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并发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伴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例乙肝肝硬化并发SPTCL伴HPS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T细胞受体(TCR)表型不同则该病的侵袭性、治疗反应性及预后明显不同,伴HPS者治疗效果不佳,生存期短。 结论 乙肝肝硬化并发SPTCL伴HPS罕见,早期骨髓形态学、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检测对确诊有重要意义,及早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尤为重要。早期诊断及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6岁。因右上腹部隐痛不适半年余,咽下哽噎感4个月于2005年3月4日入院。入院体检:消瘦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肝肋下2cm,质软,无压痛,脾肋下未触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正常,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正常,糖类蛋白19—9(CAl9—9)〉610U/ml,B超检查提示肝左叶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肿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cytokine-induced killers,DC-CIK)治疗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生物治疗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6例结直肠癌患者信息,随访。在以性别、年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接受手术的方式及是否接受靶向治疗为研究基础上,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重点探讨DC-CIK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接受DC-CIK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的预后;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是否接受DC-CIK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接受DC-CIK治疗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脾多肽组(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和对照组(单纯TACE),每组30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KPS评分)、免疫功能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RECIST 1.1标准)、KPS评分、免疫功能,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 脾多肽组的客观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3.3%(19/30),对照组为33.3%(1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患者治疗后KPS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对照组免疫学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脾多肽组患者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05).脾多肽组与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3%、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40.0%,高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可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化疗的大量开展,继发性白血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笔者报道1例卵巢癌并发乳腺癌患者经化疗、放疗后出现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从初次化疗至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时间为37个月,起病急、生存期短。文献报道烷化剂、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铂类均易诱发继发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降低病死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人肝细胞色素酶P450 2C9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对人肝细胞色素酶P450 2C9(CYP2C9)的影响.方法 收集慢性HBV感染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肝组织和血液标本各10份,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CYP2C9基因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肝组织样本中CYP2C9酶活性.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肝组织样本中CYP2C9 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数据行t检验.结果 20份样本均为野生型CYP2C9(*1*1),未检测到突变型基因.反映酶活力的指标最大反应速度(Vmax)在慢性HBV感染组为(40.4±10.4) pmol·mg-1·min-1,健康对照组为(52.6±13.4) pmol·mg-1·min-1(t=2.269,P=0.036 7);而酶特征性常数米氏常数(Km)分别为(263.5±66.4) μmol/L和(284.6±85.9) μmol/L(t=0.614,P=0.5471).慢性HBV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CYP2C9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9±0.28和0.65±0.13(t=2.628,P=0.017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13和0.60±0.19(t=4.688,P=0.000 2).结论慢性HBV感染在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肝脏CYP2C9酶的表达,导致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7.
铜代谢检测是避免肝豆状核变性误诊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 ilson病(W ilsons D isease,WD),是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2]。本病是目前少数几种治疗效果较好的遗传性代谢疾病,但其治疗效果与治疗的早晚有极大关系。如能早诊断、早治疗,常可使铜代谢异常逆转。本病的临床表现尤其是早期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经常发生漏诊、误诊[3],尤其是以肝功能异常为首发表现时,常被误诊为其他肝病,而耽误了对病因学的治疗。本文总结我院1999~2004年收治的以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HLD 4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肝内胆管癌术后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肝内胆管癌患者进行随访获得预后信息,选择32种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检测相关指标,分析影响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通过病历回顾性收集进行回顾性研究,最终入组189例病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影响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表明,除了肿瘤数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前CA199、谷氨酰胺酶之外,术后第1天的总胆红素和术后第5天的谷丙转氨酶(P<0.05),是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肝功能某些指标(术后第1天的总胆红素,术后第5天的谷丙转氨酶)对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患者预后有指示作用。术前术后应积极保肝治疗,改善营养状况,术中尽量减少对肝脏的创伤,这些措施均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蛋白质的表达差异,获取鉴别两者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通过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的纯细胞,通过双向电泳和质谱的方法检测两者表达的差异蛋白,再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证实差异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图谱分别检测到(1 124±110)、(938±90)个蛋白点.分析发现78个差异蛋白点,通过质谱鉴定出28个有意义的蛋白,20个蛋白仅在肝细胞癌表达或表达明显增高,8个蛋白仅在肝内胆管癌中表达或者高表达.同时免疫组化证实BK125H2.1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强阳性,而肝内胆管癌中缺失表达.结论: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是蛋白质组研究中的一个突破性的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组织异质性的问题;本实验检测到的差异蛋白例如BK125H2.1可能成为鉴别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癌特异性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程序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抗体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疗效。方法 选取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生物治疗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的18例晚期肿瘤患者,给予PD-1抗体静滴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经PD-1抗体治疗后,PR 5例、SD 7例、PD 6例,生活质量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至随访结束,共有5例死亡,2例失访,11例存活,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6个月(95% CI:1.8~3.3个月),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化验指标异常。结论 PD-1抗体是治疗晚期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少,临床耐受良好,但该结论仍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