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牛脑提取液对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饥制:方法:健康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硬膜内给牛脑提取液组、硬膜内给生理盐水组、腹腔内给牛脑提取液组、腹腔内给生理盐水组。采用改良的Allen氏装置制作模型:运用脊髓神经功能、体感诱发电位、辣根过氧化酶示踪、大体观察、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各项观测指标皆有明显改善;局部用药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全身用药组。结论:牛脑提取液无论局部应用或全身应用均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纤维的修复与再生,但以硬膜内给药为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测量全脊柱不同椎体上下终板不同位点的抗压强度,研究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的分布规律.方法 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C3~S1),共225个终板.对终板平面49个测试点用平底压头进行压缩加载试验,获得最大破坏载荷.结果 (1)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呈颈腰椎较强、胸椎较弱趋势(P<0.01).抗压强度自C3~7逐渐减小,在T1水平增大,然后再次逐渐减小,至T7降至最低,自T8开始增强,至L4达到强度最大值,L5复又降低后,S1再次增大.(2)除C5和T1外,下终板抗压强度大于上终板(P<0.01).(3)除C5/6,T12/L1和L5/S1间隙外,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的抗压强度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4)中央至外周抗压强度逐渐增大(P<0.05).(5)处于不同角度组的压力点,其抗压强度存在差异(P<0.01).(6)全脊柱终板不同节段前后强度分布不同(P<0.01).C3/4后侧终板强度大于前部,C5~7前后部大体持平,至T1再次后部大于前部,经过T2~5过渡段后,自T6~L3出现前部抗压强度大于后部,L4再次相对均衡,至L5、S1出现后部抗压强度大于前部.结论全脊柱不同节段终板和终板不同部位的强度分布与脊柱生理弯曲关系密切.抗压强度下终板高于上终板,外周大于中央,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  相似文献   
3.
脊柱交界区终板抗压强度分布规律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交界区终板不同位点抗压强度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的颈胸段、胸腰段及腰骶段,共65个椎体125个终板,采用环形取点的方式,对每个终板平面的49个测试点用直径1.5mm的平底压头进行连续压缩加载试验,获得最大压缩力,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椎体为单位,颈胸段终板从C4开始抗压强度逐渐下降,至C7达到最低点,C7~T1明显升高。胸腰段各椎体终板的抗压强度呈依次上升趋势,腰骶段L3、L4终板抗压强度继续上升,L5出现降低,S1节段再次升高。颈胸段与胸腰段抗压强度均小于腰骶段(P<0.01)。上下终板抗压强度变化趋势相似。各段椎体抗压强度下终板强于上终板(P<0.01)。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的抗压强度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P<0.05)。由内至外,抗压强度逐渐增大(P<0.05)。颈胸段和腰骶段的后部终板抗压强度大于前部,而胸腰段为前部大于后部(P<0.05)。结论:不同节段终板的抗压强度分布规律不同,临床安放椎间置入物时需注意置入物的大小及放置位置。  相似文献   
4.
滋补脾阴方药保护兔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llen法致伤造成家兔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h、12h、24h、60h滋补脾阴方药组及各中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脊髓细胞线粒体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脊髓细胞线粒体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活性、SOD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使用滋补脾阴方药后,增高Na^ ,K^ -ATP酶、Ca^2 ,Mg^ -ATP酶活性,使SOD含量升高,使MDA含量降低。结论:滋补脾阴方药可以改善脊髓细胞线粒体ATP酶活性,缓解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发挥脊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类,临床治疗主要是针对继发性损伤的.一系列作用于不同发病环节的药物已经相继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其中部分已被证明有减轻或阻止继发损伤、保留和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持续闭式灌洗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 30 只,每只兔的背部做两处切口,分别切除L2 和L6 棘突、椎板,显露硬膜囊,其中一处直接缝合,作为对照组;另一处持续灌洗 72 h,作为冲洗组。术后4周、8周、12周取样行大体和光镜检查,12周样本增加透射电镜检查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术后 4 周和 8 周样本见对照组硬膜外腔被大量瘢痕组织填充,直达肌筋膜层,瘢痕与硬膜及周围肌肉组织粘连紧密,难以剥离;冲洗组见硬膜与肌肉之间为膜性物、浸润脂肪或少量瘢痕,与硬膜无粘连或部分粘连,易于钝性分离。术后 12 周样本见对照组硬膜外瘢痕致密而广泛,与硬膜紧密粘连,难以区分;冲洗组硬膜外瘢痕形成少而疏松,与硬膜轻度粘连或无粘连,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透射电镜下见,对照组硬膜外组织为致密瘢痕组织;冲洗组主要为脂肪组织,脂肪细胞间夹杂少量胶原纤维。结论 兔椎板切除后持续生理盐水灌洗72 h可有效防止硬膜粘连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共行颈椎前路手术523例,手术方式采用环锯减压 cage或植骨 带锁钢板固定278例;椎体次全切除或颈前路开槽减压 钛网植骨 带锁钢板固定245例。术后随访403例,随防内容包括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并每月进行一次颈椎X线检查。结果:随访6个月至6年,平均2年10个月,8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猝死2例,喉头痉挛、气管痉挛,堵塞呼吸道可能为其死亡原因;术后切口皮下血肿3例,经床头紧急清除血肿后呼吸困难解除;颈脊髓或神经根损伤6例,经脱水治疗后恢复满意;喉返神经损伤1例,喉上神经损伤3例,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切口感染2例,经抗感染、换药治疗后愈合;脑脊液漏2例,经局部适度加压后愈合;钢板螺钉松动钛网移位1例,经再次手术取出钢板,重新放置钛网植骨,钢板重新固定,3个月后植骨融合;植骨未愈合2例,均再次手术植骨钢板固定,3个月后植骨融合;内置物下沉、椎间高度丢失13例,经颈领固定,3-6个月内均获得椎间融合;相邻节段退变19例,无症状未特殊处理;颈部疼痛27例,给予口服非甾体药物,21例患者疼痛缓解。结论:颈椎病前路手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应积极预防及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2002年5月~2006年7月,我们采用吻合血管的单根腓骨移植联合髂骨移植的复合腓骨移植,修复股骨干缺损12例,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短期快速应用对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输血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72例,根据资料完整程度最终选入6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补充铁剂.治疗组30例患者于术前3~5d使用rHuEPO(10000 IU皮下注射,隔日1次,共7次);对照组33例不给予其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输血情况、不良反应、术前及术后2、4、7天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变化.结果 治疗组围手术期输血率(23.33%)低于对照组(48.48%),输血量(2.29±0.78)U小于对照组(3.81±0.94)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4、7天的Hb及H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短期快速应用rHuEPO可显著降低输血率及平均输血量,且临床应用较为安全,可考虑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有严重骨关节炎的手术经验.方法 对7例10髋成人位先天性髋脱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上移4~6cm.结果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4.2分恢复到术后6个月的85.34分.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在正确认识的理解本病各种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有效的组织松解,尽可能将髋臼假体放置在真臼位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