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分离于糖尿病足感染(DFI)溃疡创面的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SCCmec分型特点及不同型别的耐药特征.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6月从天津某医院390例DFI溃疡中分离出70株表皮葡萄球菌,提取细菌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mecA基因,并对MRSE进行SCCmec分型;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总结分析西藏拉萨市区藏族糖尿病患者住院前后的胰岛素治疗情况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间在我科住院的103例藏族糖尿病患者,总结分析胰岛素使用情况,并分析胰岛素治疗前后的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的变化。结果 入组藏族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胰岛素治疗者共88例(占85.4%),其中新启动胰岛素治疗者为77例(74.8%)。给予胰岛素治疗后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较前明显下降,空腹C肽水平较前明显上升,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01)。随访3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较前明显下降,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西藏拉萨市区藏族糖尿病患者入院时存在血糖高、控制差的特点,应早期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解除高糖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离白糖尿病足感染溃疡创面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388例糖尿病足溃疡住院患者中分离的24株MRSA和18株MRSE菌株,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MRSA菌株相似系数为42%~97%,分为11型(A—K),12株为A型克隆株(其中11株分离于2008年的1至5月),包含12个亚型;B型2株;c型2株;其余8型各1株。MRSE菌株相似系数为34%~100%,分14型(A—N),5株A型克隆株中3株A1亚型,A2、A3亚型各1株;其余13型各1株。结论本院糖尿病足病科2008年1至5月分离的MRSA菌株很可能有A型MRSA克隆株的暴发流行,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呈散发感染;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分离的MRSE菌株呈散发性,未发现有克隆株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Hp)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的关系。方法将317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和DR组,并选取10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NC)组。采用PCR技术扩增Hp1和Hp2特异的目的片段,分析Hp基因型及糖尿病(DM)病程、尿白蛋白(UAlb)等生化指标与DR的关系。结果NDR组、DR组和NC组间Hp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病程和24hUAlb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Hp可能与DR无相关性。结论Hp基因多态性可能与DR无相关性,而DM病程和24hUAlb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渍疡(DFU)患者的心理行为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心理因素是否影响DFU愈合做;住备。方法:DFU患者106倒和糖尿病(DM)患者160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一般情况、临床和心理资料。对计量资料行2组独立样本t检验,对分类资料行x^2检验.结果:106例DFU患者,男76例,女30例,平均年龄(62.7±9.8)岁(40~82岁);DM平均病程(12.2±6.3)年(5-26年)。糖尿病足中位病程30d(3d~2年)。DM患者160例,男114例,女46例,平均年龄(61.4±10.6)岁(50—72岁),DM平均病程(10.6±7.2)年(5.20年)。DFU组的A型行为、抑郁和焦虑发病率高于DM组(分别为P=-0.003,P=0.000,P=0.011),社会支持得分低于DM患者(P〈0.001)。结论:A型行为是DM患者发展成DFU的高危因素;DFU患者合并抑郁和焦虑较DM患者更常见;DFU患者的社会支持较DM患者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11月我科住院治疗的10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愈合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年龄、贫血、溃疡深度、感染、骨髓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坏疽和血流灌注是影响愈合的危险因素(P均<0.05).回归分析示骨髓炎、血流灌注、坏疽是影响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不存在坏疽、骨髓炎和缺血的27例患者溃疡愈合情况研究发现,合并感染的溃疡愈合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 无论溃疡是否缺血,感染均是影响溃疡愈合的重要因素,及时就诊可以减少坏疽或骨髓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为今后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临床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按照患者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结果(DXA)的T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T≥-1.0)、骨量低下组(T=-1.0~-2.5)、骨质疏松组(T≤-2.5),比较3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对有统计学差异的资料及指标再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456例(男286例,女170例),平均年龄(55.7±11.3)岁。①3组间(骨量正常组177例、骨量低下组202例及骨质疏松组77例)比较显示,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钙、血镁、血磷、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均P>0.05)。②尿酸是腰椎骨量减低的危险因素(β=0.215,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尿酸是股骨颈骨量减低的危险因素(β分别为-0.329、0.177、0.173,均P<0.05)。结论:高龄、低体质量指数、低尿酸是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低的危险因素,在针对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工作中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感染葡萄球菌属临床及耐药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感染(DFI)创面分离的葡萄球菌属临床及耐药特点。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从医院277例DFI溃疡中分离出8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及48株表皮葡萄球菌(SEP),总结132例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耐药菌与下肢血液循环及溃疡深度(Wagner分级)间的关系;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细菌耐药特点。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及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中分离自缺血性和Wagner3、4级溃疡的菌株所占比例均高于单纯神经性和Wagner1、2级溃疡;与MSSA相比,MRSA更多分离自Wagner3、4级溃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U、SEP中多药耐药菌分别占60.7%和72.9%,MRSA、MRSE分别占SAU与SEP的27.4%、33.3%,均为多药耐药菌;MRSA、MRSE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耐药率均>75.0%;MRSE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81.3%)比MRSA(34.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SA、MSSE对青霉素G、大环内酯类耐药率均>6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耐药葡萄球菌属多见于合并深部溃疡和下肢血运差的患者,DFI中葡萄球菌属多药耐药问题较严重,及时进行正确的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及播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Hp)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的关系。方法418例T2DM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另选取100名性别构成、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NC)组。采用PCR技术扩增Hp1和Hp2特异目的片段,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Hp分型,分析Hp多态性及各项临床指标与DR的关系。结果NDR组、NPDR组与PDR组两两组间,T2DM组与NC组间,H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病程、SBP、TC、24h尿白蛋白(24h UAlb)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p与DR发病无关。结论Hp多态性与天津地区DR发病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