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对象与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轻型颅脑损伤、GCS 13~15分、但头痛剧烈与CT表现不符病人43例,其中男35例,女8例;年龄17~70岁。GCS 13分7例,GCS 14分12例,GCS 15分24例。均行CT检查,25例有阳性发现。头皮血肿23例,颅骨骨折14例,轻度脑挫伤9例,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薄层硬膜外血肿7例,少量硬膜下血肿3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利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对中颅窝型、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12例进行了显微手术治疗,对术中解剖、手术技巧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充分暴露肿瘤,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经病理学检查均为神经鞘瘤。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结论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安全切除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正>复胆片是由多味药材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由于目前尚缺少简便可行的含量测定方法控制成品质量。因此我们针对方中数味药材均含有黄酮类成分,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法用于复胆片的质量控制,可行、可靠,有良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医院建筑环境在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有益于情感健康的绿色医疗环境是满足患者精神需要并直接影响医疗效果.文章从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和绿色环境营造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20 0 4年 3月 4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 7号局令的形式发布并施行。新《办法》与1999年 11月 2 6日颁布实施的原《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试行 )》(以下简称原《办法》)相比较 ,在保持原《办法》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 ,新增了评价与控制措施的规定 ,并对机构职责、报告制度、处罚等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增改和完善。通过对新旧办法的解读 ,新《办法》由原《办法》的五章三十二条增加到六章 (总则、职责、报告、评价与控制、处罚和附则 )三十三条 ,涵盖了立法…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10月 ,《南风窗》刊登了《血疑追踪———上海血友病人感染艾滋病丙肝调查》 ,报道了上世纪90年代 ,上海市有 5 4名血友病患者因使用血液制品而感染艾滋病和丙肝病毒。一位患者的家属、两个病友走上了法庭 ,两起诉讼的一审判决书中称“原告血友病人没有错 ,被告上海生制所等也没出有错……出于人道主义考虑 ,一次性补偿原告人民币 10万元。”由此报道 ,联系目前我省药品不良反应 (Ad verseDrugReaction ,ADR)监测工作中难以避免的ADR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索赔请求 ,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我国目前有关ADR法律责任进行探讨 ,以期使ADR…  相似文献   
7.
44例药物过敏性休克报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过敏性休克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生率和病死率,我们对2002年8月20日-2003年9月20日上报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药物不良反应报表进行了综合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和方法1.1调查对象选择2002年8月20日-2003年9月20日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共1755份进行调查。经计算机检索发生过敏性休克病例共44例,其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5岁~89岁,平均年龄(44±20.03)岁。所收集病例符合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诊断标准[1],即:用药后发生呼吸急促、胸闷、紫绀、心悸、出冷汗、血压迅速下降,甚至意识丧失等,常伴发荨麻疹、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6例肾上腺节细胞瘤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 6例肾上腺节细胞瘤均为体检或其它合并疾病就诊发现,CT表现2例为水滴形,2例为椭圆形,1例圆形,1例分叶状不规则形;4例行CT平扫+增强,1例仅行CT平扫,1例直接行CT增强,平扫时病灶均表现为均匀低密度,增强后1例不强化,3例延迟强化,其中1例边缘强化较明显,直接增强的1例也可见实质期及延迟期较动脉期CT值有所上升。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加深对它的认识可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强制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内部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通过分析企业建立报告制度的现状,借鉴欧盟的相关政策要求,探讨改进我国企业落实该报告制度的方法及政府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神经导航下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的解剖和手术方案研究,探讨该入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成人头颅标本12例(24侧),模拟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观察暴露的岩斜区解剖结构;利用神经导航技术定位标本岩骨内部结构,最大限度磨除岩尖,观察斜坡鞍后区,上、中斜坡区等结构;利用该入路切除11例临床颅底肿瘤,探讨该入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结果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可完全暴露鞍旁区,通过海绵窦外侧壁的手术三角可对累及海绵窦内外病变进行直视手术;神经导航辅助下耳蜗、内听道等结构定位准确,头颅标本岩尖磨除后耳蜗内侧缘岩尖剩余最大骨质平均厚度(0.8±0.19)mm,内侧视角较非导航入路增加(8±2.5)°,后外侧视野增加了(25±3.2)°,获得(3.3±0.4)cm2硬膜显露,明显扩大了后颅窝的暴露范围。临床病例资料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2例,手术时间与既往相比缩短1~1.5 h,术后新增脑神经损害症状或原有脑神经损害症状加重3例,无长期昏迷及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能最大程度暴露蝶岩斜区病变,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