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选用长白猪8只于麻醉下开胸,于在体猪心上探讨心肌缺血时冠脉仍保留有部分扩张储备,而未被充分利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降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内压至4.67kPa时,由LAD分别输入腺苷、山莨菪碱、生理盐水(2ml/min),皆能诱发出明显的LAD流量增加(P<0.05)。在维持LAD内压不变,并持续分别输入上述三种溶液的同时,从LAD远端取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显示,输入生理盐水和山莨菪碱使红细胞压积降低,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下降;心肌缺血时,冠脉内输注药物所诱发出的“冠脉扩张储备”部分是由于此种给药方式所引起的血液稀释及血液粘度下降的结果。它提示在冠脉狭窄时,血液粘度对狭窄远端的心肌血供可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降低血液粘度可能并不亚于扩血管药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儿童肺巨大结核球CT误诊一例何晓患儿女,11岁。无明显诱因活动后胸闷不适年余,胸片示右中肺4cm×5cm大小的肿块,分界清楚,呈椭圆形。未作任何治疗,1年后胸片复查该肿块增大,约5cm×6cm大小。CT所见:右中肺见6cm×7cm大小的肿块,密度均匀...  相似文献   
4.
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JP〗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专职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专职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危重症专职护理。比较2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及出院时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胸肺顺应性(Ct)、气道阻力(R)水平。比较2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专职组患儿机械通气、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儿PaO2、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儿PaO2、SaO2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专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儿Ct、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儿Ct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专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可缩短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提高呼吸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经皮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导引下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的胰周积液,脓肿及假性囊肿行穿刺、引流及注入抗生素治疗的价值。方法:3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均在CT导引下行胰周积液、脓肿、假性囊肿穿刺引流及注入抗生素治疗。结果:25例不伴有胰腺大片状坏死及脓肿与胃肠道相通的病人,在CT引导下经1~3次穿刺引流均在1~3月内治愈。8例胰腺大面积坏死伴有胰周积液或脓肿,在CT引导下穿刺引流,有2例3月内治愈,有6例引流效果欠佳,在病情稍稳定后转入外科手术。3例脓肿与胃肠道相通,引流后有2例脓肿腔最后消失。结论:CT导引下行胰周枳液、脓肿和假性囊肿穿刺引流及注入抗生素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肯定,死亡率低,病人痛苦少,可反复进行。  相似文献   
6.
人体抗结核免疫保护机制极其复杂,CD4 T细胞在抗结核菌保护性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参与了结核病的病理反应。随着对CD4 T细胞各亚群的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抗结核免疫是Th1/Th2/Th17/Treg四个不同细胞亚群形成网络相互调节的结果。这其中,新近发现的Th1细胞的新亚群即多功能Th1细胞就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肝胆管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PTCS)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复杂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经过严格的筛选后,最终有72例病人纳入研究.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PTCS联合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研究的疗效、相关临床治疗效果指标以及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80.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131.3±12.1min、住院时间10.8±2.4d、结石残留率(n%)(0.00%)明显短于对照组185.1±10.9min、16.3±4.2d、(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55%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S联合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在治疗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清除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口整齐美观、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60例行穿孔修补术治疗的胃穿孔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具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基础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腹股沟疝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7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根据凝血以及血小板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凝血正常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凝血功能较差者给予全身麻醉,均行传统疝修补术;研究组均采用局部麻醉,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口服镇痛药物例数、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复发例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发生并发症4例(切口感染、腹水渗漏、术区感觉异常、皮下积血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4例(切口感染2例,腹水渗漏5例,术区感觉异常2例,皮下积血3例,肺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肝硬化腹水安全可行,具有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来,随着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TEVAR)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近日,新一代Captivia覆膜支架系统开发研制成功,其精确、可控和便捷操作的输送系统,结合经典支架Valiant优异性能,将让广大胸主动脉疾病患者获益,并同时推动TEVAR的发展。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