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献血员疟疾防治前后IFAT结果与分析江苏省镇江市血吸虫病防治所(212003)张联恒,赵小青,蒋小兰,何天,葛琴娟,杜淑蓉,张家楷镇江市卫生局陈国年,张银生丹徒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殷春佳,陈毓铭丹阳市输血站符蝶芳,袁土炳,陈志彦关于间日疟在我市献血员中流...  相似文献   
2.
两种测定血吸虫尾蚴方法的现场检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6月中旬,在南京市召开的血吸虫尾蚴监测方法研讨会上,与会的宁、镇、扬3市及其所属区、县的血防系统代表,应用南京医学院研究的C-6膜粘法和传统的尼龙绢条粘取沉淀法,在八卦洲通外江的外沙北埂河进行了血吸虫尾蚴检测.该河长80m,宽10m,平均活螺密度为2.0只/0.11m~2,钉螺阳性率为6.0%,感染性螺密度为0.0625只/0.11m~2.检测时正值潮退后初涨,水位较低,螺带暴露在水位线上.检测时间为上午9:00—10:00,水温30.5℃,晴,东南风,2级.  相似文献   
3.
消灭钉螺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措施。要消灭钉螺,首先要查清钉螺。目前,调查钉螺,仍沿用肉眼调查的方法。在当今农村经济体制发生变革的形势下,采用怎样的查螺组织管理形式(以下简称查螺模式),以利于调动查螺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弥补肉眼调查方法的不足,达到查清钉螺的目的,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农村新形势下查螺组织管理模式的改革,作如下探讨。 一、现行查螺模式的缺陷 目前,各地基本上采用以村为单位组织查螺专业队,由村干部带队,村农村医生担任技术指导,以村自查为主要形式的查螺模式。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这种查螺模式暴露出以下缺陷: (一)查螺经费难筹集。由于查螺专业队伍是由村组织的,一个村在筹集查螺经费上  相似文献   
4.
C-6膜粘附水中日本血吸虫尾蚴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实验室和现场水面,应用C-6膜多点抽样粘取方法检测水中尾蚴。获蚴率达40%,高于现用的尼龙绢条粘取沉淀法约20倍,在现场用现有方法未查获尾蚴的水面,调查钉螺阳性率为零或灭螺后的水面,本法可在一些环境查获尾蚴。本法操作简便,当天可有检测结果,费用仅约为哨鼠法的1%,利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职业供血人群疟疾发病与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查明供血者疟疾分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A血型供血者预防性根治后疟疾发病,对有病例的血站分布和“血浆单采术”的实施等情况的调查,以及供血者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和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等结果综合分析阐明:98%以上的供血者疟疾发生在同时采血浆和白细胞的血站,由于血站共用分离白细胞的分浆针造成了间日疟的传播。供血者疟疾的发生随供浆次数的增加和血清IgG含量的下降而增多,供浆后症状的出现随分浆量的增加而提前。在严禁共用分浆针分离白细胞之后,即未见供血者疟疾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清热散结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潜在机制。方法:查阅文献及数据库筛选清热散结胶囊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有效成分的相应蛋白靶标,并利用Uni Prot数据库确定基因靶点标准化名称,通过Cyto 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成分-靶点”作用网络。借助Gene Cards、Drug Bank和Pharm GKB数据库筛选慢性前列腺炎的疾病靶点,与药物有效成分靶点取交集后得到清热散结胶囊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清热散结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并利用Cytoscape过滤查找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核心。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Py MOL及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根据预测结果绘制清热散结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图。结果:筛选得到清热散结胶囊有效成分12个,去重对应靶点237个,慢性前列腺炎疾病靶点4 770个,共同靶点基因154个,蛋...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developanewtechniquefordetectingSchistosomajaponicum(Sjaponicum)cercariaesoastopredictthedistributionofareawithhightransmissionpotentialandtocontrolacuteinfectionofschistosoma.Methods AC6filmwasestablishedandusedtoadherethecercariaeonwa…  相似文献   
8.
镇江市辖四县(市)和二个区,历史上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累计有螺面积1.44亿m~2,其中55.1%分布在江滩。70年以来,主要采用筑圩药浸法,大幅度压缩了江滩有螺面积。到1980年,江滩有螺面积降为15.4万m~2,且连续9年未发生急性感染。自1983年以来江滩钉螺面积逐年回升,1989年沿江发生“急感”病人18例,形势日趋严峻。为了分析江滩螺情现状,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特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镇江市从1990年开始兴林灭螺综合开发江滩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成效。 具体做法是“三个综合”。一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即在滩面植杨,林间套种三麦,并饲养禽畜、鱼类。禽畜以麦为饲料,其粪又是鱼的饲料,形成良性循环。二是江滩和治“套”相结合,即在开垦滩地的同时,挖深大堤边的“套”,作精养鱼池,把“急感”易感地带环境彻底改变。三是开发与灭螺相结合。通过林间翻耕、套种,治“套”,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达到灭螺防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洪水导致江滩钉螺扩散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1991年夏,长江中下游遭遇特大洪水,为了解长江洲滩钉螺的扩散情况,以期为灭螺对策提供依据。于1991年7~10月对丹徒县世业洲及附近水体钉螺作了调查。 概况与方法 一、概况 丹徒县世业洲为江心洲滩,面积44.6km~2,人口1.4万,历史累计有螺面积达833万m~2,血吸虫病人7 061人,197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但1990年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人18例,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