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卫生部卫药发(1992)35号文件,我们进行了开放、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以探讨加贝酯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疗效。共观察85例,治疗组49例,对照组36例,我们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为74.2%,而对照组为36.0%(P<0.05);死亡率分别为4.1%与22.2%(P<0.05);两组在缓解症状、消退体征与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有效率分别为75.4%、71.8%与81.6%以及38.8%、36.0%与44.4%(P<0.05,三者均同),两组在缓解症状、消退体征与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5.41±2.38、5.76±2.32与4.58±2.39以及7.11±2.47、7.55±2.48与7.58±1.95日(P<0.05三者均同)。治疗后血象、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以上表明:本品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安全可靠,有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与提高存活率之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国产加贝酯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应用加贝酯和一般常规治疗方法对158例年龄在20-60岁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其中加贝酯组81例,一般常规治疗(对照组)77例。 结果 加贝酯组显效率(74.1%)及总有效率(100%)均高于对照组(41.5%及94.8%),加贝酯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5),且不良反应少而轻,除3例(3.7%)注射局部皮肤发红、疼痛,2例(2.4%)静脉炎,1例皮疹外,未发现肝、肾、心及血液损伤。 结论 国产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起效迅速,疗效肯定,副反应少而轻。对60-80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亦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根据1984年调查结果,我县共有水源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44个,占全县338个行政村的13%。由于当时仅据8~15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确定病区,未曾开展人体内、外环境含氟量调查,对病区的划定较为粗糙。为进一步查明我县水源型地氟病区的流行和分布情况,我站从1994年后对原定的病区村进行了流行病学凋查,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调查:由本站地防科专业人员对原定44个病区村8~12岁中小学生全部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氟斑牙的分型、分度按照我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4.
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33例肝硬化,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在肝硬化和肝癌中高于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但在两种疾病之间,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提示乙型、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硬化、肝癌相关,但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5.
66岁的李大妈不久前做了一次胃镜,发现患有萎缩性胃炎。她听说萎缩性胃炎十分难治,有人多处求医,多方治疗也未能治愈。她还听说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奏,会发展成胃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对萎缩性胃炎黏膜病变转归的影响.方法 入选患者均经胃镜和临床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并确定有Hp感染的状态;其中Hp根治组45例和Hp感染组38例,分别于入选时和随后1、4年行胃镜随访,在同一部位取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判断是否逆转.结果 根治Hp 1年后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均无明显逆转,4年后Hp根治组较Hp感染组肠上皮化生逆转率显著提高[42.22%(19/45)比7.89%(3/38),x2=17.28,P<0.01],4年后Hp根治组肠上皮化生逆转率较1年后[15.56%(7/45)]显著提高(x2=7.78,P<0.01),萎缩性胃炎病变无明显改变.结论 根除Hp后随时间推移对肠上皮化生有逆转作用,对萎缩性胃炎无逆转作用,有Hp感染的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应及早根除Hp治疗.  相似文献   
7.
研究发现 ,p5 3蛋白可以调节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的表达〔1〕。作者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 p5 3蛋白和iNOS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与胃癌演进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收集 1996~ 1998年河南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胃癌蜡块标本 5 5例 ,其中男 35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30~ 77岁 ,平均 61 5岁 ,胃窦癌 30例 ,胃体癌 2 5例。1.2 主要试剂 p5 3和iNOS单克隆抗体购自美国Onco gene公司 ,ABC试剂盒、DAB试剂盒购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yclinE和p2 1WAF1/CIP1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正常胃黏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各 2 0例和 78例胃腺癌组织中cyclinE和 p2 1WAF1/CIP1蛋白表达。结果 :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在胃癌组高于正常胃黏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 ,而 p2 1WAF1/CIP1蛋白表达则相反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cyclinE、p2 1WAF1/CIP1蛋白表达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 (P <0 0 5 ) ;有肝转移的胃癌组cyclinE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肝转移组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组 p2 1WAF1/CIP1蛋白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cyclinE蛋白高表达与 p2 1WAF1/CIP1蛋白失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检测cyclinE和p2 1WAF1/CIP1蛋白作为反映胃癌病理学特点的参考指标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放射受体法分析食管癌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刘占举,徐志林我们应用葡聚糖包裹活性炭饱和分析法(DCC法)进行放射受体分析,测定食管鳞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在胞浆、胞核(ERc、ERn、PgRc、PgRn)中的表达和含量,以探讨癌组织中上述受体水平与癌发生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