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hl7细胞)的比率及其相应特异转录因子Foxp3、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Treg/Thl7平衡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6例MM患者分为初发组(n=20)、平台期组(n=16)、复发/难治组(n=10),以健康体检者(n=20)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细胞、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及Treg/Th17比值的变化;RT-PCR检测转录因子Foxp3及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患者血清IL-6及CRP水平变化。结果: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Treg细胞比率较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组患者升高(P0.05);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h17细胞比率与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reg/Thl7比值高于平台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外周血及骨髓中Foxp3和RORγt mRNA的变化趋势与Treg/Thl7一致。MM患者血清中IL-6、CRP水平与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Thl7比值变化一致。结论:MM患者活动期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Thl7平衡向Treg倾斜,Foxp3表达水平升高;血清中IL-6、CRP水平与Treg/Th17比值变化趋势一致,可用于预测MM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硼替佐米剂量的PAD方案(硼替佐米+表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PAD方案治疗的32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硼替佐米1.3mg/m~2静脉注射(d 1、d 4、d 8、d 11)+表阿霉素20mg静脉滴注(d 1~4)+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d 1~4、d 8~11)治疗20例(PAD 1组);硼替佐米1.6mg/m~2静脉注射(d 1、d 8、d 15)+表阿霉素20mg静脉滴注(d 1、d 8、d 15)+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d 1~2、d 8~9、d 15~16)治疗12例(PAD 2组)。两组均以28d为1个疗程,化疗3~6疗程。比较两组MM患者完成3个疗程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PAD 1组总有效率为80.0%,PAD 2组为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D 1组带状疱疹(30.0%vs 0%)患者多于PAD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D 1组与PAD 2组胃肠道反应(20.0%vs16.7%)、周围神经炎(25.0%vs 16.7%)、粒细胞减少(15.0%vs 16.0%)、血小板减少(10.0%vs 8.0%)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硼替佐米1.6mg/m~2每周1次静脉注射的PAD方案治疗与硼替佐米1.3mg/m~2每周2次静脉注射的PAD方案疗效相似,且硼替佐米1.6mg/m~2每周1次静脉注射的PAD方案不良反应更少,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C-反应蛋白(C-RP)的联合测定在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方面的作用。方法:4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肾性贫血的患者在用r-HuEpo治疗前测定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红细胞压积(Hct)、STfR、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C-RP,按STfR在正常值范围内或以上及正常值以下分为A、B两组,给予皮下注射r-HuEpo,50U·kg-1.次-1,1周2次,2周、4周后复测以上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27例,B组20例。两组治疗前Hb、Hct、Ret、SEpo均无明显差异(P>0.05),STfR、C-RP有明显差异(P<0.01)。A组治疗前Hb、Ret、HCT与治疗后2周、4周后的值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1<0.05、P2<0.01)。B组治疗前Hb、Ret、HCT和治疗后2周、4周后的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A组Hb与STfR呈正相关(r=0.7,P<0.01),B组Hb与C-RP呈负相关(r=-0.8,P<0.01)。结论:联合检测STfR和C-RP对r-HuEpo的疗效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病情观察、加强透析以及急救时的护理等工作,结果:32例患者中治愈19例(59 3%),好转12例(37 6%),死亡1例(3 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抓好病情观察,加强透析以及急救时的护理等环节,能提高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38例MM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VAD组)16例,采用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TVAD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TVAD组总有效率(77.2%)明显高于VAD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AD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浆细胞比例的下降及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的升高幅度均大于V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VA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VAD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不影响治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疗效显著、给药方便、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重度缺铁性贫血(IDA)患者接受静脉铁剂治疗后铁代谢的变化特点,并观察静脉铁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7天及治疗结束时监测接受静脉铁剂(蔗糖铁)治疗的IDA患者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等铁代谢指标,根据血红蛋白变化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并与口服铁剂进行比较。结果:IDA患者接受首剂蔗糖铁治疗后血清铁及铁蛋白即可达到正常范围,分别为(18.51±8.53)μmol/L和(78.34±28.32)μg/L,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01)。在完成治疗剂量时,患者铁蛋白远高于正常范围,达到(1 679.73±432.15)μg/L(P0.001),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变化不明显[(5.73±2.63)mg/L vs(7.64±3.84)mg/L,P=0.066],仍显著高于正常范围。口服铁剂组患者在血红蛋白升至正常范围时,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则恢复至正常水平(4.68±2.41)mg/L,但铁蛋白仅为(22.37±7.12)μg/L,较静脉铁剂组治疗结束时明显为低(P0.001)。2组患者近期有效率相当(100.0%vs 95.8%,P=0.230)。静脉铁剂组无一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IDA患者接受静脉铁剂治疗后血清铁蛋白水平迅速变化,不宜作为停药标准;同时静脉铁剂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SHAP方案对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2011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10例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ESHAP方案治疗。结果:3例复发性NHL患者达完全缓解(CR率为30%),4例达部分缓解(PR率为40%),总有效率为70%,其中生存最长者43个月,仍处于CR期。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轻度肝功能异常以及骨髓抑制。结论:ESHAP方案对部分复发性NHL患者仍有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可用于治疗对其他化疗方案无效的复发性NHL。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沙利度胺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沙利度胺及化疗治疗,对照组仅予沙利度胺及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及发生强度.结果 治疗组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为55.0%(11/20),对照组为70.0%(14/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及腓总神经的MCV、腓浅神经的SCV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减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沙利度胺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中的发生率及清除Hp对ITP疗效的影响。方法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镜取材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88例ITP患者的Hp感染情况,并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将88例受检者中的60例Hp(+)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抗Hp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糖皮质激素。结果 ITP组Hp感染率为68.1%,而健康对照组Hp感染率46.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30例Hp(+)患者经抗Hp治疗后总有效率90%(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63%(19/30),两组比较P0.05;1年内复发率治疗组4例(13.3%),对照组14例(46.7%),两组比较P0.05。结论 ITP患者有高Hp感染率,抗Hp治疗可作为Hp阳性ITP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并可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