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发病主要危险因素及分布特点.方法 分析246例疑诊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HD)与各危险因素关系作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CHD172例,非CHD 74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空腹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及血脂异常的比值比(OR)>1.0(P<0.05),CHD与上述因素正相关;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OR值<1.0(P<0.05),CHD与APOA1水平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依OR值高低排列,糖尿病史、高LDL-C血症、年龄、APOA1水平入选回归方程,其中糖尿病、高LDL-C血症与年龄OR值>1.0(P<0.05),CHD与上述因素呈正相关;ApoAl水平OR值<1.0(P<0.05).另外,患者对高脂血症知晓率低,非CHD组实际血脂异常发生率也高,与CHD组血脂异常分布相似[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甘油三酯(TG)、高LDL-C].结论 糖尿病史、高LDL-C血症、年龄可看作CHD危险因素,ApoA1可视为CHD保护因素.非CHD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也高,防治工作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刘素堂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0):1117-1118
目的:比较硝苯吡啶联合博利康尼与单用硝苯吡啶、博利康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给予硝苯吡啶10mg 4次/d,博利康尼2.5mg 3次/日。B组给予硝苯吡啶10mg 3次/d。C组给予博利康尼2.5mg 3次/d。D组给予维生素C 0.2g,3次/日。结果:A组疗效优于B组(P<0.05)与C组(P<0.01)。结论:硝苯吡啶联合博利康尼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用硝苯吡啶与博利康尼。  相似文献   
3.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R-R时相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在不同心率、不同冠状动脉分支最佳重建R—R时相特点。材料和方法:根据心率将89例患者分为四组:A组,心率〈60次/min;B组,心率60—69次/min;C组,心率70—79次/min;D组,心率≥80次/min。行16层螺旋CT,0.4s/周扫描,以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10%一90%R—R时相的横断面图像,再进行冠状动脉容积重建,分析不同心率、不同R—R时相冠状动脉各支图像质量。结果:不同的心率冠状动脉各支最佳重建时相不同。A、B组最佳重建窗较宽,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大多能在70%和80%R—R时相获得最佳显像;C组LCX最佳重建时相在50%或80%。RCA最佳重建时相在40%-50%,LAD在80%;D组最佳重建窗较窄,RCA、LCX最佳重建时相均在50%,LAD在40%-90%R—R时相得分差异不明显。结论:以0.钆伺的16层螺旋CT冠脉显像,根据心率不同选择重建时相。有助于获得较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选择2004-10/2005-07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患者33例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男14例,女19例;年龄范围43~81岁。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0.4s/周扫描,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共评价33例患者的396个冠状动脉节段,可用于诊断者344个节段,约占86.9%。对符合评价条件的冠状动脉节段16层螺旋CT诊断≥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7%,94.3%,78.0%,97.0%。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心病26例,非冠心病7例,16层螺旋CT发现冠心病患者含钙化节段59个,无钙化节段215个,非冠心病受检者中检出含钙化节段3个,无钙化节段67个。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5)。16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作为筛选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16层螺旋CT可发现冠心病与非冠心病冠状动脉钙化的差异,钙化广泛者应建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5.
6.
7.
老年自发性气胸38例临床分析刘素堂江苏省灌南县人民医院内科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老年为分析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特点,本文回顾1985年1月~1994年5月我院自发性气胸79例,其中老年性自发性气胸3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自发性气胸79例均经X线胸片和胸...  相似文献   
8.
心率及其波动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心率及心率波动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16-MS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不同心率、心率波动患者89例行16-MSCTA,以0.4秒/周扫描.根据心率分为下列四组:A组,<60次/分(beat per minute, BPM);B组,60~69 BPM;C组,70~79 BPM;D组,≥80 BPM.根据心率波动范围上述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范围≤6 BPM,第二组, 7~10 BPM,第三组,>10 BPM.结果 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心率波动均呈负相关,P<0.001.心率波动1 BPM以下时,欲获得符合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图像,允许的最高心率不超过64.5 BPM.统计显示:A、B、C、D各组及第一、二、三组冠状动脉节段显示率总体差别有显著性意义,两两比较,A与B组间差别不明显(P=0.017), A与B组合并后与其它各组间及第一、二、三组各组间差别均显著(P均<0.005).结论 不同心率、心率波动患者,图像质量迥异,欲获得高质量图像心率仍应尽量低、心率波动应尽量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阐明理气活血滴丸在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人群广泛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于上海长征医院等全国41家中心随机纳入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33例,口服理气活血滴丸,每次10粒,3/d,连服4周治疗,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效性、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分析。结果服用4周后,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绞痛症状有效率70.80%,硝酸甘油停减率83.00%,心电图疗效有效率70.30%。合并糖尿病患者新发生不良事件208例。和筛选期相比,治疗4周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01)。结论理气活血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人群疗效可靠,安全性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