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是重要的Ⅱ相代谢酶,能催化多种Ⅰ相酶代谢产物与谷胱甘肽巯基共轭结合,形成亲水性物质后排出体外,提高机体对外来化合物的解毒作用。人体中GST活性差异将影响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而GST的活性受GST基因多态性所调控。本研究通过比较GSTM1、T1基因型在浙江汉族正常人群和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间的分布差异,旨在阐明UC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浙江省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对118例无血缘关系的IBD患者(99例溃疡性结肠炎,19例克罗恩病)以及14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特异性等位基因PCR方法,检测CTLA-4外显子4的3′非翻译区包含(AT)。重复序列的等位基因。扩增产物用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结果CTLA-4微卫星共有20种等位基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22bp等位基因频率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0.0001/Pc=0.0025,OR=11.393,95%CI:2.574~50.429)和克罗恩病患者(P=0.0003/Pc=0.0050,OR=21.061,95%CI:3,927~112.94)中均显著增高。结论CTLA-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浙江省IBD患者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病因至今未明。现认为免疫系统异常是造成IBD炎症和组织损伤的内在因素。本文在总结传统免疫抑制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近几年临床或实验应用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治疗伴抑郁症状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罗马标准Ⅲ选择60例C-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0例给予乌灵胶囊和聚乙二醇4000,对照组30例给予聚乙二醇4000;疗程8周。应用IBS症状变化评定疗效标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中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8%和96%,对照组分别为33%和70%,有显著性差异。2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SDS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第2,4,8周末研究组SDS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乌灵胶囊联用聚乙二醇4000能快速缓解C-IBS的临床症状、改善抑郁症状,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GST)T1基因型与中国浙江汉族人群溃疡性结肠炎(U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9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140例健康对照中的GSTT1基因型,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GSTT1基因型在UC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差异.结果:GSTT1(-)基因型频率在UC组和对照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64.7% vs 47.1%,P=0.007,OR=2.050,95%CI:1.208-3.480);根据UC临床特征进一步分层分析,GSTT1(-)基因型在远端UC中的分布频率高于广泛结肠UC(71.8%vs 31.3%,P=0.002);GSTT1(-)基因型与UC病情严重程度无关(P>0.05).结论:GSTT1基因型与中国浙江汉族人群UC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州汉族人群中炎症性肠病(IBD)遗传易感性与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型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在119例IBD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中,检测NAT2野生型等位基因(NAT2 4)和3种突变型等位基因(NAT2 5B,6A和7B)的频率.结果:在IBD组中,NAT2 4,NAT2 5B,NAT26A和NAT2 7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55.9%,6.7%,23.5%和13.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CD组和UC组中各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将NAT2基因型分为快型、中间型和慢型,分别为35.3%,41.2%和23.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对IBD各组进一步分层,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AT2基因型多态性和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超声内镜辅助下钩刀剥离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超声内镜诊断的9例胃和结肠黏膜下病变,病变直径1.5~3.1cm,予以黏膜下注射后,超声内镜判断分离程度,予以钩刀剥离。结果:其中8例成功,1例剥离不完全。4例创面出血,3例经电灼后止,1例钛夹止血。未发生穿孔。所有病例4~8周后复查胃肠镜和超声内镜,未见复发或其他远期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内镜辅助下钩刀剥离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然而其致病性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与宿主遗传易感性和先天性免疫机制有关。Toll样受体(TLR)在机体的先天性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浙江汉族人群TLR4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H.pylori相关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8例浙江汉族消化性溃疡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者的TLR4基因Asp299Gly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血清H.pyloriIgG检测判断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本组浙江汉族人群TLR4基因Asp299Gly均为AA纯合子基因型,未见突变基因型AG和GG。消化性溃疡组H.pylori感染率为94.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2.4%(P=0.000);两组Asp299Gly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浙江汉族人群TLR4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H.pylori相关消化性溃疡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属Ⅱ相代谢酶,在人体内参与多种致癌物的解毒作用。目的:探讨GSTPI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结直肠腺癌(SCRA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118例SCRAC患者和140名健康对照者纳入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GSTP1基因第5外显子105位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两组间GSTP1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差异。结果:SCRAC组GSTP1突变型等位基因(Val)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7.6%对40.7%,P=0.000);纯合突变基因型(Val/Val)频率亦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1%对30.7%,P=0.027)。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对SCRAC患者进行分层分析,Dukes C期和低分化腺癌Val/Val基因型频率分别显著高于Dukes A、B期(P=0.007)和高、中分化腺癌(P=0.002)。结论:GSTP1基因多态性与SCRAC相关,纯合突变基因型携带者对SCRAC的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治疗伴抑郁症状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罗马标准Ⅲ选择6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0例给予乌灵胶囊和培菲康,对照组30例给予培菲康;疗程8周。应用IBS症状变化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研究组中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9.3%和92.6%,对照组分别为30.8%和69.2%,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SDS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第2、4、8周末研究组SDS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乌灵胶囊联用培菲康能快速缓解D-IBS的临床症状、改善抑郁症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