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躯体疾病对抑郁症状转归的影响,为防治老年人抑郁,改善抑郁症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按类分层、随机、整群等距的抽样原则,在北京城乡社区老年人群中抽取有效样本2 506例,分别于2000和2004年采用综合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2000年共检出抑郁症状者282例,在2004的调查中,对这282名老年人进行了追踪调查,将其转归分为:好转、无变化、加重和死亡。其中<75岁老人抑郁症状的好转率高于≥75岁老人;<75岁老人抑郁症状的加重率及死亡率均低于≥75岁老人。除青光眼以外,其他各类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好转率均低于无此疾病的对照人群,其中无骨关节病和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好转率明显高于有骨关节病和听力障碍的老年人(P<0.05)。结论为了降低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病风险和改善老年抑郁症状的预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该重视老年人躯体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及其与健康自评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来自北京市城区和农村的2 41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家庭与经济状况、卫生行为、躯体健康及生活活动能力等多个维度的内容。结果在接受健康自评调查的2 335名老年人中,分别有6.38%和40.21%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很好"或"好",17.26%和2.01%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差"或"很差"。农村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的非完全自理比例均明显高于城区老年人。女性老年人"洗澡"、"自己乘车"、"上街购物"、"走半里路"、"剪脚趾甲"和"上下一层楼"等项目的非完全自理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健康状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生活非完全自理的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结果明显较自理老年人差。在各因素中,进食(OR=7.51,95%CI:3.55~15.89)和室内活动(OR=7.36,95%CI:4.29~12.64)是与健康自评有关的、主要的、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老人的生活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的1 85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利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来测量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支持状况。结果有效调查人数为1 809名,年龄在61~9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7岁。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增龄、罹患疾病和移居经历均可导致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与配偶同住、提高文化水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及获得社会支持则有助于从不同方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结论老人的生活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应该从社会和家庭多方面努力,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疾病对老年抑郁症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按类分层、随机、整群等距的抽样原则,在北京市城乡社区老年人群中抽取样本人群,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采用综合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在各类慢性疾病患者中,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城市老年人。在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的农村老年患者中,抑郁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地区未患该种疾病的老年人。出现听力障碍的城市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地区听力正常的老年人。结论应积极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普及身心健康知识,提高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使老年人在延长生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目标人群的追踪观察,探讨老年期痴呆的死亡率及死亡风险.方法 1997年采用按类分层、分阶段随机抽取区(县)、街道(乡)、居委会(自然村),按照整群抽样原则获得研究样本.分两阶段调查基线痴呆患病率,第一阶段完成问卷调查及筛查量表(MMSE)等测试,第二阶段由神经内科医师对MMSE得分低于界值和部分正常的老年人进行病史搜集、临床查体及神经心理测验等,最后由2名神经内科医师根据DSM-Ⅲ-R和NINCDS-ADRDA等诊断标准完成痴呆的临床诊断.最终获得有效调查样本2788例.在2000和2004年对研究样本进行全面随访同时记录死亡及失访原因和时间,总计随访7.25年.结果 基线共诊断痴呆171例,累积死亡133人.全样本的痴呆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化率分别为7.8/1000人年和5.5/1000人年,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痴呆组其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化率分别为236/1000人年和206/1000人年;非痴呆组累积死亡680人,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化率分别为40/1000人年和31/1000人年,两组粗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痴呆的死亡风险比在60~74岁各组均高于≥75岁各组.经多因素Cox回归调整,痴呆的死亡风险比为2.181(95%CI:1.751~2.717)、阿尔茨海默病为2.524(95%CI:1.964~3.243)、血管性痴呆为1.859(95%CI:1.213~2.850).结论 老年期痴呆的粗死亡率及死亡风险比大大高于一般人群,提示痴呆是预示老年人死亡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乡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了解北京城乡老年人群代谢综合症(metabolic syndrome)的现况及特点。方法抽样调查北京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2201人,内容涉及人口特征、经济、慢性病及医疗状况: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代谢综合症使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A)诊断建议标准。结果北京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症的标化患病率为22.2%,而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6.3%,23.9%,65.3%,32.8%和3.7%;随着增龄,代谢综合症患病率逐渐降低;城区(27.0%)高于农村(14.5%);女性(27.4%)高于男性(14.6%);非文盲组(22.9%)高于文盲组(18.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1)。结论北京地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症患病率较高,尤以低龄老年人群为主。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社区非医疗照料需求调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了解老年人对社区非医疗照料的需求,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并进行入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宣武区)、城乡结合部(海淀温泉)及郊区农村(通州)的2487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老年人对社区服务需求率为城区51.4%、城乡结合部36.7%和郊区农村14.1%。照料内容需求排在前三位的是提供娱乐场所、提供非医疗应急帮助及心理慰藉,城区老年人的需求率高于乡镇地区和农村老年人。老年人对社区服务总体满意度为41.5%。结论 应尽快建立并完善社区非医疗照料服务,尤其应针对目前老年人的需求和经济状况,开展一些老年人需要的且能接受的社区照料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对北京市城乡老年人群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LE)、健康预期寿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 ALE)的影响。方法2009年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对2038例60岁以上老年人行抑郁症状和体能评估。根据能否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健康与否。2011年对该样本进行随访。应用多状态寿命表IMaCH软件计算各年龄段正常组与有抑郁症状组的LE、ALE和ALE的百分比值。结果本次调查的2038例中有抑郁症状者294例,检出率为14.4%。 LE、ALE和ALE的百分比值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城区正常的老年人群中,女性的LE高于男性,但是女性的ALE和ALE占LE的百分比均低于男性;而在城区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群中,女性的LE、ALE和ALE占LE的百分比均低于男性。农村女性的LE和ALE高于男性,但是ALE占LE的百分比均低于男性。在城市和农村,正常老年人的LE、ALE和ALE占LE的百分比均高于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在正常和有抑郁症状的男性老年人群中,城区老年人的LE、ALE和ALE占LE的百分比均高于农村老年人。结论抑郁症状对北京市老年人的LE、ALE和ALE占LE的百分比均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对农村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关系。方法1993年抽样调查社区60岁及以上老人3440例,随访11年,排除基线已患有冠心病或脑卒中者及失访老人,对2 398例研究样本进行研究,其中高血压组1 424例,血压正常组974例。分析基线不同血压组别及不同血压水平与新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该人群基线高血压组新发冠心病16.9%,脑卒中15.4%,发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发病率分别为13.2%,10.1%);且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均随基线收缩压或舒张压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血压水平女性老年人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男性;多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与收缩压水平有关;低龄老人较高龄老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结论收缩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防治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尤其对低龄老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北京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与动脉硬化相关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MCI、痴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2004年,采用按类分层、随机、整群等距的抽样原则,在北京市城乡抽取1 847名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作为样本人群,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利用综合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1 847名老年人中有212人患有MCI,患病率为11.48%。其中,男性96例,MCI患病率为10.79%(96/890);女性116人,MCI患病率12.12%(116/957)。农村老年人MCI患病率高于城区老年人;随年龄增高MCI患病率增高;文化程度越低,MCI患病率增高。动脉硬化相关性疾病因素与MCI之间的关系显示:患脑卒中比未患脑卒中的老年人MCI患病率升高;而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等疾病因素与MCI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MCI患病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MCI患病率与人口学因素、动脉硬化相关性疾病以及血脂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