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新成员的发现,改变了既往认为只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催化生成的血管紧张素(Ang)Ⅱ才产生致病作用的观点,证明肾素与前肾素-肾素受体(RPR)的结合及AngⅣ与胰岛素调控氨基肽酶受体(IRAP)的结合同样也会产生致病作用。新发现的ACE2催化Ang-(1-7)和Ang-(1-9)的生成,Ang-(1-7)与Mas受体和Ang-(1-9)与AT2受体结合之后,可产生心血管保护作用,但RAS的致病作用仍然占优势。RAS新成员的发现,对认识RAS抑制剂的临床研究结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已成为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新兴药物,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健康人心肌细胞仅表达SGLT1,SGLT2定位在肾脏近曲小管和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在疾病状态下高表达.舒张性心衰患者发生EAT堆积,EAT高表达SGLT2和分泌脂肪细胞因子,介导心肌纤维化和心肌肥厚;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3.
以往心力衰竭(心衰)神经激素拮抗治疗主要阻止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两个系统的致病作用,降低心衰死亡风险。保护利钠肽系统(NPS)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阻止利钠肽降解,进一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16%,开启了3类系统神经激素拮抗剂治疗心衰的新时代。指南推荐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HFrEF)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ARNI,联合β受体阻滞剂,部分患者合用醛固酮拮抗剂,减少心衰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是我国基层医院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病因与合并症的及时处理可改善患者预后。本文依据近年心力衰竭治疗进展,对基层医院常见心力衰竭病因与合并症(包括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两大类)临床治疗内容予以更新,并对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提出专家建议,指导基层医师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疗法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报道免疫吸附疗法成功应用于1例DCM患者,并通过荟萃分析系统性评价免疫吸附疗法在DCM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荟萃分析中,我们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MEDLINE、Cochrane Library、CENTRAL和ClinicalTrials.gov等数据库,查找2000年1月1日—2021年11月26日以英文发表的免疫吸附疗法治疗DCM的临床研究。应用Stata MP Version 15.0和GraphPad Prism Version 7.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该例DCM患者接受单疗程的免疫吸附治疗后,在18个月随访期间,N末端脑钠肽原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增加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低。荟萃分析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括313例DCM患者,其中免疫吸附组167例,对照组146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30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吸附组DCM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得到明显改善(P<0.000 1),伴左室射血分数升高(WMD=6.70,95...  相似文献   
6.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的病理机制为肺动脉内的纤维化血栓阻塞血管,影响血流动力学,完成血运重建是其治疗的关键,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是肺动脉段以下血运重建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介绍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的临床意义、常见并发症,并结合本中心经验对其技术要点和临床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