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8次体外反搏时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和后动脉平均流速分别增加8.9cm/s(12%)、6.5cm/s(13.6%)和5.72cm/s(14.7%),其舒张期峰速分别增加37.46cm/s(54.8%)、27.21cm/s(61.6%)及21.94cm/s(61.5%)。因此,为该治疗进一步提供了血液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X线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伞)选择中的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TTE常规两切面和X线对268例VSD缺损的测量,以及伞释放后腰径的测量,将TTE和X线所测缺损与选用的封堵器大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268例VSD均封堵成功,TTE五腔切面与X线测量缺损数值最为接近(P>0.05).TTE与X线测量伞腰径差异有显著性(P<0.05),X线测值较准确.通过TTE两切面及X线对缺损的测量,得出伞号与缺损之间的相关公式(P<0.05).结论 TTE和X线在VSD封堵器选择中互为补充,均发挥重要作用,以回归公式指导封堵器选择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胸腹联体婴儿的超声检查,探讨其在胸腹联体婴儿分离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通过常规超声对联体双胎婴儿进行检查,结合CT、MRI作出诊断,术中通过超声监测指导手术,并通过多学科协作完成手术,术后进行超声复查。结果第1例联体婴儿经超声等检查后实施分体术,其中一婴实施两次先心病手术获成功,病变与术前诊断一致,目前两婴健康存活。第2例在术前超声等影像检查及术中超声指导下分体成功,其中一婴于术后78d继发感染死亡,另一婴生存良好。结论超声在联体婴儿分离围手术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例1,男,10岁。查体发现心脏杂音,行彩超检查:于左侧胸骨上及锁骨上窝长轴和短轴观测及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瘘口回声(图1),该处血流速度3 m/s,并见两个五彩血流团(较大一个约8.5 mm×8.6 mm),团状回声内搏动性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锁骨下动脉水平段外侧亦可测及向下的瘘口,瘘口处可见五彩血流束。左锁骨下静脉与血流团相连通。超声提示:左锁骨下动静脉瘘。血管造影示左锁骨下动静脉瘘(图2)。手术探查见左锁骨下与颈内静脉夹角处有团状、扩张性搏动的静脉网,数根细小交通支广泛存在于动、静脉之间,依次结扎细小瘘管,静脉团搏动消失。术后…  相似文献   
5.
椎动脉超声及其对外反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14次健康中老年人椎动脉超声及94次椎-基动脉缺血性病变患者体外反搏时椎动脉血流的测定。获得了椎动脉及其血流的正常值,试析了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硬化和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超声诊断要点。笔者发现外反搏可使椎动脉血流增加0.35ml(15.7%)、舒张期峰速增加0.14m/s(46.7%);从而为之提供了血流动力学依据,证明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先天性VSD最常见的类型,其介入治疗一直是人们探索的领域。自2002年Amplatzer膜周部VSD封堵器和国产膜周部VSD封堵器被临床应用以来,国内已完成2000余病例。但对于VSD并发膜部瘤的介入治疗报道较少。我院自2004年10月~12月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并发膜部瘤患者5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超声对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鉴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一多发常见病长期以来缺乏客观诊断标准,我们在56例正常对照组和62例病变组进行了经颅超声、彩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横突孔CT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左主干病变与三支病变的临床及心电图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临床表现及常规心电图在判断左主干病变与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经冠脉造影证实狭窄程度≥ 75 %的左主干或合并左主干病变的患者 14例 ,三支病变患者 30例。所有患者观察静态常规 12导联心电图ST段及T波 ,计算存在异常ST段 T波的导联总数 ,动脉造影观察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结果 左主干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 ( 6 0 .36± 12 .86 )岁及 ( 6 2 .5 7± 7.0 0 )岁 ,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 78.5 7% ( 11 14 )与 6 3.33% ( 19 30 ) ,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为 2 8.5 7% ( 4 14 )与 2 3.33% ( 7 30 ) ,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 2 8.5 7% ( 4 14 )与 36 .6 7% ( 11 30 )。 14例左主干病变患者除 1例没有静态心电图异常外 ,其余 13例 ( 92 .86 % )均存在 3~ 11个导联 (平均 5 .71个导联 )的ST T异常 ;30例三支病变患者 2 3例 ( 76 .6 7% )有 2~ 11个导联 (平均 5 .5 0个导联 )的心电图异常。 2组出现侧支循环的例数分别为 5例 ( 35 .71% )和 9例 ( 30 .0 0 % )。所有上述指标经统计学检验都无显著差异。结论 无法从临床及常规静态心电图检查鉴别冠心病患者为左主干病变或三支病变。对典型临床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应尽早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以制订临床治疗方案 ,估计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先心病行封堵器治疗病人,根据《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分为标准组(67例,选择的封堵器型号遵循专家共识)和非标准组(23例,选择的封堵器型号不遵循专家共识),2组均采用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超声检查时间、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封堵器伸展径、厚度及位置变化等情况.结果:2组病人超声检查时间、肺循环血量/体循环血量和肺动脉平均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的手术时间低于非标准组(P<0.05).标准组术后第2天、术后3个月的封堵器伸展径、缺损最大径均明显降低(P<0.01),非标准组术后3个月明显降低(P<0.01);标准组术后第2天和术后3个月的封堵器伸展径、缺损最大径低于非标准组(P<0.05~P<0.01).先心病中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16~30 mm者的封堵器厚度大于≤15 mm型号者(P<0.01).2组病人放置封堵器3个月后,非标准组封堵器出现向左心房移位和总的位置变化的比例均高于标准组(P<0.05和P<0.01).结论:超声能够比较准确、简便地测量先心病病人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同时还能有效监测封堵器形变过程,评估封堵器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嘧达莫负荷超声造影(DIPSEC)在诊断冠心病(C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78例行DIPSEC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以冠状动脉狭窄≥50%为诊断CAD标准,CAG的结果为对照标准,应用四格表分别计算DIPSEC判断前降支合并病变、右冠状动脉合并病变及回旋支合并病变的准确度,以及与CAG对照的一致性。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50%为CAD诊断标准时,以CAG结果为对照标准,DIPSEC诊断上述3支冠状动脉合并病变的准确度分别为92.6%、80.9%、82.0%,以及样本整体病变的准确度为87.1%;上述3支冠状动脉合并病变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40、0.626、0.646,样本整体病变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30。结论 DIPSEC在诊断冠心病中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一致性较好,能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冠心病,且DIPSEC对前降支合并病变的准确度高于其他两支合并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