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 患者男性,55岁,发现心脏杂音25年,活动后心悸气短已有12年,于1991年8月30日入院。查体:BP11.97/7.98kPa(90/60mmHg),P70次/分,心界扩大,HR100次/分,房颤律,心尖部可闻及Ⅲ/6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及Ⅲ/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入院后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心脏三位相、右心导管及左室造影等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有狭窄及关闭不全,心功能Ⅱ—Ⅲ级,入院后给予地高辛0.25mg/日,至手术前一天。术前血钾4.2mmol/L。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铊201核素心肌显像)对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并发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地将102例疑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52例和非代谢综合征(对照组)50例,分别进行负荷的铊-201核素心肌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两组患者铊-201核素心肌显像诊断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组铊-201核素心肌显像诊断敏感性84%、特异性35%,对照组敏感性78%、特异性52%.两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代谢综合征并发冠心病患者的铊-201核素心肌显像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4.
高龄冠心病患者完全和不完全血运重建对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完全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3月期间收入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即以冠状动脉任何一支血管狭窄≥50%为诊断标准),高龄(年龄≥75岁),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CI组)]的患者75例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CABG组)治疗的患者55例.随访6~38个月,平均(17.5±8.8)个月,分别观察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完全与不完全的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PCI组和CABG组从近期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看:血运重建完全者与血运重建不完全者比较,近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急诊CABG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远期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看:血运重建完全者与血运重建不完全者比较,远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以及心绞痛复发情况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虽然难以实现完全的血运重建,但是由于老年人的活动量小,尤其是高龄患者,只需对引起症状的大血管进行血运重建,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1岁,因“阵发胸闷20d,加重3d”入院。20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作胸闷伴出汗,恶心,呕吐,症状持续约10min后逐渐缓解,间隔约30min发作1次,4h后急诊就诊于当地医院,ECG显示:窦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常规水化治疗情况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择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216例,于冠脉介入围手术期给予0.9%氯化钠以1.5 mL/(kg.h)静点水化治疗,记录患者术前24 h、术后72 h内血肌酐值,分析CIN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择期冠脉介入患者CIN发生率为8.33%(18/216),与非CIN患者比较,CIN患者年龄升高、更多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下降、术中对比剂用量增多(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术前eGFR<60 mL/(min.1.73m2)、对比剂用量>150 mL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常规水化治疗下冠脉介入患者仍有8.33%发生CIN,其中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前肾功能下降及对比剂用量是CIN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高危患者应高度警惕并积极预防CIN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死因。早期的再血管化治疗,强化药物治疗,同时使用辅助循环装置,将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输出量并且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进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已成为急性危重症心血管疾病最主要辅助装置之一。所谓IABP是通过置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入院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98例AMI患者入院血糖水平、临床资料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记录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院血糖≥11.1mmol/L组(C组)患者心脏Killip>1级的比例、白细胞计数、Hs-CRP水平、CK以及CK-MB水平,较血糖为7.8~11.1mmol/L(B组)及血糖<7.8mmol/L(A组)升高(P<0.05),LVEF降低(P<0.05),C组术后1h ST段回落幅度(STR)≥50%、3h T波倒置的比例较A、B组明显减少,C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后30 d内,MACE中急性心力衰竭(心衰)、再发非致死性AMI、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明显较A、B组升高(P<0.05)。结论:随着入院血糖水平的升高,AMI介入术后心肌灌注水平不断降低,30 d MACE发生率不断升高,积极控制血糖可能有利于改善AMI介入术后心肌灌注,降低术后近期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推注美托洛尔在冠状动脉CT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受检者72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静脉推注组(静脉组)和口服组各36例。静脉组推注美托洛尔总剂量10 mg,如心率下降至65次·min-1或血压下降至90/60 mmHg时,停止静脉推注美托洛尔,行冠状动脉多排CT检查;口服组一次给予美托洛尔50 mg。结果静脉组患者50.0%在用药后10 min达到目标心率,口服组中只有19.4%的患者用药后30 min达到目标心率(P<0.01)。结论静脉推注美托洛尔可以快速、有效、安全地减慢心率,使心率过快患者顺利、快速完成冠状动脉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简易躯体能力评估法对伴有缺血性脑卒中(IS)病史的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住院期间体适能进行评价。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重症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HFrEF患者228例,根据既往是否存在IS分为合并IS史组76例和未合并IS史组152例,分析2组基线资料和住院期间体适能状况;本研究体适能较差患者185例和体适能良好患者43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合并IS史组年龄明显高于未合并IS史组[(71.92±6.99)岁vs(68.94±6.37)岁,P=0.002];合并IS史组握力[(21.59±4.87)kg vs(23.33±4.68)kg,P=0.011],椅子站立测试评分[(2.14±0.91)分vs(2.40±0.82)分,P=0.032],简易机体功能评估总分明显低于未合并IS史组[(7.58±2.02)分vs(8.10±1.68)分,P=0.041];与体适能良好患者比较,体适能较差患者年龄及IS史比例更高,握力及LVEF更低(P<0.05,P<0.01)。二元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