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9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降低胆固醇是否有益仍有争议。作者采用meta汇总分析法(meta analysis),报告随访二年以上的35项试验中胆固醇降低与冠心、非冠心和总死亡率的关系及干预方式。 资料与方法 入选标准:凡已发表的客观分析胆固醇降低与死亡率或冠心发病率关系的试验,观察时间≥2年均进入分析,共有35项试验。其中单因素预防试验共31项,包括单因素一级预防试验5项,单因素二级预防试验26项,多因素一级预防试验4项。一级分析指冠心病死亡率、非冠心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反映了降低胆固  相似文献   
2.
目的多中心观察美百乐镇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美百乐镇10~20mg,每晚1次,疗程1年.结果治疗结束时,血清总胆固醇(TG)平均降低22.89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降低33%,甘油三脂(TG)平均降低21.4%,高密度脂蛋白(HDL)平均升高11.3%.结论美百乐镇可明显降低TC、LDL-C,轻度增高HDL和降低TG,长期治疗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AngⅡ受体1多态性与肥厚型心肌病(HCM)发病的关系。方法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ASO)技术,对35例HCM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的AT1基因A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DNA单链构象多态(SSCP)技术,分析32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心脏β-肌凝蛋白重链(β-MHC)基因第13、16、20和23外显子区域,发现1例患者第13外显子PCR产物的单链电泳带与正常对照有明显的差异;对其核苷酸顺序分析表明,该患者β-MHC基因第383密码子位置发生G→T颠换,导致赖氨酸(Lys)变成天冬酰胺(Asn)。由于此突变发生在β-MHC基因种系进化中高度保守的区域,故提示其突变是引起患者发生心肌肥厚的主要病因。家系调查显示,该患者父母、姐姐、妹妹及女儿心脏超声及PCR-SSCP检查均未见异常。在β-MHC基因第383密码子区域合成一对正常及发生G→T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分别与患者、其家系成员及对照个体相应区域的PCR产物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仅患者的PCR产物能与突变探针杂交,说明此患者的点突变为发生在胚细胞水平的新生突变,患者的肥厚性心肌病为散发性。这是在中国人群中发现心脏β-MHC基因突变的首例报道,亦是一种新的β-MHC基因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卒中事件与昼夜节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事件与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分析3年中经CT证实的脑卒中患者556例的发病时间。结果276例(49.6%)发病集中分布于6-12a.m,239例缺血性急性脑卒中事件,145例(49.4%)发生于此间期;263例出血性急性脑卒 中事件,121例(46.0%)亦发生于此间期。6-12a.m的包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间期(P均〈0.001)。结论,不论缺血性还是出血性急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6.
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ASE)结合组织多普勒成像(TDI),使得定量分析局部心肌功能障碍成为可能,弥补了传统观察指标主观性强、不同研究者分析差异较大的缺点,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将对ASE在诊断心肌缺血、评估存活心肌以及预后评价等方面的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效果的具评价作用. 方法:测定88例AMI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比较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包括早期再灌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差异,以及左室重构、心功能改善和远期预后的情况. 结果:AMI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为(325.74±354.11)pg/ml对(21.26±1 0.01)pg/ml,P<0.01.经治疗后,早期再灌注组BNP水平较另两组明显降低,为(155.12±72.33)pg/ml对(253.01±277.25)pg/ml对(665.01±456.59)pg/ml,(P<0.01),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亦显著降低(P=0.01),且与出院6个月后左室重构程度呈正相关(r=0.614),与心功能的改善呈负相关(r=-0.504).结论:血浆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者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值,评价经典心电图(ECG)诊断右房增大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提出改进的标准。 方法 轻、中、重度右房增大患者100例(患者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25例。患者左侧卧位,取心尖四腔切面,采用单平面方法测量右房容量。每例对象选择2帧收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unstable coronary arterial disease, UCAD)是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如不及时控制,则病情可较快变化以致死亡.因此,如何治疗该疾病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进口的低分子肝素治疗UCAD的效果已得到世界范围的公认[1,2],但国产的低分子肝素钠(吉派林)对此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吉派林治疗UCAD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1994年12月27日查房纪要——主任医师 请住院医师详细汇报病史.住院医师甲 患者男性,30岁,农民.下肢浮肿伴腹胀2年,加剧2个月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腹胀及少尿,无畏寒、发热、腰痛及血尿.腹胀渐重,伴恶心、呕吐,但无腹痛腹泻.有时气短无咳嗽咯痰、胸痛及心悸.给予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