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33例AL以及33例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XCR3表达。结果 A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3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24±18.14)%和(12.19±3.89)%(P<0.05)。在各型AL中,以B-ALL的表达率最高(40.14±17.56)%,而T-ALL型为(14.06±8.29)%,仅略高于正常对照(P>0.05);AL髓外浸润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为(34.54±19.87)%,明显高于非髓外浸润患者(20.44±12.15)%(P<0.01)。但A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与白细胞总数、幼稚细胞百分率及CD3阳性率表达无关。结论 AL外周血T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可能与白血病的迁移、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治疗方案的制订,主要依据正确的诊断。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仍然公认骨髓及周围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的光学显微镜检查并结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查,是急性白血病诊断的最主要方法。现将我院按照1986年9月天津会议标准诊断的560例急性白血病亚型分布及其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红细胞和粒细胞膜CD55与CD59抗原表达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症(PCP)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CP患者病因可疑为PNH的的外周血红细胞和粒细胞膜 CD55与CD59抗原的表达.结果 125例中,PNH32例,非PNH 93例(包括再生障碍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在慢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三色流式细胞术对37例慢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37例B-CLL患者中大部分表达CD5、CD19、CD20、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有部分表达CD22、cyCD79a、CD38、zeta链相关蛋白70(ZAP-70),极少表达CD7、CD13,不表达CD3、CD14、CD34。B-CLL患者ZAP-70表达的阳性率为13.5%,其中Binet A期患者有3.8%(1/26)表达ZAP-70,Binet B+C期患者有36.4%(4/11)表达ZAP-70,ZAP-70在Binet A期和Binet B+C期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B-C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对于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ZAP-70可作为B-CLL有效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CD34 抗原是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随着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而逐渐消失 ;干细胞白血病 (SCL)基因也表达于造血干细胞中 ,它在维持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并随着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而消失。CD34 抗原与SCL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中有所表达 ,它们与AM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存在一定关系[1,2 ] ,但也存在争论 ,国内报道较少。我们对 167例AML进行免疫分型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进行SCL基因检测 ,同时结合AML临床表现、血流学特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 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细胞和粒细胞膜CD55与CD59抗原表达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5例PNH、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红细胞和粒细胞膜CD55和CD59抗原的表达,并同时做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蔗糖溶血试验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尿Rous试验)。结果与AA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PNH患者外周血红细胞、粒细胞膜CD55、CD59表达缺失率均明显增高(P<0.05);而AA组和健康对照组缺失率均小于5%,且两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PNH患者中,9例Ham试验阴性,6例蔗糖溶血试验阴性,7例尿Rous试验阴性,这些患者的红细胞、粒细胞的CD55、CD59表达缺失率均大于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患者红细胞和粒细胞膜CD55与CD59抗原对PN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细胞膜及细胞质抗原,探讨其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90例AL患者16种膜抗原及3种细胞质抗原表达.结果134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以CD13(89.6%)、CD33(77.6%)表达为主,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也较高,占99.25%;125例B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主要表达CyCD79a(97.6%)、CD19(84%)、CD22(84%)、CD10(68.8%);31例T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以CyCD3(96.8%)、CD2(71%)、CD3(80.6%)、CD5(87.1%)、CD7(83.9%)为主.CD34在AML组表达4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62.8%;ALL组髓系抗原表达以CD13、CD33多见;AML组淋系抗原表达以CD7多见.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膜、细胞质抗原检测对AL的诊断分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钙离子载体(Calcium ionorphore,CI)A23187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病人来源的白血病细胞分化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方法和条件。方法:选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高的CML病人,采集外周血或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通过两次贴壁法除去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然后放入含或不含GM-CSF(200ng/ml)和CI(375ng/ml)的RP-M11640培养液中培养96小时以上,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倒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来观察CI对白血病细胞诱导成树突状细胞的作用,初步摸索和探讨CI诱导白血病细胞转化成树突状细胞的最佳条件。结果:发现对CML病人外周血或骨髓液分离的白血病细胞加入GM—CSF(200ng/ml)、CI(375ng/ml)和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96小时,细胞能获得典型的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形态,CD86、CD80、CD40、CD83和HLA-DR的表达显著提高。结论:CML细胞用GM-CSF和CI联合诱导能获得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9.
CD34抗原是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随着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而逐渐消失;干细胞白血病(SCL)基因也表达于造血干细胞中,它在维持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随着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而消失.CD34抗原与SCL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有所表达,它们与AM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存在一定关系[1,2],但也存在争论,国内报道较少.我们对167例AML进行免疫分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SCL基因检测,同时结合AML临床表现、血流学特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CXCL10和CXCL11的表达水平及与ALT和HBVDNA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CHB患者外周血中CXCL10和CXCL11含量;以实时定量PCR检测CHB患者HBVDNA含量。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HB患者血清中ALT含量。结果CHB患者血清中CXCL10和CXCL11浓度分别为(123.38±88.37)pg/ml和(129.24±82.79)pg/m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AL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9、0.597,P〈0.05);但外周血中CX—CL10和CXCL11的含量与血清中HBVDNA含量无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244、0.242,P〉0.05)。结论CHB患者外周血中CX—CL10和CXCL11介导了肝脏炎症细胞浸润和免疫损伤,参与了乙型肝炎慢性化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