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究荜茇酰胺(PL)在体外和体内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PL干预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2(Bcl-2)、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CDKN1A/p21)、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存活素(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以MDA-MB-231细胞构建裸鼠荷瘤模型并给予PL干预,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PCNA、p-STAT3、STAT3、HIF-1α、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P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PL下调MDA-MB-231细胞中PCNA、Bcl-2、p-STAT3、HIF-1α及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21蛋白表达水平。体内实验结果显示,PL可抑制裸鼠肿瘤增殖,下调肿瘤组织中PC...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是一种复杂的、进行性视神经损害性眼病,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甚至失明。目前的治疗手段尚无法使青光眼性失明逆转而恢复。临床上通常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发育性三大类,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 ary angle-glaucom a,PACG)是我国人群中较为多见的类型。本研究通过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生活行为危险因素,以降低罹患青光眼的风险。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病例组:收集2003—2005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病科门诊和病房住院的确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92例。原发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人工智能病理诊断模型构建过程中,病理医师对数字切片癌组织的人工标注在不同扫描仪构建的全切片图像(WSI)中准确迁移的方法。 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配准的标注迁移方法,在来自不同扫描仪的WSI之间建立仿射映射。通过多分辨率最小化两个WSI缩略图之间的互信息来估计最佳仿射映射参数,以避免和改变扫描仪特定特性的影响,减少计算时间。我们使用了181张结直肠癌病理切片,使用两个品牌的扫描仪获得相应的WSI,对上述标注迁移方法进行测试。 结果181张HE切片的扫描结果表明,同一张切片由不同扫描仪构建的WSI在颜色、位置、大小等属性上都有不同的表现。使用我们提出的标注迁移方法,其中179张图像的人工标注成功地在不同扫描仪构建的WSI中迁移,其中125对使用单个CPU核心的计算时间不到1分钟。 结论我们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全自动的标注迁移方法,用于在不同扫描仪构建的WSI之间传递人工标注。在准备深度学习训练数据过程中,既可以避免病理医师对新图像的重新标注,也可以避免病理医师之间在标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5.
6.
7.
再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发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出120例分两组(对照组与再发性脑梗死组),分析经CT证实再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再发脑梗死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家族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组意识障碍、血管性痴呆、语言障碍、假性球麻痹、双侧肢体瘫痪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再发脑梗死的机制是多方面的,首次脑梗死后血压、高脂血症的控制,稳定情绪、合理用药、坚持治疗、康复锻炼,可以减少再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羟苯氨酮对戊巴比妥钠致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研究强心扩血管新药羟苯氨酮(oxyphenamone) 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 方法:用多导生理仪与电磁流量计测定戊巴比妥钠致心力衰竭豚鼠、 猫与狗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 结果:iv 羟苯氨酮1~8 mg.kg-1, 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心肌收缩力、 左室收缩压、 心输出量、 心脏作功及冠状动脉血流量, 其作用强度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I)氨力农(amrinone) 相似。 而PDEI增加心率, 易致心律失常, 并继续降低血压; 羟苯氨酮则减慢心率, 使降低的血压上升。 结论:羟苯氨酮能明显改善心衰动物的心脏功能,其作用优于PDEI, 有可能发展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药。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2000年以来,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为标志,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医疗器械监管制度.本刊特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有源医疗器械处前处长孙卓惠老师撰写本文,以医用电气设备为例,探讨"标准"在医疗器械符合性评价中的作用.全文将分为上、下两部分刊出,本期主要介绍世界范围内标准在医疗器械符合性评价过程中的应用,下期内容将着重讨论中国符合性评价中使用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标准系列的情况、未来发展展望以及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7周以内的早期妊娠,选择健康孕妇瘢痕性子宫130例(一次剖宫产术后113例,二次剖宫产术后15例,子宫肌瘤剥除术后2例);正常子宫110例。通过观察分析完全流产率分别为83.08%(108/130)和91.82%(101/110),有效率分别为89.23%(116/130)和95.45%(105/110)。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性子宫的早期妊娠安全、效果确切,且与早期妊娠正常子宫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