祥,吕大兵,高剑峰,朱传刚,汪天平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芜湖241000)和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彭宏传,张邦炬,徐明荣巢湖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所安静生藐小棘隙吸虫人体感染在安徽省和县发现[1]。该虫寄生人体可引起...  相似文献   
3.
1991~1993年对安徽省和县陈桥洲村进行了藐小棘隙吸虫终宿主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猫、犬的感染率分别为13.71%(899/6557)、39.76%(33/83)和62.16%(115/185)。人群的感 染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低,感染率越高。3~10岁感染率最高,为26.01%;11~20岁、 21~30岁、31~40岁、41~50岁与51岁以上者感染率依次为21.69%、14.26%、9.50%、8.74%和 3.06%;3~30岁感染率构成比高达78.31%。对感染者的分布特征分析表明,藐小棘隙吸虫感染有极明 显的家庭聚集性和空间聚集性。认为居民感染藐小棘隙吸虫与其饮水有关。  相似文献   
4.
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荣  阮福盛 《中原医刊》2003,30(15):42-43
1 概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是冠状动脉的急性病变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继发血栓形成的结果。2 病理生理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是有一个大的脂核 ,纤维帽薄 ,炎症明显 ,称为不稳定性斑块或是易损斑块 ,一旦斑块破裂便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 ,在破裂斑块的基础上形成富含血小板的止血血栓。如果损伤严重 ,在血小板血栓的基础上形成以纤维蛋白和红细胞为主的闭塞性血栓 (红色血栓 ) ,此时 ,冠状动脉血流完全中断 ,心电图一般表现为ST段抬高 ;如果损伤较轻 ,则形成的血栓为非闭塞性 ,成为以血小板…  相似文献   
5.
化疗用于农村常见肠道蠕虫病防治的效果研究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芜湖241000朱传刚,方国仁,张洁,汪天平,葛继华和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徐明荣,张帮炬,薛彦金,吴代刚肠道蠕虫感染在我国农村地区非常普遍。以蛔、钩、鞭虫为主。1991年在和县陈桥洲发现居民...  相似文献   
6.
7.
五年研究发现,人群藐小棘隙吸虫感染率与蛔虫感染率明显相关,推测年龄趋向性行为系共同的易感因素;同时化疗后,与钩虫感染率明显负相关性及与鞭虫感染率明显相关性基本消失,与血吸虫感染率几无相关,可能因不同的感染方式、途径,及较低的感染率所致。吡喹酮治疗对人群藐小棘隙吸虫感染率下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1991~1993年,对安徽省和县陈桥洲进行的藐小棘隙吸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人群的感染率为13.71%(899/6557)。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4.29%和13.11%)。各年龄组的感染率分别为3~10岁26.01%,11~20岁21.69%,21~30岁14.26%,31~40岁9.50%;41~50岁8.74%;51岁以上2.97%。3~30岁感染者占78.31%。感染者的家庭分布和空间分布均具极明显的聚集性。当地保虫宿主猫犬的感染率分别为39.76%和62.16%。文中就感染者的分布特征与饮水来源等因素的关系作了讨论,认为饮水来源与藐小棘隙吸虫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一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村抽样 1 85户农民 ,调查其血吸虫病感染率与其家庭居住环境、饮用水源、养牛羊与否、人均耕地面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住房与江水的距离较近 ,感染血吸虫病的可能性较大 ;饲养牛羊的农户 ,其人群感染率显著低于非饲养者。进一步分层分析表明 ,饮用江水是引起血吸虫病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991年4月份于和县血吸虫病流行区首次发现人体感染貌小棘降吸虫t‘1,入群感染率为12.98%,几岁以下人群感染率约22%。同时当地其它寄生虫尤其肠道线虫感染普遍。为探究范小林队吸虫感染可能因素及与其它寄生虫关系,观察人群防治效果,我们于试区内进行了从ig91—1995共五年的纵向研究。1武区概况位于长江下游安徽境内一江心训滩,人口3137人,居于老洲圩便及圩内,主要田地分布于老洲圩内,作物以油菜、棉花为主;洲内沟渠交错,遍处洼地,长年积水形成地增,圩内居民以饮用汽塘水为主,住户几乎家家饲养牲畜,使用四天厕所和富栏。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