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miR-578调控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胃癌细胞MKN-45、SNU-1、MKN-7、KTAO3、N87及人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为研究对象,将MKN-45细胞分为对照组、miR-578 NC组、miR-578 mimic组、miR-578 mimic+pc-ACSL4组,测定各组MKN-45细胞活力及凋亡、侵袭、迁移能力,测定细胞中miR-578、ACSL4、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Bcl-2)、侵袭相关蛋白(MMP-9、MMP-2)的表达,验证miR-578与ACSL4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578在人胃癌细胞中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miR-578 mimic组MKN-45细胞活力、侵袭、迁移能力、MMP-2、MMP-9、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凋亡能力、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miR-578 mimic组相比,miR-578 mimic+pc-ACSL4组MKN-45细胞活力、侵袭、迁移能力、MMP-2、MMP-9、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凋亡能力、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578与ACSL4存在靶向调节关系。结论 miR-578可抑制人胃癌细胞MKN-45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可能是通过抑制ACSL4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利用葡萄糖定量法检测根管微渗漏模型,评价三种根充糊剂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人前牙65颗,随机分为A、B、C 三个实验组(每组20颗牙齿)和D组作为对照组(5颗牙齿),A、B、C组分别采用AH-Plus糊剂、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根管充填糊剂(n-HA)、氧化锌丁香油(ZOE)糊剂加牙胶尖侧压充填根管.D组为阴性对照组,用粘蜡充填根管.牙根外表面、根管口及根尖孔处涂二层指甲油.于第7 d、14 d、21 d、28 d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从冠方向根方漏出的葡萄糖量.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第7d、14 d、21d、28dA、C组,B、C组及C、D组微渗漏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微渗漏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组第7 d与第28d微渗漏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H-Plus糊剂、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根管充填糊剂(n-HA)的根尖封闭性优于氧化锌丁香油ZOE糊剂.而前两种糊剂的根尖封闭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评价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PTEN诱导性激酶蛋白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E3泛素连接酶(E3 ubiquitin ligases,Parkin)信号通路在氧糖剥夺/复氧复糖后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和焦亡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青海地区汉族胃癌(GC)、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血清中P53蛋白、可溶性Fas蛋白(sFas)水平,明晰青海地区汉族胃癌患者血清P53、sFas蛋白表达特点。方法收集世居青海地区因消化道症状前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汉族GC、CAG、CSG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53蛋白、sFas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血清P53蛋白水平在GC组、CAG组、CSG组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sFas水平GC组较CAG组、CSG组明显降低(P<0.05);3.GC组血清P53蛋白与sFas间呈负相关,r=-0.543,P<0.05。结论青海地区汉族GC患者血清中P53蛋白显著升高、sFas显著性降低,二者联合检测有望作为胃癌诊断的一种新型的简单易行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MEG3、微小RNA(miR)-195-5p在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重症组,53例)和非重症坏死性胰腺炎(非重症组,69例),另根据预后结局将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38例)和预后不良组(15例)。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的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及血清lncRNA MEG3、miR-195-5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lncRNA MEG3、miR-195-5p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Ranson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MEG3、miR-195-5p对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重症组和非重症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基础疾病及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重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儿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骨折内固定术后患儿的感染防护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骨折内固定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120例患儿的一般资料,并收集病原菌样本进行培养,确定是否出现感染,对出现病原菌感染的样本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判断耐药性。分析患儿的性别、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等与出现医院获得性感染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骨折内固定术后患儿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患儿中有11例患儿出现医院获得性感染,感染率为9. 16%。在11例出现感染的患儿中共培养出38株病原菌,其中G+菌21株,约占总数的55. 26%; G-菌15株,占总数的39. 4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无抗生素预使用、术中出血量 200 ml以及住院时间 2周是引起骨折内固定术后患儿出现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儿免疫力水平较低更容易出现医院感染,因此在入院期间应加强对感染的防控,在危险因素方面,应针对抗生素预使用、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给予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