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38岁 ,2 0 0 1年 11月初无诱因轻度咳嗽 ,咳少量白色粘痰 ,伴不规则发热 ,体温最高 38.5℃。发病第三日出现爆裂样头痛 ,以双颞部为甚 ,呈进行性加剧。伴喷射样呕吐数次 ,并有大小便失禁。于 11月 15日到当地某医院就医。胸部CT示 :右上肺后段可见一直径为 2cm的球形结节 ,疑为结核病灶。未作脑脊液检查 ,即按“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处理 ,予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四联疗法抗结核 ,共用药 10d ,症状渐重。 11月 2 5日转入我院治疗。查体 :体温 39℃ ,神志不清 ,呈谵妄状态 ;双瞳孔等大等圆 ,…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是好发于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及外周动脉的多灶性疾病,常引起卒中、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而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不稳定斑块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这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不稳定斑块以覆盖在脂质核心上的纤维帽颈部变窄和断裂为特征。同时,脂质核心的大小,新生血管以及斑块内的炎症也能导致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在所有的无创影像技术中,磁共振成像(MRI)最有望成为判断不稳定斑块的方法。我们对该技术应用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它可以直接损伤内皮细胞,也可刺激内皮细胞表达大量的黏附分子、趋化因子,促使单核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趋化单核细胞进入内膜和促进泡沫细胞形成,从而导致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心端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只)、高脂饮食组(11只)、阿托伐他汀组(10只)。后两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建立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至第9周始,高脂饮食组同时服用1.5mg·kg^-1·d^-1淀粉,阿托伐他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5mg·kg^-1·d^-1。处死兔后,对主动脉大体标本进行观察,发现内膜增生合并粥样斑块形成者视为模型建立成功。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斑块近心端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阳性面积百分率以及MMP-9的表达。结果 ①高脂饮食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主动脉可见新生内膜形成,内一中膜厚度比值分别为1.41±0.34、0.63±0.12。②斑块中巨噬细胞分布部位正是MMP-9阳性表达区域,均聚集于斑块近心端。高脂饮食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主动脉斑块近心端巨噬细胞阳性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6.5±4.3)%、(12.4±1.5)%,MMP-9吸光度(A值)分别为0.081±0.014、0.022±0.0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高脂饮食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平滑肌细胞阳性面积百分比分别为(47.2±12.3)%、(50.4±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及MMP-9表达主要位于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心端,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少此区域巨噬细胞聚集及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后循环缺血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方法观察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的结构异常情况,比较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结构有无区别,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所有后循环缺血并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397名患者,分析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资料及血管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中,脑血管造影发现后循环血管病变304例,共435处血管。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后循环血管病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在没有明确风险因素的78例患者中,椎动脉发育不全或后循环血管变异25例。结论后循环缺血脑血管造影检查阳性率较高,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在无风险因素的患者中以椎动脉发育不全或后循环血管变异为主。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的老年抑郁症与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MRI上的白质高信号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选取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入院的18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从入院患者中选取188例无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行颈动脉血管造影和颈部血管超声评价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内膜厚度。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对白质高信号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病例组中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老年抑郁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病例组颈动脉狭窄和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抑郁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白质高信号密切相关。白质高信号评分与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程度密切相关,这种联系在对年龄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仍然存在(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选择性半胱胺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n=6)、安慰剂对照组(n=8)、阿托伐他汀组(n=10)和孟鲁司特组(n=10).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其余3组均给予高脂饮食.8周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孟鲁司特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5 mg·kg·d)和孟鲁司特(1 mg·kg·d),继续高脂饮食4周.饮食干预前和干预后8、12周测血脂.12周后,检测升主动脉内/中膜比,分析内膜中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SMC)面积百分比以及斑块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的表达.结果 安慰剂对照组内膜明显增生,内膜中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和少量SMC,MCP-1 mRNA表达增加.与安慰剂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孟鲁司特组的内/中膜比(0.32±0.12和0.34±0.10比1.12±0.36,均P<0.05)和内膜中巨噬细胞[(9.8±4.6)%和(11.2±3.7)%比(34.6±8.8)%,均P<0.05]较低,SMC的含量[(18.6±6.9)%和(19.2±8.6)%比(5.2±2.3)%,均P<0.05]较高,MCP-1 mRNA表达(0.42±0.08和0.40±0.06比2.36±0.48,均P<0.01)较低.孟鲁司特具有和阿托伐他汀相似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孟鲁司特对血脂无影响.结论 孟鲁司特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频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从南京卒中注册数据库中选择符合研究方案的TIA患者172例,按照发作频率分为单发性TIA和多发性TIA(发作次数≥2),多发性TIA按照每次发作症状是否相同分为刻板性TIA和变异性TIA,对不同发作频率TIA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单发性TIA和多发性TIA比较,房颤、肢体无力多见于单发性TIA(P<0.05),颅内外大动脉病变多见于多发性TIA(P<0.05);刻板性TIA和变异性TIA比较,颅内外大动脉病变多见于刻板性TIA(P<0.05)。结论颅内外大动脉病变常见于多发性TIA和刻板性TIA,房颤、肢休无力多见于单发性TIA。对TIA患者应根据发作频率和症状不同进行相应的病因检查。  相似文献   
9.
瓜蒌皮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瓜蒌皮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从三亚卒中注册系统中选取6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0例和对照组330例。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纤维蛋白原含量、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心电图改变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心电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合并心肌缺血的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皮注射液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液粘稠度,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改善卒中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来源于胚胎和成体干细胞的分离成功、纯化、培养、传代、建立细胞系及体外定向诱导分化等技术的成熟,为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就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