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目的]评价笑气联合间苯三酚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802例患者分为2组,笑气联合间苯三酚组(A组)227例,常规结肠镜检查组(B组)575例。比较2组肠镜操作时间、疼痛度、复诊意愿率、非疼痛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在操作时间、疼痛度以及复诊意愿率上均优于B组(P0.05);A组与B组均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A组发生躁动、头晕、乏力、氧饱和度一过性下降的例数均多于B组(P0.05),2组发生心动过速、幻觉以及眼球固定无反应的例数无差异(P0.05)。[结论]:笑气联合间苯三酚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操作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D146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门诊及住院CRF患者51例为CRF组,33例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细胞CD146的表达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分析CRF患者外周血细胞CD146表达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RF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146+细胞百分率及CD45-CD146+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4.09±3.48)%比(0.20±0.10)%;(4.71±3.94)%比(0.79±0.14)%;(16.43±10.48)个/μl比(2.16±0.81)个/μl,均P〈0.001].CRF患者外周血CD45-CD146+细胞数量与BUN、Scr均呈正相关(r=0.480、0.595,均P〈0.01).结论 外周血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D146的表达及升高与CRF的发生有关,CD45-CD146+细胞数量增加与CRF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ARFonCKD或A/C)是指患者在原有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短期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症。由  相似文献   
4.
腕关节周围炎是临床常见病,以腕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特征,多由于劳累和损伤发病。笔者近6a来采用微波照射结合手法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2000年—2005年门诊患者,年龄最大56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41.5岁;病程最长者2个月,最短1周,平均2  相似文献   
5.
四步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0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翔  王文举  姜东升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292-1292
王文举主任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对颈腰腿痛等病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总结了四步推拿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收到满意疗效,现就其中典型病例100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选自门诊病人,其中,男75例,女2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0岁,平均33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为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右颈内静脉置入双腔导管是临床最常使用的方法 。作者通过系统回顾、分析总结盲穿法发生置管困难的因素,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显像实时直观,无创伤,操作简便、准确、安全有效,成功率高。1资料与方法选择本科1997-2007年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经右颈内静脉盲穿置入双腔导管540例次。  相似文献   
7.
<正>胃镜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随着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及胃镜下治疗手术的开展[1-2],胃镜消毒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氧化电位水(EOW)和戊二醛消毒胃镜的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如何成功建立前臂腕纹下动-静脉内瘘术及其相应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350例尿毒症患者前臂腕纹下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建立的成功经验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及相关护理。结果所有病例均于内瘘术21~30 d成熟后开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3次,每次4~5 h,血液流速为180~300 ml/min,提高了内瘘血流稳定率和通畅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内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细针穿刺细胞端粒酶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良、恶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TRAP PCR ELISA定量法对82例穿刺细胞及活检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分析 ,同时进行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82例细针穿刺细胞端粒酶活性与其活检组织相近 ,恶性肿瘤 (2 .5 2 1± 0 .375 )明显高于良性病变 (0 .0 5 7± 0 .0 19) ,恶性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 93 .88% (46 / 4 9)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的 6 .0 6 % (2 / 33) ,端粒酶活性水平及阳性率随着恶性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恶性肿瘤细针穿刺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阳性率 ,尤其在细胞学不典型时 ,端粒酶活性检测更有诊断价值。结论 细针穿刺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用于良、恶性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常见的临床病症,近年来国内报道发病率上升,GERD发病机理复杂,胃食管屏障压降低、食管清降能力下降、胃排空延缓等均参与GERD的发生.本研究通过食管下段24h pH监测诊断为GERD患者食管测压观察,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1.食管下段24h pH监测确诊为GERD患者62例,内镜下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48例,Ⅰ级28例,Ⅱ级16例,Ⅲ级4例.2.食管测压采用多导胃肠功能检测仪(瑞典C TD公司).测定下食管括约肌长度(LESL)、腹段LESL,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及食管远端蠕动压.3.食管下段24h pH监测观察24h内pH<4百分率(pH<4%=、大于5min的长酸反流次数及总反流时间.4.统计学处理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对食管测压和pH监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t检验对不同食管动力变化与食管酸反流的关系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pH<4(%)与LESL相关,r=-0.327,P <0.01,与LESP相关,r=-0.49,P<0.001,与食管远端蠕动压相关,r=-0.331, P<0.001.2.腹段LESL<2cm及LESP<6mmHg时,pH<4(%)明显高于腹段LESL>2c m及L ESP>6mmHg,P均<0.01.3.食管远端压力低于30mmHg者pH<4(%)明显高于60mmHg者 ,P<0.01;且与长酸反流相关,P<0.01.结论 LES的功能是胃食管反流发生的决定因素,同时与食管体部的蠕动功能密切相关另外如胃排空紊乱、酸分泌过多及食客粘膜抵抗能力下降均参与胃食管反流的发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