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验证维生素C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灭活作用,为生物制品提供一种安全可行的HIV灭活的方法。方法通过测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检测不同浓度维生素C在不同温度和作用时间下对HIV的灭活作用,并对有效剂量组进行MT4细胞毒性试验。结果500μg/ml维生素C在无血清状态下有灭活HIV作用,而此剂量对MT4细胞有不可逆转的毒性作用。结论维生素C不适宜用于血及血制品的HIV灭活。  相似文献   
2.
青蒿琥酯诱发大鼠骨髓红细胞微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琥酯是新抗疟药青蒿素的水溶性衍生物。本实验通过大鼠骨髓微核试验对其遗传学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蒿琥酯100-300mg/kg单次尾静脉注射后6h均诱发早期微核,并与剂量呈正相关。青蒿琥酯48和96mg/kg(分别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0和40倍)给药后6、12、24h引起骨髓多染红细胞(PCE)微核频率增高,PCE/NCE(正成红细胞)比率下降,24mg/kg(临床剂量的10倍)对微核率及P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能分泌具有中和活性的抗SARS-CoV单克隆抗体(McAb)细胞株,制备有中和活性的抗SARS-CoV MeAb,用于SARS-CoV感染的早期特异诊断和进行SARS-CoV结构蛋白的功能研究。方法 用灭活纯化sARS-c0V(BJ01株)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建立能稳定分泌SAILS病毒MeAb的杂交瘤细胞系,然后用中和试验进一步筛选分泌具有中和活性的抗SARS-CoV MeAb细胞株。利用SARS-CoV的S和N蛋白的不同长度肽段通过EusA鉴定McAb的特异结合区域,分析S和N蛋白不同区域诱导产生抗体的能力和特性。结果 建立了12株能稳定分泌抗SARS-CoV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效价在1:320~1:20 480之间,其中6株具有较好的中和SARS-CoV的能力。具有中和活性的McAb中,3株是针对S蛋白的,2株是针对N蛋白的。其中抗S蛋白的中和抗体活性比抗N蛋白的中和抗体活性高,另外1株可能是针对SARS-CoV的其他结构蛋白的。进一步对6株抗S蛋白的McAb的特异抗原结合表位分析,发现其中3株结合位点在S蛋白第12~311氨基酸之间,2株在第310~535氨基酸之间,后者中和效价高于前者,另1株是针对S2蛋白的,SARS病毒的受体结合区正位于第310~535氨基酸这一区段。具有中和活性的McAb通过间接免疫荧光、ELISA、酶标免疫组化法和胶体金方法对SARS病毒进行检测,都显示出高度的特异性和良好亲和力。结论 成功制备了具中和活性的抗SARS-CoV单克隆抗体,并分别测定了McAb对S蛋白和N蛋白的特异抗原结合活性,初步确定了S蛋白的中和表位。为今后SARS病毒的特异诊断、结构蛋白的功能分析和重组疫苗的研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灭活前后HIV-1生物学性状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D法及低 p H法是常用的血制品灭活病毒的有效方法。在评价 S/D法及低 p H法灭活 HIV试验中 ,发现不病变样品经盲目传代可以传出病变 ,说明 HIV在灭活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异。 HIV具有高度的变异性 ,不同地区不同机体 ,同一机体不同病程 ,甚至同一机体一次取样均可分离到不同基因型不同生物学性状的 HIV株 [1 ]。我们曾在 MT4细胞长期自然传代培养 HIV,分析 HIV包膜基因变异及生物学性状改变 ,获得体外传代 HIV包膜基因变异不显著 ;病毒感染毒力及病毒产量上升 ;亚型不变 ,生物学性状相对稳定的结论。为了进一步了解灭活作用下 H…  相似文献   
5.
自然环境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活力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自然环境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灭活规律,防止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工作中接触HIV阳性体液引起的HIV感染。方法通过测TCID50,检测了HIV在水和含10%血清RPM11640培养液稀释后,持续存在于4℃、室温(20℃~26℃)、37℃不同时间的感染活力,并对不病变样品盲目传三代以明确其感染性。结果〈4℃无论在水或细胞培养液中,HIV感染活力〉35d;室温及37℃下,水中HIV感染活力可维持7~14d,培养液中可维持14-21d。结论HIV在自然环境中抵抗力较强,对HIV阳性体液及其污染物应谨慎处理,防止HIV意外传播。  相似文献   
6.
青蒿琥酯诱发大鼠骨髓细胞膜系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TBA法测定了青蒿酯中毒大鼠骨髓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含量以探求该药的造血毒性机制。结果表明,100-333mg/kgSA引起骨髓MDA含量与剂量呈正相关线性半高;相关系数γ=0.9566;骨髓MDA增殖时间-反应曲表明,达峰时间为16.5h;TMDA峰反庆消除一半需76.5h。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犬连续口服复方萘酚喹的毒性剂量、损伤的靶器官、可逆性及安全剂量范围。方法 :给比格犬口服复方萘酚喹 1 7.5 ,87.5或 1 4 0mg/(kg·d) ,每天 1次 ,连服 1 4d。给药结束后 ,各组活杀 2 /3,留 1 /3继续观察2 8d。观测了临床症状和生理指标 ,血液学 8项、血生化 1 3项、尿 8项、心电图、眼底、骨髓和组织病理学。结果 :主要毒性反应见于 1 4 0mg/(kg·d)组 ,给药后 5 /6只犬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部分动物出现阵发性抽搐 ,几分钟后自行缓解。该组给药后GOT ,GPT明显升高 ,心电图Q_T间期延长 ,骨髓红系受到抑制 ,组织学检查可见肝细胞损伤明显。 87.5mg/(kg·d)组各种毒性反应均较大剂量组轻 ,所有毒性反应于停药后自行恢复。 1 7.5mg/(kg·d)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1 4 0mg/(kg·d)为重度中毒剂量 ,87.5mg/(kg·d)为中度中毒剂量 ,1 7.5mg/(kg·d)为安全剂量。毒性靶器官是肝脏和骨髓 ,损伤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8.
新分离的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确定新分离的冠状病毒与目前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关系。方法 以用细胞培养法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标本中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抗原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中和试验测定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抗新分离的冠状病毒的抗体 ,分析确定新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关系。结果 在临床确诊的 1 1 3份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标本中 ,99份检测出有抗新冠状病毒的抗体。 1 0对双份血清检测结果显示 ,后采集的血清抗体效价均比发病初期采集的明显增高 ,最高的升高 1 2 8倍。中和试验结果证明 ,病人血清抗体能够中和新分离的冠状病毒。结论 新分离的冠状病毒与此次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密切相关 ,是目前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HIV感染者合并IBV,HCV,HGV感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HIV感染者合并HBV、HCV、HGV感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V感染者合并HBV、HCV、HGV感染初步调查吕富双王宏霞鲍作义李敬云艾滋病病毒(HIV)与一些肝炎病毒(HBVHCVHGV)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合并感染的机会较大,而一旦出现合并感染,病毒之间以及病毒与宿主之间可能发生非常复杂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