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喉部的各类良性疾病,可以做到手术精细,患者痛苦小,效果满意。但全身麻醉与气管插管,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屡有并发症的报道。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6岁,因声音嘶哑半年,以声带新生物性质待查收入院。术前检查见:左声带正常,右侧声带中、前1/3交界处可见一带蒂新生物,呈淡红色,表面光滑,质地软,约1.2cm×1.0cm×0.8cm大小。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治疗中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片5mg/d+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片5mg/d。观察患者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4周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显著下降(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P〈0.05或P〈0.01)。结论: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血压降低更明显,更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肌梗死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无效后加用新活素,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显效6例(心功能改善II级),有效4例(心功能改善I级),无效2例,包括1例继发重症肺部感染,恶化死亡,1例转其他医院继续治疗。结论:新活素能迅速缓解心肌梗死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存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反复发作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6年2月~2010年3月共治疗69例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反复发作的原因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9例(87耳),男46例,女23例,左耳20例,右耳31例,双耳18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3个月~2年.复发原因:腺样体肥大42例,慢性鼻窦炎22例,其他5例.声导抗检查:鼓室导抗图B型74耳,C型11耳,As型2耳,平均言语听阈(0.5、1、2kHz)40dB HL;传导性聋61例,混合性聋8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术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2例患者共有16处钙化病变,有15处钙化病变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管腔狭窄由术前的87%±10%减少至42%±9%,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共植入18枚国产药物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3.75%(15/16)。1例因血管严重扭曲,球囊扩张后出现冠状动脉夹层,植入支架失败,建议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均无主要并发症(包括心源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所有患者随访(8.4±3.6)个月,有2例再发心绞痛,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5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有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30%。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可取得很高的手术成功率,是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滴虫性扁桃体炎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因左咽部不适1个月入院。患者咽痛轻,无发热,全身无其他不适,曾以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无好转。检查:一般情况好,左扁桃体Ⅱ°肿大,黏膜暗红色充血,隐窝有白色脓性分泌物,右扁桃体正常。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钠肽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增殖、迁移、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健康成人,取其外周静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培养,7d后获得贴壁细胞,荧光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l-acLDL双染色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收集EPCs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脑钠肽干预组(0.05μg/ml、0.10μg/ml、0.15μg/ml、0.20μg/ml、0.25μg/ml),均培养24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内皮祖细胞(EPCs)的增殖能力,改良的Boyden小室法测定EPCs的迁移能力,黏附实验测定内皮祖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脑钠肽干预组均显著增加EPCs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分别与两者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对黏附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脑钠肽能促进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对内皮祖细胞的黏附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男性糖尿病(DM)患者血管病变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5名健康者(NC组)、20例DM未合并血管病变者(DM组)、18例DM合并血管病变者(DVP组)及10例非糖尿病冠心病者(NDCHD组)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并培养EPCs。应用流式细胞技术、M1vr法、Boyden小室法、黏附法对EPCs进行鉴定、计数,以及细胞增殖、迁移及黏附功能测定。结果(1)EPCs与HbA1c呈负相关(r=0.54,p=0.02)。(2)EPCs数量和增殖功能在NDCHD组〈DVP组〈DM组〈NC组(P〈0.05)。(3)EPCs迁移功能NDCHD组与DVP组间无差异,且两组均低于DM组,DM组又低于NC组(P〈0.05);黏附功能四组间无差异。结论男性DM患者尤其是合并血管病变者,存在EPCs数量减少以及增殖、迁移功能下降,其与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