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肠道微生物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病毒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探讨肠道微生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远程影响宿主的免疫反应,这对宿主的抗感染和防御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肠道微生物对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免疫调控作用,重点关注儿童常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及流感病毒感染,以期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血清IgG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识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各蛋白成分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方面所起的作用,给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进行该项研究。方法:建立乙脑病毒免疫转印方法,应用该法检查乙脑病人血清IgG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情况,分析正常人群中筛选出的乙脑病毒隐性感染者血清IgG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并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经检测,绝大部分病人血清IgG可识别E蛋白,部分病人尚可识别NS5,NS3,NS1蛋白,而隐性感染者血清IgG对98kd(NS5)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显著低于乙脑患者。结论:研究结果显示,E蛋白是乙脑病人血清IgG识别的主要蛋白,在免疫保护方面起着主要作用。隐性感染者对NS5蛋白的反应机率明显低于显性感染者,提示NS5蛋白在乙脑病毒的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快速诊断合胞病毒感染余福勋,孙俊秀,郭万申,吕新华,曾贵金,李林村,吴振溢河南省卫生防疫站(450003河南郑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据报道,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有40%是由RS...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首次从蚊体中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余福勋,吴振溢,张彦平,李林村,曾贵金,夏占国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蚊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病死率高。约1/3患者治愈后存在不同程度后遗症。河南省1989、1990、1991连续三年乙脑发病率在全国...  相似文献   
5.
新安县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新安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病情况的监测结果表明:新安县的主要蚊种为骚扰阿蚊、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的密度高峰与乙脑发病高峰相一致,约比乙脑发病高峰早3~4周,并从淡色库蚊中分离到1株乙脑病毒,其最低现场感染率为1:300,自然带毒率为3.48‰±0.00347。初步证实了淡色库蚊为当地乙脑流行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骚扰阿蚊不具备成为当地乙脑主要传播媒介的可能性。在乙脑流行年,大多数的猪受到乙脑病毒的感染,猪的50%阳转日约比人间发病高峰早3周。各年龄组人群普遍受到感染,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较流行前有明显增高。人群的隐性感染率为28.85%,同时有4.8%的人体内抗体下降或转阴。显隐感染之比为1:1945。大年龄组人群发病数有所增加,但从年龄别发病率来看,仍以10岁以下年龄组儿童的发病率较高。提示乙脑的预防重点仍应以此年龄段儿童为主。  相似文献   
6.
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体内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及大量自身抗体异常累积,致使大量异常自身免疫复合物沉积,最终导致多系统器官受损。临床上仍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等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但长期用药导致的毒副作用使SLE患者的平均寿命明显低于健康人。因此,急需探索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TLR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研究表明,TLR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LR既可以激活成熟的DC诱导免疫反应,又可通过致DC耐受诱导免疫耐受。研究表明,诱导TLR免疫耐受是一种可控性的免疫治疗,可调节与平衡机体的免疫功能,由此其有望成为治疗SLE的一种新方法。文章主要就诱导TLR耐受对SLE的潜在治疗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NS5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NS5蛋白,为进一步研究乙脑病毒NS5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乙脑病毒NS5蛋白的基础序列,设计两对PCR引物,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乙脑病毒JaOH0566株部分及全长NS5基因。将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筛选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经金属柱亲和层析纯化。结果与结论 获得了含部分及全长乙脑病毒NS5基因的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限制性酶双酶切、DNA序列分析及PCR扩增筛选证实。在大肠杆菌中表现出了带6个组氨酸头的部分及全长的重组乙脑病毒NS5蛋白。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证实表达蛋白确定是重组乙脑病毒NS5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Hep-2细胞与Vero细胞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病变特点、易感性,及RSV在两种细胞上产生的子代病毒的感染性。方法 实验分为Hep-2空白对照组、Hep-2实验组、Vero空白对照组及Vero实验组。空白对照组未感染病毒,实验组为RSV以MOI=1感染细胞。RSV感染两组细胞后,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免疫荧光检测RSV N蛋白表达及空斑实验测定病毒滴度,并进一步予Hep-2实验组及Vero实验组产生的子代病毒感染A549细胞,空斑实验比较子代病毒的感染性。结果 Hep-2实验组感染后48 h,Vero实验组感染后84 h时均可形成明显的合胞病变,两个实验组的细胞病变特点存在明显差异,免疫荧光检测RSV N蛋白表达特点与细胞病变特点一致,两个实验组均能产生的较高的病毒滴度。但当Hep-2实验组及Vero实验组产生的子代病毒感染A549细胞,发现感染后36、48 h,两组细胞的子代病毒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60 h,Hep-2实验组细胞的子代病毒滴度高于Vero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感染...  相似文献   
9.
应用间接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我省混合型疫区羊肺681份、羊血清563份的EHF病毒抗原、抗体结果全部阴性。用EHF标准毒株感染仔羊后,检查羊组织未发现其特异性荧光颗粒。选择羊可疑组织行小白鼠脑内EHFV分离,结果未分离到EHFV抗原。实验结果证明羊做为EFHV的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巨细胞病毒(CMV)是人类先天性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后天感染多呈非显性感染和潜伏感染,但在免疫抑制时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艾滋病等常引起致死性感染。孕妇感染CMV状况及其垂直传播的危险性已有多篇报道,但关于CMV水平传播的来源却少有报道,为探讨献血员近期感染CMV状况,从而推测献血员作为C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