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生儿胃肌电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新生儿胃肌电发育过程,并初步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 对23例健康新生儿生后1周、2周及1月进行胃肌电描记。采用皮肤表面电极,从腹壁体表用PCPOLYGRAP-HR多功能胃肠检测仪记录胃电,观察主频率(DF)、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正常胃慢波百分比(PNSW)。结果 餐前、餐后正常呈随周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餐后PNSW明显高于餐前。DF和DFIC各阶段无明显差异,但自身比较,餐后DF高于餐前,餐后DFIC低于餐前。结论 研究显示出新生儿胃电肌运动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生儿胃肌电发育过程,并初步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对23例健康新生儿生后1周、2周及1月进行胃肌电描记.采用皮肤表面电极,从腹壁体表用PCPOLYGRAP-HR多功能胃肠检测仪记录胃电,观察主频率(DF)、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正常胃慢波百分比(PNSW).结果餐前、餐后正常呈随周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餐后PNSW明显高于餐前.DF和DFIC各阶段无明显差异,但自身比较,餐后DF高于餐前,餐后DFIC低于餐前.结论研究显示出新生儿胃电肌运动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19日,我院成功为1例患肝脏肿瘤的患儿进行了云南省首例亲体部分肝移植术,现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围手术期对此例患者的监测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癌切除术后高凝状态对肿瘤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手术切除后机体凝血活性的改变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切除正常成年615小鼠部分肝脏,24 h后取血测凝血活性.在部分肝切除(PH)的动物同时给予脾接种转移性肝瘤细胞,在手术前后给予纤溶酶抗凝治疗,饲养动物11d 后分析肿瘤转移程度. 结果:单纯PH组术后血小板聚集(PLT)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明显增加(P=0.018<0.05,P=0.012<0.05),提示凝血活性显著增高;由于凝血因子消耗,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延长(P=0.007<0.01, P=0.0019<0.01).在给予PH组动物纤溶酶处理后,除PT 外,几乎全部恢复到手术前水平(P>0.05).手术 抗凝治疗组肿瘤转移程度较单纯手术组有明显减少(P=0.003<0.01). 结论:PH后机体高凝状态与术后肿瘤转移增强可能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纠正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疗效,及高压氧在FGR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所符合筛选指标FGR的孕妇52例按自愿原则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28例(A组)及常规治疗组24例(B组),前者用高压氧加FGR常规治疗,后者仅用FGR常规治疗,比较两者治疗后宫高增长、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增长、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及脐动脉血流,血流变改善情况.结果:A组在宫高增长、胎儿双顶径及股骨长增长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在生物物理评分改善情况上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在降低胎儿脐动脉阻力指数(RI值)、脐动脉血流速率在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的比值(S/D值)均较B组显著(P<0.01).结论:高压氧可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食管癌后程全身伽玛刀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常规放疗后程联合全身伽玛刀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患者31例,常规放疗2Gy/次,5d/周,40Gy共4周停照,后行适形放疗,4Gy/次,5d/周,40Gy共2周,分析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满意10例和基本好转15例,总有效率80.65%(25/31),1年生存率为67.74%(21/31),吞咽困难评分从治疗前(3.2±0.12)降至(0.72±0.23),P=0.005;Ⅰ~Ⅱ级和Ⅲ~Ⅳ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2.58%(7/31)和6.45%(2/31),食管支气管瘘和食管狭窄各1例,血液系统毒性轻微。结论常规放射治疗后程伽玛刀适形放疗符合食管癌放射治疗的原则,并不增加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苏敏  张映辉  谢振荣  李毅 《吉林医学》2008,29(13):1099-1100
目的:观察普贝生用于延期和过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8例超过41孕周、初产单胎头位产妇随机分为普贝生组和硫酸普拉酮钠组,各54例。普贝生组阴道放置普贝生引产,硫酸普拉酮钠组静脉推注硫酸普拉酮钠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和分娩情况。结果:普贝生组引产有效率为98%,硫酸普拉酮钠组为1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贝生组引产时间明显短于硫酸普拉酮钠,P〈0.01;普贝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硫酸普拉酮钠组,P〈0.01;普贝生组胎心异常和羊水污染发生率与硫酸普拉酮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贝生用于延期和过期妊娠引产较硫酸普拉酮钠引产省时、有效,且能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0月产后出血的患者,检查确诊为宫缩乏力所致,并按常规方法治疗无效后,给予欣母沛250μg宫体注射,15min后视效果可重复给药。结果:共治疗31例患者,其中30例疗效明显,总有效率为96.79%;1例无效,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9例分别出现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腹泻、血压升高、双下肢米粒样疹子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很快缓解。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越早使用效果越好,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常规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2007年8月间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伽玛刀治疗的脑胶质细胞瘤患者106例,常规放疗采用双侧平行对穿野,照射野包括肿瘤及肿瘤边缘外2~3cm的脑组织;常规分割2Gy/次,共20次,总剂量达40Gy后行伽玛刀治疗,分1~2次完成,总剂量12~16Gy,现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3~6个月临床症状好转66例(71.7%).CR29例(31.5%),PR45例(48.9%),NC11例(12.0%),PD7例(7.6%),有效率(CR PR)为80.4%.1、2年生存率分别为67.8%(59/87)、35.5%(22/62).资料显示病灶体积是影响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的首要因素,病灶体积≤40cm3有效率为100%,而不同的病理分级主要影响远期生存.结论 脑胶质细胞瘤以影像学水肿为特征的亚临床区域相对合理,常规放疗联合伽玛刀可充分利用各自放射物理剂量分布的特点,又符合放射生物学原则,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的大型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视力、视野,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其复发率。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治疗组52例有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大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先经额下显微手术行视神经减压、尽可能全切肿瘤,残余肿瘤术后行伽玛刀治疗,并辅以药物调节内分泌紊乱;对照组23例患者则不辅助伽玛刀治疗。结果治疗组52例患者手术全切10例,全切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余大部分切除肿瘤、视神经减压后,残瘤经伽玛刀治疗。随访12~60个月,患者视力视野多能改善或恢复,内分泌紊乱得到改善,治疗组尚未见肿瘤复发者,对照组则有7例患者复发,二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有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大型垂体腺瘤应首选手术行视神经减压术,以达到改善或恢复视力、视野障碍;若全切困难,不可勉强,首要使肿瘤上极与视交叉间距离适于伽玛刀治疗,其次肿瘤最大直径≤3.0cm,既减少术后并发症,又可以辅以伽玛刀治疗提高肿瘤控制率,减少药物用量甚至停止用药,而普通放疗宜谨慎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