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防旋股骨髓内钉( PFNA)与侧方钢板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本院自2011年5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其治疗方式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侧方钢板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50例,采用PFNA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10例病患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经过疗效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侧方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相比,其设计更为巧妙合理,固定效果更牢固,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漂浮电极导管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在床旁体表心电图监护指导下,通过Seldinger穿刺技术,在无X线透视条件下将临时起搏漂浮电极导管送入右心室.通过体表心电图QRS波群确定电极位置。记录放置电极导管所花费的时间与平均起搏时间,观察临时起搏操作并发症。结果40例患者穿刺均获成功,安置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平均操作时间(9.1±2.1)min,起搏时间1-15d,中位时间5.5d,电极脱位2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可在没有X线设备下紧急起搏而不需搬动危重患者,具有操作简单、起搏迅速、疗效肯定及相对安全的特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由杭州潜龙医学摄影有限公司制作,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社监制“彭氏肝胆胰外科手术”VCD光盘,业经编辑完成,经浙江大学出版社审定出版发行。出版号:ISRCCN—R16—05—0019—0/V.G ISBN7—88851—153—8。  相似文献   
4.
脊柱交界区终板抗压强度分布规律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交界区终板不同位点抗压强度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的颈胸段、胸腰段及腰骶段,共65个椎体125个终板,采用环形取点的方式,对每个终板平面的49个测试点用直径1.5mm的平底压头进行连续压缩加载试验,获得最大压缩力,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椎体为单位,颈胸段终板从C4开始抗压强度逐渐下降,至C7达到最低点,C7~T1明显升高。胸腰段各椎体终板的抗压强度呈依次上升趋势,腰骶段L3、L4终板抗压强度继续上升,L5出现降低,S1节段再次升高。颈胸段与胸腰段抗压强度均小于腰骶段(P<0.01)。上下终板抗压强度变化趋势相似。各段椎体抗压强度下终板强于上终板(P<0.01)。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的抗压强度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P<0.05)。由内至外,抗压强度逐渐增大(P<0.05)。颈胸段和腰骶段的后部终板抗压强度大于前部,而胸腰段为前部大于后部(P<0.05)。结论:不同节段终板的抗压强度分布规律不同,临床安放椎间置入物时需注意置入物的大小及放置位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测量全脊柱不同椎体上下终板不同位点的抗压强度,研究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的分布规律.方法 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C3~S1),共225个终板.对终板平面49个测试点用平底压头进行压缩加载试验,获得最大破坏载荷.结果 (1)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呈颈腰椎较强、胸椎较弱趋势(P<0.01).抗压强度自C3~7逐渐减小,在T1水平增大,然后再次逐渐减小,至T7降至最低,自T8开始增强,至L4达到强度最大值,L5复又降低后,S1再次增大.(2)除C5和T1外,下终板抗压强度大于上终板(P<0.01).(3)除C5/6,T12/L1和L5/S1间隙外,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的抗压强度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4)中央至外周抗压强度逐渐增大(P<0.05).(5)处于不同角度组的压力点,其抗压强度存在差异(P<0.01).(6)全脊柱终板不同节段前后强度分布不同(P<0.01).C3/4后侧终板强度大于前部,C5~7前后部大体持平,至T1再次后部大于前部,经过T2~5过渡段后,自T6~L3出现前部抗压强度大于后部,L4再次相对均衡,至L5、S1出现后部抗压强度大于前部.结论全脊柱不同节段终板和终板不同部位的强度分布与脊柱生理弯曲关系密切.抗压强度下终板高于上终板,外周大于中央,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马来酸伊索拉啶及其片剂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Spherisorb C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60∶40∶0.6,pH=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 in-1,萘普生为内标,紫外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在25~250μg.mL-1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之比与质量浓度之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96%,n=9)。最低检测量为10 ng。结论该法准确、简便、灵敏,可用于马来酸伊索拉啶及其片剂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21±0.41)g/L、(0.42±0.12)mg/L、(154.12±12.79)×109/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4±0.26)g/L、(0.82±0.35)mg/L、(208.12±12.2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及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胆红素三种提取方法的考察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肥厚型心肌病 (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 )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心肌肥厚 ,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为特征的心肌病。它的发病率为 0 0 4 %~ 0 4% [1 ] 。它可以表现为多样的临床症状 ,是青少年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 ,大部分患者以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规律发生 ,具有基因的异质性。本文综述了目前HCM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 ,重点阐述了β肌球蛋白的突变及定位、与临床表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心脏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和α -原肌球蛋白的突变定位、还有环境因素及一些原癌基因对HCM的作用。1 遗传因素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  相似文献   
10.
按摩的误区     
美中不足按摩又有“推拿”一称,由于这种疗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推崇倍至,有人又称之为巫术,究其原因,是因为按摩术还不被人们所正确认识以及不能正确使用。下面就是针对按摩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