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总结我国大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少见的肠外表现,通过认识到本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以揭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我国大陆近20年来报道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对符合标准的少见的肠外表现的数据进行摘录、登记、统计分析。[结果]2001-01—2012-12期间符合标准的文献20篇,少见的溃疡性结肠炎肠外表现共28例,涉及皮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肌肉关节系统及血液系统等。[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外表现多样,常同时累及多个系统,易导致漏诊;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少见的肠外表现,有助于了解其发病机制,并帮助诊治。  相似文献   
2.
3.
<正> 儿童弱视属一种常见眼病。它容易与近视、远视、散光相混淆,不易被发现,但其危害极大,如斜视、立体觉缺乏等,给儿童生活、学习及就业带来很多不利。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于1991年10月对1486名5~13岁小学生进行了弱视调查。结果如下:1.调查内容及方法1.1 视力检查:用国际标准视力表〔1〕,检查双眼远、近视力。1.2 远近视力均≤0.8者,进一步检查屈光间质和眼底。  相似文献   
4.
未确定型结肠炎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未确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分析,加深对该型结肠炎的认识。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期间住院病历中符合炎症性肠病的217例患者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确定型结肠炎22例(10.2%),首发症状为腹泻54.5%,血便54.5%,腹痛31.8%,发热27.3%,有肠外表现59.1%,全结肠病变63.6%,回肠病变36.4%,节段型22.7%,直肠赦免50%,使用免疫抑制剂18.2%,手术31.8%。克罗恩病共60例,首发症状为腹痛76.7%,腹泻33.3%,发热25.0%,血便8.3%,有肠外表现38.3%,全结肠病变18.3%,节段型81.7%,回肠病变58.3%,使用免疫抑制剂11.7%,手术88.3%。溃疡性结肠炎135例,首发症状为脓血便78.5%,腹泻54.8%,腹痛29.6%,发热3.7%,有肠外表现18.5%,全结肠病变56.3%,节段型2.2%,回肠病变3.7%,使用免疫抑制剂的12.6%,手术6.7%。结论与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相比较,未确定型结肠炎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病变。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肠动力异常,肠动力异常在肝硬化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国内外学者为此进行了许多研究。迄今为止,对小肠动力与肝硬化之间相互影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较多,有些机理已初步阐明,有些尚未完全探明,对大肠动力与肝硬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则开展不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炎性肠病患者使用硫唑嘌呤后因不良反应引起停药的比例及原因。方法对1995至2005年期间北京协和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病例中使用硫唑嘌呤的31例炎性肠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因为出现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其中6例(19.4%)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4周内。结论早期不良反应是引起炎性肠病患者停止硫唑嘌呤治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主要是在遗传易感基础上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及免疫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是黏膜受损的主要机理,因此对IBD的治疗主要针对炎症的控制,包括糖皮质激素、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坏死因子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收集澳门仁伯爵医院及北京医院2002-01/2008-07资料完整GIST患者138例的临床、手术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测得的CD117、CD34、SMA、Desmin、S100蛋白表达结果,回顾性分析GIST临床与病理的特点及关系.结果:138例间质瘤位于胃90例(65.22%),小肠36例(26.09%),结直肠9例(6.52%),腹膜后3例(2.17%);最大直径1-14cm.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构成.梭形细胞:形态较一致,呈长梭形,胞质丰富,嗜酸性,胞核呈杆状或腊肠样或长梭形,大多数似平滑肌细胞,少许似神经鞘或神经纤维细胞;上皮样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一,呈多角形或卵圆形,胞质空亮或微嗜酸性,核周出现亮区,核形多样与核分裂数成正比.梭形细胞型114例(82.61%),上皮样细胞型6例(4.35%),混合型18例(13.04%);核分裂小于或等于5个/50HPF99例,5-10个/50HPF24例,大于10个/50HPF15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率为CD11797.38%,CD3473.91%,SMA6.52%,Desmin2.17%,S1002.17%;良性肿瘤24例(17.39%),低度恶性潜力39例(28.26%),中度恶性潜力33例(23.91%),高度恶性潜力21例(15.22%),恶性21例(15.22%).结论:GIST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CD117对GIST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与CD34、SMA、Desmin、S100等同时检测有助于GIST的诊断;GIST良恶性的评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核分裂数的多少.  相似文献   
9.
淀粉样变性是指具有β片层结构且刚果红染色阳性的淀粉样纤维结构物质在细胞外沉积而导致的一组疾病。目前有6种分型:原发性、继发性、透析相关性、遗传性、老年性和局限性。淀粉样物质主要由淀粉样多肽和附加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青年(40岁)UC 194例中院内外曾误诊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20.6%。40例中以腹泻为首发症状28例,黏液血便34例。曾在我院误诊8例,外院误诊32例。曾误诊为细菌性痢疾16例,肠炎8例,肠易激综合征和肠结核各4例,阑尾炎3例,肠阿米巴病2例,肠梗阻、Crohn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各1例。误诊时间5~9个月。40例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后经详细分析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肠镜检查后发现均符合UC诊断标准,确诊UC,给予相应治疗,病情均得到缓解。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对其肠外表现认识不足及对其缺乏警惕性是导致青年UC误诊的主要原因。熟练掌握青年UC临床特点,重视肠外表现和结肠镜检查,可减少青年UC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