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7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点免疫金染色法检测恶性疟原虫循环抗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胶体金探针建立了斑点免疫金染色法(Dot-IGS)。以捕捉法Dot-IGS检测30份海南恶性疟病人全血,循环抗原阳性者27份,阳性率为90.0%;40份其他寄生虫病血样全为阴性。结果表明,捕捉法Dot-IGS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都优于间接法Dot-IGS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检测疟疾循环抗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刚地弓形虫P30(SAG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构建弓形虫P30基因表达载体并获得重组表达蛋白。方法将弓形虫P30基因的开读框用PCR扩增,NcoⅠ和HindⅢ酶切后,与同样酶切的表达质粒pET30a(+)经T4连接酶连接,然后转化到DH5α中。菌液经PCR扩增和质粒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用SDS PAGE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扩增的P30基因片段为750bp,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产物分子质量单位为30ku,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blot确认重组质粒表达蛋白与小鼠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P30McAb)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体并获得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的高效表达产物,为弓形虫病的诊断和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恶性疟原虫 DNA 与 pBR_(322)质粒 DNA 体外重组后,导入 E.coli HB_(101)建成基因文库,用疟原虫全基因组 DNA 从文库中筛出了5个杂交信号特强的克隆 pBF_1,pBF_2,pBF_3,pBF_4和 pBF_5。克隆 pBF_4 DNA与 P.c DNA,P.b DNA,及人白细胞 DNA 均无交叉反应,与 P.f DNA 杂交时,可检出的最低 DNA 量为10pg。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刚地弓形虫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观察对机体的影响,为研制安全有效的弓形虫疫苗奠定基础。方法PCR方法从刚地弓形虫基因组中扩增出ROP2和P30片段,将这两个片段分别亚克隆至p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中,表达出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用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免疫小鼠后体液中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变化,观察攻击试验小鼠的的死亡率。结果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的IgM、IgG抗体和IFN-γ、IL-2及IL-4细胞因子。攻击试验表明,复合重组蛋白免疫组和对照组相比,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ROP2-P30复合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诱导其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该复合重组蛋白是抗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候选疫苗之一。  相似文献   
5.
经内镜局部注药治疗食管贲门癌性狭窄26例近期疗效观察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262700)王德忱,郑道明,张兰玉,刘克义,籍成森,魏新全我院1990~1995年经胃镜局部注射无水乙醇和化疗药物姑息治疗食管贲门癌性狭窄2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6.
恶性疟原虫特异的质粒型DNA探针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7.
恶性疟原虫染色体基因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DNA经Bam HI部分消化后,取17-22kb片段插入到载体EMBL_4DNA左右臂之间,经体外包装后,感染P_2溶源菌E.coli L_(95),建成基因文库,使原虫基因组中的每一段DNA序列均有99%的几率克隆到文库中。通过原位杂交,筛出了含有重复序列的特异克隆,证明该库稳定而有效。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4岁,因上腹部不适,黑便20天入院。患者20天前无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为著,伴上腹饱胀、烧心、乏力,并出现黑便,成形,每日1次,每次量约200g。在院外自服“雷尼替丁”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患者既往“缺铁性贫血”病史10余年,自服“硫酸亚铁、维生素C、叶酸片、复合维生素B”治疗,效果尚好。查体:贫血貌,皮肤及睑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肝掌(-),蜘蛛痣(-),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经Triton X-100提取的恶性疟血期抗原与疟疾患者血清的反应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48份恶性疟血清与抗原均出现反应带,主要集中在大于125KD的高分子量区,而在低于92KD的区域,有22份出现明显不同的反应带。16份间日疟病人血清,有14份与恶性疟抗原出现交叉反应带,主要分布在分子量89、75、41和34KD的范围。正常人血清个别出现了反应条带。与IFAT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经斑点杂交法检测蚊体内马来丝虫幼虫。可测到丝虫和微丝蚴2ng的DNA量,不与其它动物丝虫标本发生交叉反应。将单个蚊直接压于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检测,感染蚊中含有1条感染期幼虫就可出现阳性反应。将一组蚊虫在裂解液中研磨集体检测时,在20只蚊虫中有1只感染蚊即可检出。显示该探针可用于马来丝虫地区的蚊媒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