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6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96篇
口腔科学   154篇
临床医学   642篇
内科学   292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79篇
综合类   1342篇
预防医学   573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448篇
  4篇
中国医学   419篇
肿瘤学   12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联合软通道微创介入逐渐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自2009年12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7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5例,改良组施行改良大骨瓣联合软通道微创介入逐渐减压术,对照组按标准大骨瓣开颅、硬脑膜一次性全切开,对比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改良组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大面积脑梗塞及弥漫性脑肿胀等并发症9例(25.7%,9/35),预后良好者23例(65.7%,23/3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9例(54.3%,19/35),预后良好者14例(40.0%,14/3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联合软通道微创介入逐渐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良好,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Ⅱ型糖原累积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Ⅱ型糖原累积病(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Ⅱ,GSDⅡ)也称为酸性麦芽糖酶缺乏症或Pompe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由于酸性α-糖苷酶的缺乏,导致溶酶体内的糖原分解障碍并大量贮积而致病。本文就Ⅱ型糖原累积病的流行病学、基因突变特征、诊断新方法和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蒋晓忠  严律南 《华西医学》2006,21(4):854-85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已掀起了干细胞的研究热潮。干细胞(stemcell,SC)是一类既有自我更新能力,又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能产生表现型与基因型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子细胞,同时还能分化为祖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其中,肝脏干细胞(liver stem cells,LS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围术期神经损伤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1994~2004年来全麻下手术有7例患者外周神经损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腹部切口裂开30例伴肠瘘7例原因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046000)姬仁胜,南温博婴幼儿腹部手术后切口全层裂开常伴有内外露或脱出,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8~30%以上,多年来曾遇婴幼儿切口全层裂开30例,再缝合术后伴肠瘘7例,现就其原因,预防和治疗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个月~2岁。幽门肥厚10例,肠套迭12例,出血坏死性肠炎4例,阑尾炎4例。取右上腹直肌切口10例,右下腹直肌切口20例。本组30例均用4号丝线连续缝合腹膜,其余层次均间断缝合。其中11例缝合时有腹膜撕裂情况,裂开的诱因主要是切口感染、哭闹、腹胀、剧咳;营养不良等,裂开前均有血性渗出液。裂开时间最早为术后第3天,最晚为术后第10天,术后4~8天多见。18例全层减张缝合,12例全层减张加分层缝合,减张缝合均用7号丝线。7例术后3~5天出现肠瘘,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3例行3次缝合痊愈。3年后发现腹壁切口疝4例,再缝合后愈合时间最早9天,最晚36天,住院天数最短18天,最长3个月。讨论一、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1.切口裂开与年龄的关系:婴幼儿切口裂开发生率高[1],因婴幼儿腹部组织薄弱,切口张力  相似文献   
6.
带手套穿刺对留置套管针一次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昆 《护理研究》2002,16(5):259-260
为探讨戴手套与不戴手套穿刺对留置静脉套管针一次成功率的影响 ,为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选取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 12 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戴手套穿刺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洗手后不戴手套穿刺法。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经χ2 检验 ,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5 6 3,P >0 .0 5 )。说明戴手套留置套管针并不影响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小切口胆囊切除(MC)术前非胰岛素准备的可行性。方法:1996-1999年40例Ⅱ型糖尿病MC患据术前控制血糖的方法分成非胰岛素组和胰岛素组。比较其围手术期血糖、Na^ 、K^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观察MC术前非胰岛素准备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MC术前非胰岛素准备比胰岛素准备更能使糖尿病MC患术前血糖控制稳定,而不增加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非胰岛素准备是一简单、有效、易被接受的适合于糖尿病MC患术前控制血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老年面瘫在病情程度及恢复上均与年轻面瘫者不同。为此,作者从临床及电生理的角度观察总结58例面瘫患者,以研究老年组与青年组面神经受损程度、原因以及预后等的不同之处。1对象与方法1.1对象58例患者均为1998年2月~2002年2月在神经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面瘫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30例,年龄55~80岁。Bell氏麻痹21例,Hunt氏综合征9例,其中有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4例。青年组28例,年龄16~40岁,Bell氏麻痹22例,Hunt综合征6例,无一例有并发症。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符合下列标准: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全部或部分麻痹,无中枢神经系统的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膀胱移行上皮均为阴性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中VEGF阳性表达24例,表达率为60%(24/40),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其中VEGF表达阳性率随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上升而升高,表达强度也随之增强(P<0.01)。结论:VEGF表达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VEGF有可能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转移潜能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专家威廉曾经是一个极为能算计的人:他知道华盛顿哪家袜子店的袜子最便宜,哪怕只比其他店便宜几分钱;他知道方圆几十里内,哪家快餐店比其他店多给顾客一张餐巾纸;至于哪辆公共汽车比哪辆公共汽车车票便宜5分钱,何时去电影院门票最低等,他都心中有数。然而,因为太会算计,他不但没有得到什幺好处,反而落得个一身疾病。30岁之前,他经常得跑医院看医生。尽管他知道哪家医院的医生医术最高、哪家医院的药费最便宜,但仍然病魔缠身,没有一天好日子过,更谈不到健康和幸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